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孩子發燒退熱,冰敷、擦溫水、酒精究竟靠不靠譜?

寶寶發燒是家長最頭疼的問題,因為引起發燒的原因很多,治療方法也很多,但是如何對症的選擇也是個難題,直接吃退燒藥固然是個最快的方法,但是治標不治本。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物理降溫方法都是用於哪些情況吧!

物理降溫方法:

1. 冰敷溫水擦浴;

2. 溫水擦浴;

3. 酒精擦浴;

4. 其他如冰帽、醫用化學袋降溫、灌腸、冰液體靜脈輸入等。

5. 小兒推拿,應該也是一種很好的物理降溫方法。

一、冰敷

冰敷不能直接接觸皮膚,要用毛巾或手絹隔開,以免凍傷皮膚。

孩子發燒退熱,冰敷、擦溫水、酒精究竟靠不靠譜?

(冰敷致驚厥案例)

弊端:冷刺激太強,如使用不當會出現凍傷及其他不利情況;會使皮膚毛孔、血管及肌肉產生收縮,使周圍循環不良,不利於機體散熱,甚至使體溫進一步升高。

禁忌部位:禁止用於胸前區、腹部、耳後、足底。

(1)枕後、耳廓、陰囊處,對冷反應敏感,冰敷易引起凍傷;

(2)心前區:過冷可導致反射性心率減慢、心房纖顫及房室傳導阻滯;

(3)腹部:用冷易引起腹瀉;

(4)足底:用冷可導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或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

*6個月以內的嬰兒不推薦此法*

孩子發燒退熱,冰敷、擦溫水、酒精究竟靠不靠譜?

二、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多用於40℃以上的高熱患者。使用時兌溫水稀釋至濃度20%~30%。

弊端:嬰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薄,毛細血管豐富,用酒精擦浴易使嬰兒經皮膚吸收大量乙醇,從而發生酒精中毒,誘發驚厥等不良反應。

酒精蒸發迅速,寶寶體溫下降過快,還可能出現體溫過低、打寒戰等問題。

皮膚破潰或酒精過敏的孩子,更要嚴禁用酒精擦浴。

對有出血傾向皮疹、皮下出血點及伴有皮膚性損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別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會導致出血症狀加重。

禁忌:禁止擦拭胸前區、腹部、後頸部、耳後、足底。

*兒童不推薦酒精擦浴作為物理降溫法*

孩子發燒退熱,冰敷、擦溫水、酒精究竟靠不靠譜?

三、溫水擦浴

溫水應該是相對比較安全的選擇,但是要注意水溫和擦浴方式。

1水溫。

(1)32-34℃左右的水溫?有些文獻說溫水擦浴應該使用32-34℃左右低於皮膚溫度的溫水。但是水溫與體溫相差過大一樣會引起體表毛孔、血管及肌肉的收縮,引起患者的寒顫和不適。

(2)37-40℃左右的水溫?我們認為選擇37-40℃左右的水溫會比較舒適。第一它與發燒時的體溫溫差不會太大,不至於引起體表毛孔及血管收縮明顯或寒顫,不至於影響散熱;第二水溫略高於體表溫度,擦浴、按摩使血管擴張後,通過傳導散熱及蒸發散熱而達到降溫目的。

2方式。

(1)擦浴:如果患兒躺或坐於水外,只用軟毛巾浸溫水,扭至半乾而擦拭患兒四肢及腋窩、腹股溝等,患兒其實還是能體驗到比較明顯的“冷”的刺激,在下一次溫熱的毛巾到來之前,表皮也會有收縮的現象。

(2)泡浴:還是建議選用37-40℃左右的溫水,提前與患兒溝通做好心理疏導,用輕柔的動作,讓患兒坐於水中,水深應該選擇剛剛沒過患兒肚臍,水中可以選擇一些患兒喜歡的玩具。

溫水泡浴結合擦浴時,擦浴的動作也不能過於猛烈,輕柔的循序漸進,給患兒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通常來說都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溫水擦浴要避免患者著涼*

如果單純的擦浴而非泡浴,還是最好避開胸前區、腹部、後頸部、耳後、足底,尤其是水溫比較低的情況下。擦浴後,注意觀察患者皮膚表面有無發紅、蒼白、出血點、感覺異常等。

孩子發燒退熱,冰敷、擦溫水、酒精究竟靠不靠譜?

四、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是我們中醫外治法的一種,臨床注重四診合參,八綱辯證,標本兼顧,不吃藥打針,遠離抗生素,遠離藥物毒副作用,調動人體正氣,提高身體素質。

*是一種很好的處理小兒發燒/發熱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臨床應該排除一些危重症狀及禁忌事項,並且儘量選擇專業的兒推師來操作。

孩子發燒退熱,冰敷、擦溫水、酒精究竟靠不靠譜?

總 結

* 並不是說物理降溫不可以用,而是不合適的物理降溫方法或不正確的操作,會引起不適及其他問題。

* 降溫時溫度下降過快易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亂,因此應正確選擇降溫液體的溫度、種類。

* 對於小兒發熱,建議合理的選用小兒推拿,必要時配合安全且有效的溫水擦浴降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