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淞瀘戰場上,蔣介石得知這一信息時,命令30萬撤退部隊返回戰場!

1937年11月,上海這座美麗的城市,已經是硝煙瀰漫,戰爭持續戰已經進入到白熱化階段。面對日本軍隊強大的炮火,我軍已是傷亡慘重,上海很可能降轉手他人,動用幾十萬大軍的淞滬會戰,也可能即將結束。

為了爭取戰爭的主動權,有“小諸葛”之稱的副總參謀白崇禧聯合總司令陳誠等人,向蔣介石建議,我軍此時應果斷撤出上海,向第二道防線轉移,然後組織兵力在第二第三道防線,抗擊日軍,消耗日軍。

淞瀘戰場上,蔣介石得知這一信息時,命令30萬撤退部隊返回戰場!

這項建議,經蔣介石仔細思考後,被採納了。因為現在的局勢,中國軍隊是沒有辦法阻止在杭州灣登陸日軍,要是等到日軍向縱深擴張史時,淞滬守軍的處境就更為不利了。

下達撤退命令後,數十萬一線的部隊立即準備撤離戰場。誰讓部隊剛剛準備開始行動,蔣介石又改變主意了。

一時間,部隊全亂了,各軍官也不知道這位老蔣打的是什麼主意。

淞瀘戰場上,蔣介石得知這一信息時,命令30萬撤退部隊返回戰場!

原來蔣介石剛得到消息,國際聯盟第18屆會議,於10月6日通過資委會第二報告書,正式宣告日本是侵略國。決定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召開九國公約會議。

由於國際聯盟會議傳出的信息,使蔣介石產生了依靠“國際干涉”的幻想。他希望憑藉美國英國的力量,來扼制日本的進攻。這是國民黨政府親美、英勢力的政治本能,也是不切實際的政治敏感。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蔣介石這下達命令第二天,又突然召開緊急會議,稱:現在,即將準備召開九國公約會議,只有只要我軍在上海,繼續頂下去,九國公約國家將會主持正義,制裁日本,結束中日戰爭。

淞瀘戰場上,蔣介石得知這一信息時,命令30萬撤退部隊返回戰場!

蔣介石還肯定的說:“只要我們打三個月,國際局勢一定變化,戰爭就可以解決。”會議結束後,蔣介石收回撤退,要求各部隊仍回原陣地失守。此時的周麗上一片譁然,短短几個小時,將士們在陣地上防禦和撤退兩次反覆來回,世界受到嚴重影響。

一些已經離開部隊的官兵,又要返回部隊,一下子越來越混亂。同樣戰鬥力也受到嚴重影響,死傷也逐步增多。

淞瀘戰場上,蔣介石得知這一信息時,命令30萬撤退部隊返回戰場!

隨著日軍在上海不斷的增兵,蔣介石下達的回原陣地死守的命令也沒有堅持下去,由於戰場形勢的惡化。

10月8日,第三戰區司令部再次命令,各部隊向吳縣至福山一線轉移,中國守軍終於還是退至二線。

戰場是生與死的搏殺,蔣介石再淞滬會戰的嚴重時刻出爾反爾。使中國軍隊失去了有利的戰機,導致戰爭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這隊軍隊來說,蔣介石應該負首要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