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一宋金议和,金国为什么要提出”必杀飞,始可和”

1125年,金国出兵进攻北宋。当此时,金国政权方当初造,强盛无比,仅以六万铁骑,横扫北宋百多万大军,直攻到北宋都城汴京城下,百多万宋军竞无招架之力,眼睁睁看着数万金兵肆意掳掠一番,安然北撤。

翌年秋,金兵再度攻宋。这回金兵打破汴京城,俘虏了徽钦二帝,将汴京城洗劫一空,然后带首徽钦二帝及其嫔妃、子女、宫人、臣民等万余人撤回金国。

113。年,以李刚、宗泽、黄潜善、汪伯彦、张俊等人为首在南京(今河南商丘)拥立康王赵构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建立。高宗最后定都杭州,在此指挥各路大军抗金。

在南宋初期,经过明州、黄天荡、大仪镇、和尚原、仙人关等数十次大战,终于挡住了金人的铁蹄,将将战线稳定在淮河大散关一线。

在此期间,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也非常活跃,屡破金兵,使金兵闻风丧胆,士气受到很大的挫伤。

岳飞的岳家军真正的崛起是从健康保卫战开始的。

金将完颜宗弼(即岳传上的金兀术)占领健康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高宗从浙江明州乘船逃往海上避难。

在此之前,健康留守杜充己投降金军,岳飞率领留守健康的残部奋起抵抗,在广德军(地名,健康附近)一带,六战六捷,俘获极多。

高宗从海上逃回越州,派,岳飞为前锋攻打健康府,岳飞率部经数次鏖战,将金兵赶过长江。

1134年(绍兴三年),经过一系列的作战,岳家军发展壮大到三万五千人,此时岳家军己成为南宋抗金主力之一,岳飞也己成为抗金名将,也就是在这一年,岳飞发动了第一次北伐。

岳家军自鄂州渡江攻郢州,岳飞在江心对部下发誓:”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自是年五月,岳家军进攻郢州始,仅仅经过数月的作战,即打败了伪齐大将李成的主力。又打败了来援的金将刘合孛堇带领的金兵,一举收复了襄汉六郡。

克复襄汉战役,是77南宋的第一次反攻,打败了伪齐主力和金齐联军,给予金和伪齐政权造成了很大的震慑。

襄汉之战后,伪齐军队猛攻淮西,淮西战局告急,宋廷飞檄调岳飞驰援。在淮西战场上岳飞率部大败伪齐大军,粉碎了刘豫伪政权妄图”六合混一”的迷梦。从此宋军在对金的战场上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岳飞的兵力也发展到十万人以上,成了南宋对金作战的中流砥柱。

1136年,岳飞又进行了两次北伐,进改刘豫的伪齐政权,均取得了一定的战绩。

114。年5月,金国撕毁和约,宋金第一次和议破1裂。接着金国分兵四路,对南宋政权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金帅完颜宗弼亲率十万精锐大军进攻顺昌,被宋将刘锜击败。顺昌之战是继和尚原、仙人关两战之后宋军第三次对金大捷,金军的攻势被挫败。

岳飞抓住时机,于是年6月发起了第四次北伐。

岳飞首先率军扫荡开封外围,并派部将梁兴联络河北义军,从后方打击金兵。经过两个月的进攻,岳家军连克十数城,兵临黄河,扫清了开封外围。

7月,金军统帅完颜宗弼指挥精锐金兵向岳飞大军进行反扑,双方先后在郾城、颖昌、朱仙镇等地展开反复博杀,消灭了金兵最精锐的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完颜宗弼痛哭道:”某自海上起兵,均赖拐子马取胜,今被岳飞破灭,从此休矣!”

经岳家军几次大战,彻底打垮了金兵的战斗意志,金军将士见到岳家军无不胆怯恐惧,金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金兵诸将均垂头丧气,莫敢言战,宗弼传檄河北,调集诸路兵将,竟然没人到来。

当此时,山西、河北诸州多响应岳家军,遍悬岳字旗帜,父老百姓,争奋糗粮,馈送义军,金军几十位将领都有意降宋,还有的秘密与岳家军接洽,密受岳飞旗帜官职,就连金国大将韩常也欲率(众内附。当时出使金国被1拘留在燕京的南宋大臣洪皓在家书中说:”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

由此可见,金国经此重创,己经是兵无斗志,国本动摇,全国上下人心惶惶,大有大厦将顷之感,以致金人哀叹:”岳飞不死,大金灭矣!”

在金人眼里,岳飞是金国政权的最大威胁。想当年,金国仅凭数万铁骑,即能轻易扫灭大辽大宋。而今数十万大军竟被二十余万宋军打的一败涂地,狼狈溃逃,几无招架之力。

尤其是岳家军几次大规模的野战,即能歼灭金军主力,彻底扭转了宋军以往的被动阶御局面,致使大金国风雨飘摇,斗志涣散,面临灭国的危险。

所以岳飞就是金国统治者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帅完颜宗弼向急于求和投降的南宋小朝廷提出了“必杀飞,始可和”的恶毒条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