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从《少女小渔》到《芳华》,严歌苓为何能倍受导演青睐?

严歌苓是一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作家,自2008年以来,其作品不断以影视剧的形式高频度、高热度地进入大陆读者、观众的视野之中,《少女小渔》、《天浴》、《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金陵十三衩》、《第九个寡妇》、《铁梨花》(小说系严歌苓与父亲萧马合作所著)、《归来》、《芳华》等影视剧皆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作品,为什么严歌苓总能得到导演们的青睐?


从《少女小渔》到《芳华》,严歌苓为何能倍受导演青睐?

在小说文本中融入影视元素

严歌苓是一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编剧,她很早便被邀请加入好莱坞编剧家协会参与影视剧的创作,熟知影视剧制作的规律。编剧与作家的双重身份无疑对其小说创作与影视改编也起着双重作用,她在小说创作中有着很强的影视思维,常在小说文本中加入大量的影视元素,自称“我想许多导演喜欢我的故事,主要是因为我会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部放进去,所以画面感比较强”,“电影只会让你的文字更具色彩,更出画面,更有动感,这也是我这么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一直所努力追求的。这正是我会爱看电影,然后跟电影走得很近的原因。泛“剧本化”的创作倾向大大降低了严歌苓小说作品被成功改编为影视剧的难度。

从《少女小渔》到《芳华》,严歌苓为何能倍受导演青睐?

影视传媒主要使用音像形式进行传播,对色彩的运用要求严格,以张艺谋为例,鲜艳、大胆、充满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暖色调色彩的使用成为其张氏电影的一个明显标志。色彩是影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歌苓在小说中也自觉运用色彩来辅助表达,如《天浴》中文秀的“白”,《金陵十三钗》众妓女的“艳”,她用色彩折射主体心理、塑造形象,为读者营造立体的想象空间,也切合了影视语言中色彩的象征、比喻等修辞功能。

从《少女小渔》到《芳华》,严歌苓为何能倍受导演青睐?

严歌苓在小说结构上往往大量运用插叙、倒叙等手法,营造双重甚至多重时空,故事在现在与过去间往来穿插,用于影视剧角度,即“颠倒式蒙太奇”手法,便于制造悬念,另外小说结构上双线并进的手法,即影视剧的“平行蒙太奇”手法,通过将相似现象并置来对照揭示事物本质,避免直接说教。此外,严歌苓小说中还经常出现很多“特写镜头”,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可视性,小说对细节刻画的重视也为影视剧提供了更多的镜头与视觉体验。

从《少女小渔》到《芳华》,严歌苓为何能倍受导演青睐?

迎合、利用文化产业规律

迎合、利用文化产业的规律,是改编自严歌苓小说的影视剧取得商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严歌苓小说在题材方面有很强的猎奇性,她善于挖掘极致环境下扭曲的人性,这是她为人喜欢同时也是为人诟病的一大特点。无论如何,小说的猎奇性为读者、观众发掘鲜为人知的角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作为知名的海外华人作家,严歌苓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实读者,其高知名度间接为影视剧的商业成功提供了潜在市场,而影视剧的成功往往也会反过来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为作家的文学文本进行宣传。文学市场化已是当今时代不争的事实,不止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纯文学作家们也在不断尝试融入市场,为文学、为个人扩大出路。

从《少女小渔》到《芳华》,严歌苓为何能倍受导演青睐?

小说文本的影视改编是一把双刃剑

前面说到影视剧的成功上映往往反向促进作家作品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与作品销售量,但影视改编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作家带来名、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小说与影视文学是两套话语系统,自然不能完全划等号,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故事叙述都不尽相同。色彩感、镜头感等影视化要素的频繁使用让作家小说的作品话语方式出现呈式话特点,造成风格的雷同,影响其小说向更深层次发展。此外,由于导演、编剧对小说作品的不同理解与二次创作以及对大众观影心理的迎合、影视剧审查制度等原因,小说主题与影视作品的主题难免出现偏差,造成观众对作家的误解或读者对影视的期待落差,出于诸多原因的考虑,小说文本与影视作品可以说是相对独立的,广大读者、观众对二者应当抱不同心态去观赏,也适当给予二者更多的宽容,我们不能忽略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不足,也不能轻易否定其取得的进步。

从《少女小渔》到《芳华》,严歌苓为何能倍受导演青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