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餘永定:金融只能充當中國經濟的第二小提琴手

餘永定:金融只能充當中國經濟的第二小提琴手

1980年以來全球金融業急劇發展,各項金融指標對GDP(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不斷上升。金融業成為最賺錢的行業,大批本來可以成為優秀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年輕人無論教育背景是數學、物理還是化學,都一股腦進入金融行業成為分析師、交易員和銀行家。一時間,金融業成為具有無限發展前景的行業。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對於西方發達國家頗具神秘色彩的發達金融體系和活躍的金融活動自然是豔羨不已,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終於也建成了一個基礎設施完善、規模龐大的資本市場。中國一直認為“金融深化”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目標。中國金融現代化應該如何進一步推進?我以為,特納(編者注:《債務和魔鬼》一書作者)提出了的“金融密集度”的概念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指導意義。

他指出,金融市場具有一種脫離社會需要而過度發展的內在傾向,並警告我們:公共政策的制定不應從定義出發,被金融創新、市場完善(market completion) 和流動性多多益善這些假設所支配。

他認為,少一點金融活動可能更好。例如,徵收交易稅可能使經濟變得更有效率。公眾所能享用的是產品和服務而不是金融服務。後者只不過是使公眾所實際享用的產品和服務能夠被生產出來的必要條件。金融服務是為了使經濟順利運行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因而這裡有一個成本—收益的問題。因而,必須對“金融密集度”增加的利弊加以分析。

20世紀70年代後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金融增長,即實體經濟擁有越來越多金融資產和負債的同時,金融體系內部金融機構之間相互擁有的資產與負債急劇增長。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的金融交易量遠遠超過相應的實體經濟之間的交易。

例如,石油期貨的價值是實際石油生產和消費的10倍;全球外匯交易量是全球貿易量的73倍;全球利率衍生合同是全球GDP的9倍。金融機構是最終儲蓄者和最終借款者之間實現資源跨時配置的中介。各種金融工具是實現這些資源配置的載體。而金融活動存在的唯一理由是改善資源配置。但是有些金融活動,如套利、套匯活動僅僅是因市場缺陷而有其存在的理由;另一些金融活動似乎就根本沒有其存在的理由。

例如,以毫秒計的高頻交易,對實際資源配置的改善大概就毫無作用。一種金融產品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反覆倒賣,每次倒賣都會給金融機構帶來收入。實體經濟為這種金融活動付出了高昂代價。但對於社會來說,這種付出是否物有所值,則大可懷疑。

高金融密集度的唯一受益者恐怕就是金融家們了。經濟的金融化是最近20年來全球性貧富差距迅速擴大的重要原因。特納指出,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倫敦 2500個銀行家的年薪依然在100萬英鎊以上。這種情況大概不是倫敦所特有的。不僅如此,由於建立在金融創新基礎上的各種衍生金融產品的出現,金融市場、金融體系變得異常複雜,這種複雜性使金融體系變得十分不穩定。

特納提出的“金融密集度”概念提醒我們,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發展是有其合理界限的,過猶不及。金融深化必須與經濟發展的需要相適應。金融發展必須服務於實體經濟。特納告訴我們:金融雖然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但凡事都要有個度,金融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不是線性的和無止境的。在到達某一點之後,金融活動的進一步增加、金融密集度的進一步提高對經濟發展是有害的。

我以為,特納關於金融密集度不應過高的告誡對中國金融改革藍圖的制定有重要參考價值。金融活動必須有益於實際資源配置的改善,對金融機構的設置和金融工具的創造必須嚴加監管,對於金融欺詐必須堅決打擊。中國經濟的希望在於實體經濟、在於製造業,金融只能充當第二小提琴手。否則中國必將為金融業的過快、無序發展付出沉重代價。

作者:餘永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前所長、研究員、博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