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2016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先生仙逝。

她出身名門,從小受到家族良好的教育,而她的丈夫錢鍾書不僅出身教育世家,自己也終身從事教育工作。

讀書和對讀書的思考,貫穿於楊絳的一生。《楊絳:“九蒸九焙”的傳奇》的作者楊國良寫道:“楊絳一生最本初、最純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讀書。”

她與辛亥革命同齡,經歷了中國近現代的動盪與鉅變,卻始終遠離政治和狂熱,用讀書為自己隔出一方寧靜的天地,做學問。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87歲,女兒和丈夫相繼離世,如何不被悲痛擊倒?楊絳選擇投入全部心神到書中,忘掉自己,她在人生最後的18年裡,翻譯了《斐多》、寫作出版散文集《從丙午到流亡》、《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編訂8卷本250萬字《楊絳文集》、為《洗澡》續寫了《洗澡之後》、定稿出版《錢鍾書集》、整理錢鍾書的讀書筆記和手稿7萬多張。

在她百歲壽辰時,有人準備為她慶賀。她說:“我依然想在生日那天安安靜靜度過,該看書看書,該寫字寫字。”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她說,讀書能讓人更寬容地理解這個世界

她把讀書比喻成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在楊絳看來,這是“書以外的世界裡難得的自由”

她說,讀書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得情趣會思考的人,讀書到了最後,是為了讓人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在她看來,“書雖然不能幫你解決所有的問題,卻能給你一個更好的視角。”甚至,她覺得“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楊絳曾自謙,自己不是專業作家,只是一個業餘作家。但從她留下的文本中,我們似乎永遠逃避不了文字間,那蔓延而出的雋永及溫情。或許,通過閱讀她的作品,表達敬意,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01 《我們仨》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1999年,在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錢瑗相繼離世後,先生在92歲高齡下,提筆著書《我們仨》,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金句

1、從今往後,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2、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3、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

02 《洗澡》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洗澡》新中國第一部反映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長篇小說,它借一個政治運動作背景,描寫那個時期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

這部18萬字的小說被施蟄存譽作“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並說 “(楊絳)運用對話,與曹雪芹有異曲同工之妙”,“《洗澡》中的人物,都是‘儒林’中人。不過最好的一段,許彥成、杜麗琳和姚宓的三角故事,卻是吳敬梓寫不出來的”。

金句

1、據說,朋友的交情往往建立在相互誤解的基礎上。戀愛大概也是如此。

2、我國有句老話:“寫字是出面寶”。憑你的字寫得怎樣,人家就斷定你是何等人。在新中國,“發言”是“出面寶”。人家聽了你的發言,就斷定你是何等人。

3、你知道,許多人沒有什麼是非好壞,只憑自己做標準。

03 《走在人生邊上》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時創作的一部充滿哲思與意趣的散文集。文字中,一個耄耋老人獨自在生命的“邊緣”,面對死亡,探討“生、老、病、死”這一人生規律,思索人生價值和寫盡的靈魂有無。

金句

1、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2、我站在人生邊上,向後看,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

3、靈性良心人人都有。經常憑靈性良心來剋制自己,就是休養。

04 《將飲茶》

第一輯回憶父親楊蔭杭和三姑楊蔭榆的文章,第二輯祥述錢鍾書創作《圍城》的背景及情形的文章,第三輯描寫楊絳和錢鍾書在“文革”間的種種遭際的文章。

金句

1、故人笑比中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

2、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

3、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05 《幹校六記》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文革”後,楊絳創作了中國第一部以幹校生活為題材的紀實散文,《幹校六記》的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真情,1981年出版以來在國內外引起極大反響,先後被譯成日、英、法、俄等多國文字,有美國學者稱它是“20世紀英譯中國文學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部”。文字“哀而不傷,怨而不怒”。

金句

1、在大的時代裡,個人正如一葉扁舟,唯有隨波逐流,偶爾的諷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靜地一步步走向墳墓而已。

2、希望的事,遲早會實現,但實現的希望,總是變了味的。

3、慚愧常使人健忘,虧心和丟臉的事總是不願記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記憶的篩眼裡走漏的一乾二淨。

06 《洗澡之後》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2014年9月,103歲的楊絳先生在98時歲開始續寫完成的《洗澡》續篇——《洗澡之後》單行本。

楊先生在前言中說:“我特意要寫姚宓和許彥成之間那份純潔的友情,卻被人這般糟蹋。假如我去世以後,有人擅寫續集,我就麻煩了。現在趁我還健在,把故事結束了吧。這樣呢,非但保全了這份純潔的友情,也給讀者看到一個稱心如意的結局。我這部《洗澡之後》是小小一部新作,人物依舊,事情卻完全不同。我把故事結束了,誰也別想再寫什麼續集了。”

07 《倒影集》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在1980年出版的《倒影集》中,收錄了楊絳創作的《“大笑話”》、《玉人》、《鬼》、《事業》等短篇。其中,《“大笑話”》和《事業》分量最重、篇幅最長。作品中的陳倩、周默君、陳倚雲等都是才智非凡、工作忘我的知識女性典型。後兩位老少校長,反映了楊絳青年時代的某些經歷,她自己曾任振華女校上海分校校長,換句話說,也當過“行政幹部”,儘管她自謙“我不懂政治”。

楊絳先生翻譯作品

《堂吉訶德》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堂吉訶德》一經問世,立即受到人們的歡迎,近國百年來,這部作品在世界各國共翻譯出版達一千多次,成為讀者普遍喜愛閱讀的世界文學名著之一。與其他文學大師一樣,塞萬提斯準確把握了其所處時代的脈搏,而與他們不同的是,塞萬提斯的語言和他在書中描繪的世界,無須多加解釋,便能為現代讀者所理解。

楊絳先生的譯文生動活潑、幽默詼諧,忠實地體現了原作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風格,堪稱名作名譯,相得益彰。她因成功翻譯了這部世界名著,而於1986年獲西班牙“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勳章”。

《斐多》

柏拉圖的對話錄《斐多》,描繪的是哲人蘇格拉底就義的當日,與其門徒就正義和不朽的討論,以及飲鴆至死的過程。蘇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緘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義前從容不懼,他與他的門生侃侃而談的情景,令人崇敬。

對照多種版本和註釋,並一句句死盯著英譯本,而力求通達流暢。她認為:“蘇格拉底和朋友們的談論,該是隨常的談話而不是哲學論文或哲學座談會上的講稿,所以我儘量避免哲學術語,努力把這篇盛稱語言生動如戲劇的對話譯成戲劇似的對話。”

蘇格拉底說,真正的追求哲學,無非是學習死,學習處於死的狀態。在追求人生的這個終極意義上,楊絳先生是真正的哲者。

《小癩子》

讀書是她最本初最純粹的信仰|楊絳先生逝世兩週年紀念

小癩子伺候一個又一個主人,親身領略人世間種種艱苦,在不容他生存的社會里到處流浪,掙扎著生存下去,讓人體會出在窮乏低微的生活歷程中,癩子為求苟延殘喘所散發出不為勢屈的生命情調。《小癩子》,文字質樸簡潔,故事精采生動,真實反映中世紀西班牙的社會狀況,開啟流浪漢小說(Lanovelapicaresca)先例,併成為同類作品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