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嚴歌苓是一位“牆裡開花牆外香”的作家,自2008年以來,其作品不斷以影視劇的形式高頻度、高熱度地進入大陸讀者、觀眾的視野之中,《少女小漁》、《天浴》、《一個女人的史詩》、《小姨多鶴》、《金陵十三衩》、《第九個寡婦》、《鐵梨花》(小說系嚴歌苓與父親蕭馬合作所著)、《歸來》、《芳華》等影視劇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作品,為什麼嚴歌苓總能得到導演們的青睞?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在小說文本中融入影視元素

嚴歌苓是一位作家,同時也是一位編劇,她很早便被邀請加入好萊塢編劇家協會參與影視劇的創作,熟知影視劇製作的規律。編劇與作家的雙重身份無疑對其小說創作與影視改編也起著雙重作用,她在小說創作中有著很強的影視思維,常在小說文本中加入大量的影視元素,自稱“我想許多導演喜歡我的故事,主要是因為我會把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全部放進去,所以畫面感比較強”,“電影只會讓你的文字更具色彩,更出畫面,更有動感,這也是我這麼多年的寫作生涯中一直所努力追求的。這正是我會愛看電影,然後跟電影走得很近的原因。泛“劇本化”的創作傾向大大降低了嚴歌苓小說作品被成功改編為影視劇的難度。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影視傳媒主要使用音像形式進行傳播,對色彩的運用要求嚴格,以張藝謀為例,鮮豔、大膽、充滿強烈視覺衝擊力的暖色調色彩的使用成為其張氏電影的一個明顯標誌。色彩是影視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嚴歌苓在小說中也自覺運用色彩來輔助表達,如《天浴》中文秀的“白”,《金陵十三釵》眾妓女的“豔”,她用色彩折射主體心理、塑造形象,為讀者營造立體的想象空間,也切合了影視語言中色彩的象徵、比喻等修辭功能。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嚴歌苓在小說結構上往往大量運用插敘、倒敘等手法,營造雙重甚至多重時空,故事在現在與過去間往來穿插,用於影視劇角度,即“顛倒式蒙太奇”手法,便於製造懸念,另外小說結構上雙線並進的手法,即影視劇的“平行蒙太奇”手法,通過將相似現象並置來對照揭示事物本質,避免直接說教。此外,嚴歌苓小說中還經常出現很多“特寫鏡頭”,大大增強了小說的可視性,小說對細節刻畫的重視也為影視劇提供了更多的鏡頭與視覺體驗。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迎合、利用文化產業規律

迎合、利用文化產業的規律,是改編自嚴歌苓小說的影視劇取得商業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嚴歌苓小說在題材方面有很強的獵奇性,她善於挖掘極致環境下扭曲的人性,這是她為人喜歡同時也是為人詬病的一大特點。無論如何,小說的獵奇性為讀者、觀眾發掘鮮為人知的角落,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作為知名的海外華人作家,嚴歌苓以其獨特的風格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實讀者,其高知名度間接為影視劇的商業成功提供了潛在市場,而影視劇的成功往往也會反過來提高作者的知名度,為作家的文學文本進行宣傳。文學市場化已是當今時代不爭的事實,不止通俗文學、網絡文學,純文學作家們也在不斷嘗試融入市場,為文學、為個人擴大出路。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小說文本的影視改編是一把雙刃劍

前面說到影視劇的成功上映往往反向促進作家作品的宣傳,提高其知名度與作品銷售量,但影視改編是一把雙刃劍,在為作家帶來名、利的同時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小說與影視文學是兩套話語系統,自然不能完全劃等號,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故事敘述都不盡相同。色彩感、鏡頭感等影視化要素的頻繁使用讓作家小說的作品話語方式出現呈式話特點,造成風格的雷同,影響其小說向更深層次發展。此外,由於導演、編劇對小說作品的不同理解與二次創作以及對大眾觀影心理的迎合、影視劇審查制度等原因,小說主題與影視作品的主題難免出現偏差,造成觀眾對作家的誤解或讀者對影視的期待落差,出於諸多原因的考慮,小說文本與影視作品可以說是相對獨立的,廣大讀者、觀眾對二者應當抱不同心態去觀賞,也適當給予二者更多的寬容,我們不能忽略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不足,也不能輕易否定其取得的進步。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