06.23 向市场要养老金待遇

向市场要养老金待遇

从2005年~2018年,我国养老金待遇实现“十四连涨”。然而从全球养老金待遇对比,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仍然需要不断提高。但是,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4-2-1家庭人口结构的挑战,完全依赖财政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来提高养老金待遇的模式不可持续。

可行的办法是,向市场要养老金待遇。

依赖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养老金待遇、依赖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提高养老金支付水平,这类办法客观上存在极大的缺陷。一是提高水平有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规模有限,客观上制约了养老金待遇提高的空间;二是财政的负担能力有限,目前已经有很多省区养老金收不抵支、出现“穿底”,完全依赖财政办法提高养老金待遇,财政不堪重负;三是提高速度有限,养老金待遇连涨,前几年涨幅为10%,目前年涨幅跌落到5%左右,涨幅不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四是可持续性有限,我国养老金客观上存在巨额的养老金体制转轨成本,加之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现收现付制,在老龄化背景下,未来养老金面临的不是越来越大的养老金结余,而是越来越多的缺口和空账;五是可能带来养老金待遇的代际不公平,现收现付养老金体制下,上一代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上涨意味着当代年轻劳动人口养老金缴费负担的加重。

而向市场要养老金待遇的模式,有成熟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自2001年以来,全国社保基金采取市场化的投资管理体制,允许基金分散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实行市场化组合投资。全国社保基金公告显示,2001~2016年,全国社保基金历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了8.37%。

我国自1991年开始探索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04年建立市场化的企业年金制度,2007年开始实行市场化的组合投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公告显示,2007年~2017年,企业年金历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7.34%。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市场化投资收益率简单平均达到年化收益接近8%的水平。按照复利原理,保持这种收益率水平,不考虑基金增量,未来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连续9年投资即可使基金在现有规模上再次翻倍。长期的实践证明,通过市场化的投资,可以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大幅提高养老基金的积累水平。

国外如美国的401K和个人退休金账户IRA、英国的职业年金、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等,长期实行市场化投资,取得了长期的保值增值效果。

向市场要养老金待遇的模式,也有成熟的政策法规制度支持。在养老金投资环境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法、信托法、证券法、基金法、保险法已经颁布多年并长期良好实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已经建立了市场化的投资管理制度并取得了较长时期的实际运作经验,职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相继推出了市场化的投资管理制度,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与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加快实行市场化投资,已经基本具备系统的政策法规制度条件。各类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制度的设计,基本采取了市场化、分散化、专业化的原则。

向市场要养老金待遇的模式,还有成熟的金融资本市场环境。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现代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并具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空间。金融资本市场机制基本完善,市场运行和市场监管稳健有序。投资工具丰富,可以支持养老金通过组合投资实现保值增值。金融创新不断深化,正在不断推出适应养老金发展需要的金融工具,如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金产品、养老保障产品、养老信托等。庞大的金融从业人员队伍和金融机构体系,为养老金投资提供了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而且,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成立专业的养老金事业部甚至成立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管理公司,养老金市场化发展的专业机构资源和人力资源正在快速成长壮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