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京剧发展历史简介

京剧⼜称京戏,在中华⺠国⼤陆时期以及现在的台湾⼜称为平剧、国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遍布全国。京剧是⼗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 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和⼆⻩为主,主要⽤胡琴和锣⿎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类⾮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发展历史简介

京剧剧照

一、京剧发展

清朝乾隆五⼗五年(1790年),来⾃中国南⽅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量湖⼴地区演员进京表演,带来了汉调(楚调、西⽪),造成剧团的⼤融合,许多汉调艺⼈,加⼊徽班,与徽班同台演出,形成了西⽪与⼆⻩合流,形成所谓的“⽪⻩戏”。此时在京师⾥形成的⽪⻩戏,受到北京语⾳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的特⾊。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后来国⺠党北伐成功,北京改名北平,“京剧”⼜被称为“平剧”。⼜由于平剧迅速发展,使其艺术⽔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近代学者⻬如⼭甚⾄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平剧也被称为“国剧”。

1950年代,⼤批中国⼤陆京剧演员南下⾹港,并带着京剧⽂化到⾹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福(包括成⻰、洪⾦宝、元华、袁和平等)。⾄1970年后,京剧班(七⼩福)解散,并各⾃发展。

二、定为国粹的争议

国粹是⼀国传统⽂化中,最具代表性“内涵独特”且经久不衰的⽂化遗产。京剧被定为国粹向来都极具争议,京剧是因满清皇帝乾隆的喜好⽽诞⽣,当时享有盛名的四⼤徽班进京演出,受到乾隆的⻘睐,在满族导演的不断改造下,⼀个由江南戏曲和满州⼩调混杂的剧种由此诞⽣。

在清代,作为统治⺠族的满族,他们与汉族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京剧迎合了满族⼈、特别是满族上层⼈的喜好。时⾄今⽇,满语的唱词在京剧中仍有⼤量遗存。在满清皇室的追捧以及⼀些附庸⻛雅的京城闲⼈的跟⻛下,京剧逐渐开始在京津之间这⼀狭⼩地带流传,⽽受众也多限于王室贵族和追⻛的达官贵⼈。

清代京剧的⼤部分剧⽬都是满清统治者⽤来歌颂独裁专制、奴化⼈⺠思想的⼯具,京剧的唱腔难以被⼈听懂,唱调不符合汉族⼈的审美观,⼀直没有被汉族地区的⼴⼤⺠众所接受,作家鲁迅曾严厉批判京剧,表达厌恶之情。

电影,流⾏歌曲出现后,随着娱乐⽅式的增多,京剧在京津⼀带逐渐式微。⽬前各地的京剧院团,特别是京津沪之外的⼤多数京剧院团在地⽅财政⽀持下勉强维持⽣计。2008年,教育部在10省区市中⼩学试点开设京剧课,又一次引发了争议。

三、祖师爷

⽼郎神(唐明皇)是京剧的祖师爷,曾经一度禁止拜敬。改⾰开放后,中国所有京剧剧团不再有禁⽌敬拜祖师爷的规定。

四、表演形式

京剧的表演形式主要可归纳为“四功五法”,其中四功乃“唱念做打”。

唱就是唱腔,讲究依字⾏腔、以⽓带腔、以情带腔,详⻅⾳乐条。各个⾏当之唱腔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及审美标准。

念就是具有⾳乐性的念⽩,京剧中的念⽩分“韵⽩”、“京⽩”和“⽅⾔⽩”。“韵⽩”乃是基于湖⼴⾳、中州韵所创造出的特殊戏剧语⾔,它保留了尖团⾳的分别,部分语⾳有特出读法,称之为上⼝字;典雅持重的主要⼈物多半念韵⽩。“京⽩”乃是经过艺术加⼯后之北京话;爽快诙谐的⼈物或者番邦⼈物多半念京⽩。“⽅⾔⽩”包含各地⽅⾔,如⼭西⽩、绍兴⽩、四川⽩、⼭东⽩、苏⽩、南京⽩、天津⽩等,多为丑⻆表演形式⼈物所⽤。

做⼜称做表,就是“⾝段”动作的表演,包含各式静、动态的肢体语⾔,如站姿、坐姿、亮相、台步、圆场、⼭膀、云⼿等。

打是结合⺠间武术将其舞蹈化的武打动作。

五、京剧⾳乐

唱腔

京剧的唱腔以⼆⻩腔和西⽪腔为主。⼆⻩有正⼆⻩与反⼆⻩之分,板式有导板、迥⻰、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摇板、滚板等。西⽪腔板式有导板、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六、流⽔、快板、散板、摇板等。

伴奏乐器

京剧的伴奏乐器分⽂武场,⽂场主要指管弦乐器,有京胡、京⼆胡、⽉琴、弦⼦、笛、笙、唢呐等。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有檀板和单⽪⿎(班⿎)、⼤锣、铙钹、京锣等。现代京剧也有使⽤西洋交响乐伴奏的,如《智取威⻁⼭》。

六、脸谱

京剧脸谱基本可分为⼗类:红、⽩、⿊、⻩、蓝(⻘)、绿、紫、粉红(灰)、⾦和银。

京剧发展历史简介

京剧脸谱

红:表⽰忠勇正直、义薄云天、精忠报国、有⾎性,如关⽻、岳⻜、姜维、常遇春、颖考叔、赵匡胤、吴汉、关胜。

⽩:表⽰奸诈狠毒、笑⾥藏⼑、⼯于⼼计,如曹操、秦桧、赵⾼、董卓、魏忠贤、严嵩、司⻢懿。

⿊:表⽰刚正、鲁莽、勇猛、粗中有细,如包拯、张⻜、项⽻、李逵。

⻩:表⽰凶狠残暴、有勇⽆谋、富有⼼机,如典⻙、宇⽂成都。

蓝(⻘):表⽰中性、猛烈、暴躁、草莽英雄,如夏侯惇、程咬⾦、窦尔敦、⻢武。

绿:表⽰妖魔⻤怪,如蝎⼦精。

紫:表⽰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专诸、张郃、荆轲。

粉红(灰):表⽰年迈⽼弱、⾎⽓衰弱,如⻩忠、严颜、廉颇。

⾦和银:表⽰神秘、⾼贵、庄严,代表妖神佛⼀类。如如来佛、孙悟空。

七、⾏当与流派

京剧的⾏当主要分⽣、旦、净、丑四种。

京剧的流派主要指演员的表演⻛格和艺术特点,乃透过师徒相传来传承和发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剧⽬。

主要有:梅派、玉派、程派、尚派、荀派等

八、著名演员

道光时代三⿍甲:程⻓庚、张⼆奎、余三胜

后三⿍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同光⼗三绝:郝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庚、徐⼩⾹、时⼩福、杨鸣⽟、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楼。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云、荀慧⽣

须生:余叔岩、⾼庆奎、⾔菊朋、⻢连良、余叔岩、⾔菊朋、⻢连良、谭富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