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全球大型石油公司紛紛撤離伊朗,伊朗未來會如何?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個月決定重啟對伊朗原油行業實施制裁,外界對此普遍持懷疑態度。雖然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表示伊朗將面臨一些“史上最嚴厲的制裁”,但批評人士懷疑歐洲公司是否會遵守美國的規矩。

全球大型石油公司紛紛撤離伊朗,伊朗未來會如何?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警告稱,美國可能對沒有嚴格遵守制裁的公司實施二級制裁,但二級制裁可能只是特朗普政府希望永遠不要實施的威懾。然而在一個月後也就是現在,石油行業的大公司似乎不僅僅注意到了制裁,而且許多公司正準備停止從伊朗採購石油或大幅減少採購量。

下文將介紹石油公司採取的重大舉措以及對原油市場的影響。

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NYSE:TOT) 宣佈將退出與中石油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子公司Petropars開發南帕斯11號天然氣田的協議。

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盧克石油(OTC:LUKOY)決定終止入股伊朗油田的計劃。雖然尚未敲定最終版本的合約,但盧克石油曾對在伊朗開發新石油資產顯露出極大的興趣。

擁有世界最大煉油廠的印度信實工業(NS:RELI)也表示不再進口伊朗原油。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伊朗原油買家。

另一家印度石油提煉公司Nayara Energy宣佈開始減少購買伊朗原油。Nayara前稱Essar Oil,近期被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MCX:ROSN)收購。Nayara是印度最大的伊朗原油買家之一。

包括意大利ENI (MI:ENI)和Saras、西班牙Repsol (MC:REP)和Cepsa、希臘Hellenic Petroleum (AT:HEPr)等歐洲石油提煉公司均表示計劃在制裁生效前停止購買伊朗原油。

韓國工程公司大林近期取消了翻新和改造伊朗伊斯法罕煉油廠的合約,該合約價值20億美元。

然而,目前伊朗原油的購買量正在激增。很明顯,目前的激增是由於制裁即將重啟。伊朗正在生產更多的原油以供低價採購,煉油廠急於在制裁生效前購買儘可能多的原油。美國設定的在制裁開始前國際買家購買伊朗原油的最後日期是2018年11月4日。

然而隨著形勢不斷髮展,外國大型石油公司撤離伊朗卻給小型公司進入伊朗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Zarubezhneft與伊朗公司Dana Energy簽署了一份協議,開發位於伊朗西部的兩塊小型油田。該協議價值7.42億美元,而南帕斯11號協議價值48億美元。小型國際公司之所以敢參與伊朗項目是因為它們所面臨的美國執法風險較小,但這些小型國際公司只能填補伊朗部分國際業務的損失,而不是全部。

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中國正在加強與伊朗的關係,雖然其沒有終止購買伊朗原油的計劃,但制裁可能干擾到雙方的關係發展。即使伊朗可以像委內瑞拉已同意的那樣接受人民幣付款,但仍不清楚中國將如何在向伊朗付款的同時確保中國的銀行不會違反美國製裁。

此外,伊朗需要里亞爾或可以兌換里亞爾的貨幣在嚴重通脹的情況下持續向其政府僱員支付薪水。而且,即使中國公司正準備在伊朗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中國不大可能消化掉伊朗其他客戶放棄購買的所有伊朗原油。再者,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訂有長期合約,並可通過直連輸油管線從俄羅斯獲得大量原油。

這個亦非東方亦非西方的神秘古國

她的面紗下究竟什麼樣?

壹行 · 伊朗 | 伊朗與你想象的不一樣

神秘 | 波斯 | 熱情 | 美好

​作者Ellen R. Wald 博士 ,消息來源於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請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行 · 伊朗客服微信:614989451

壹行 · 伊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