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蓝耳病阴性猪是将来的引种趋势?快看看你的猪场引种后怎么做!

蓝耳病阴性猪是将来的引种趋势?快看看你的猪场引种后怎么做!

规模猪场蓝耳病的控制与净化之引种规范和实践

蓝耳病控制与净化能否成功,取决于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猪场管理流程和后备猪引种驯化等多个因素。针对后备猪的引种规范和实践,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后备猪引种、培育和驯化工作。后备猪是猪场的希望,做法得当,猪场才有利润。后备种猪的引种选择,个人认为蓝耳病阴性猪是将来的引种趋势。

猪蓝耳病,也叫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一直以来是全球养猪业最“昂贵”的猪病。对于猪蓝耳病的控制与净化,在病毒机理方面一直未研究透彻,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在实践中却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被成功应用于猪场蓝耳病的控制与净化,解决不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比如部分清群、全部清群、闭群、全进全出、多点式生产、全群驯化(包括后备猪驯化)和空气过滤技术等。各种技术措施的合理组合,可以成功地净化猪蓝耳病。蓝耳病净化相对比较容易,但要长年维持阴性,则十分困难,这有赖于猪场合理的生产流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和严格的执行力。

1 引种规范

多年来,经常看到或听到有猪场因为引种不慎,造成自家猪场的健康状况出问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引入种猪的健康与否,是决定引种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规模猪场引种首先要考虑猪群的健康问题。为了减少引种风险,原则上一年最多引种4次,最好一年只引1~2次。从引种角度来考虑蓝耳病的防控,个人认为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1了解本场的猪群健康状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如此,养猪亦然。首先要了解本场基础猪群的健康状况,比如猪瘟、伪狂犬、蓝耳病、口蹄疫等抗体(抗原)水平。目前猪群的这些疾病是处于发病不稳定、稳定控制或净化状态等。本场蓝耳病是阴性,或是阳性;阳性又要区分是稳定场或不稳定场等。

1.2 了解引种场的猪群健康状况

建议通过互联网、同行或专家了解种猪场的经营理念、健康状况,进行大概预判。若对某些种猪场有兴趣,则进一步到场实地考察,与引种猪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进一步当面沟通,若有必要可抽样送检以确定健康状况。

1.3引种要签认合理的合同

根据本场和引种场的健康状况,双方再签订合适自己本场的引种合同。除体型外貌和育种指数外,还要考虑猪群健康方面的要求:比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等野毒是否阴性?

蓝耳病阴性场引种:必须引入蓝耳病抗原抗体双阴性的后备猪;蓝耳病阳性稳定场:蓝耳病抗原抗体双病阴性后备猪是首选,至少是抗原阴性的后备猪;蓝耳病阳性不稳定场:蓝耳病抗原抗双病阴性后备猪,或抗原阴性的后备猪。

2 引种运输注意事项

(1)注意人员、车辆可能会造成的疾病风险。用于装种猪的车辆提前做好消毒,最好用消毒后烘干(或火焰消毒)。运输蓝耳病阴性种猪,最好是专用空气过滤车。(2)运输前后猪只的防应激。对于种猪,在运输前最好打1针长效抗生素,减少运输过程及到场后的应激。(3)注意司机不要参与种猪的装运和御运,呆在车上,全程不与猪直接接触。

3 引种到场后的实践(只针对PRRS)

后备种猪到场后,放到独立(或专门)的隔离场,经过715周的隔离,隔离期间可进行驯化(胎盘驯化、PED驯化和PRRS驯化等)和常规疫苗免疫,转群前经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再引到种猪场。针对蓝耳病的驯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蓝耳病阴性场

蓝耳病无需驯化,主要通过生物安全措施(比如空气过滤装置,加强人员进场洗澡等),维持整个猪场PRRS阴性。

3.2 蓝耳阳性稳定场

根据实际情况后备猪蓝耳病驯化一般分为二类:疫苗驯化和本场毒株(包括血清、发病猪或淘汰母猪等)驯化。

3.2.1疫苗驯化

若猪场使用商品化疫苗控制PRRS(个人不建议过一年多次免疫),后备猪群前一般要用猪场在用的质量优良的蓝耳病疫苗进行驯化,驯化期间为防止应激或继发感染,在饲料加添加一周抗生素进行保健。疫苗驯化后,理论上在后备隔离场饲养3个月再调入母猪场内后备舍。若栏舍紧张或时间限制等特殊情况,在猪群稳定,使用高质量疫苗驯化和检测不排毒的前提下,隔离期可以缩短到45天。

3.2.2血清或病猪驯化

种猪到达隔离场稳定后,直接用本场血清注射或发病猪接触来驯化后备猪。从PRRSV序列匹配性来看,一般是完全匹配的,理论上保护性是最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因为这涉及到血清筛选、其他病原检测剔除,PRRSV序列分析,血清中病毒的拷贝数,稀释倍数是否合理,操作过程要更加细心等。打下去后还要观察猪只是否会发病,因为不同毒株的PRRSV,临床表现可能极为不一样;有些会表现得很温和,有些会表现得很剧烈。注射后1-3天内,还要采血检测是否驯化成功。后备猪的血清驯化,必须要在兽医专业人士和对应兽医技术中心的指导下操作,才能保证驯化过程的可靠且相对安全。

3.3 蓝耳阳性不稳定场

蓝耳病阳性不稳定场,一般也要求引入PRRS双阴性或不带PRRS病毒的后备种猪,以免引入新毒株,造成猪场更加不稳定。针对PRRS不稳定场,必须要考虑造成不稳定的因素:是否引种过于频繁、引种场来源多、多个厂家的蓝耳苗同时使用?猪场设计是否合理,一条龙猪?或是猪流、车流、人流和物流控制不合理,甚或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规定?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思考。猪场的生物安全、猪场的流程和日常管理,都会对PRRS控制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

针对蓝耳十分不稳定的猪场,最好能一次性引入半年的后备猪,与基础猪场同时一起驯化PRRS,驯化后1.5-3个月(具体指标是产房连续4周批PCR检测弱仔,检测不到PRRSv),做一次保育育肥的部分清群;清洗空栏约4周时间;对应产房约有4周批断奶猪直接断到场外饲养。7个月后,在生物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母猪场极有可能会变成阴性或阳性稳定场。

蓝耳不稳定场的驯化方式,参考蓝耳稳定场的驯化方法。一般普通规模猪场,建议用高品质的商品化疫苗驯化,尤其是全群驯化时。特殊情况或有强大技术支撑的条件下,经过慎重考虑,可以用血清驯化。

4 小结

后备猪是整个猪场的未来,后备猪在规模猪场用7胎左右,也就是约3年;猪场的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后备猪引种、培育和驯化工作,后备猪引得好,培育得当,成种率高,淘汰少,猪场才有利润可言。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后备猪的引种观念(体型外貌和价格为主),个人认为蓝耳病阴性猪是将来规模猪场的引种趋势。

文|伍少钦(特邀作者) 吴志君 吴细波 曹玉美 孙龙

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