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上一講我們講了正道章的第一節。今天我們接著講《素書》的第三章,求人之志章。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之前的兩章。第一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治國之本在於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第二部分講,仁人君子怎樣建功立業,成道傳道。第二章,講了仁人君子的三種分類,強調聖賢英俊豪傑,才是治國理政的中流砥柱,治國在於以本治末,以上治下,以賢治不肖。

太平美好的生活,需要賢人君子,來充當秩序的生產者。而其他的人,則是充當秩序的消費者。只有在穩定和諧的秩序中,所有的人,才能安居樂業,進行人口的繁衍生息和安定的生產活動。

有些同道可能要困惑了,老子不是說,不尚賢,不以智治國嗎?為什麼在《素書》中,突出強調的是賢人君子,以智統御天下呢?

這裡有一個誤解。老子說的不尚賢,不以智治國,不是說聖人都是傻子,都是不智慧的人。老子講的不以智治國的智,是脫離天道的人的偽巧小智。所以老子講,大智若迷。這裡的大智,才是老子認同的智慧。若迷,是指聖人的大智對世俗小智完全不入於心。

人道世俗的小智,並不是真正的智慧,也不是真正的聖賢,以此為賢,必然導致人們失去素樸天真之性,從而導致天下大爭大亂。不尚賢,是指不尚人智之賢。真正的智慧,是那種合乎天道,明白四達的那種至高的智慧,這才是真正的聖賢。

求人之志,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求人之志,並不是請求別人給自己如何的意思。而是求成為賢人君子之志。很多人看了,可能又困惑了。老子講,讓人虛其心弱其志,為什麼這裡要講求人之志呢?看書不能只得其一不得其二,要通篇的看,還要聯繫上下文語境,才能融會貫通。

老子除了講虛其心弱其智,老子還講了強行者有志。前者所要弱化的志,是人心奢欲之志。後面講強行者有志,則是要反天心恬淡虛無之志。後面會詳細的講。

這些道理講的都非常令人嚮往,具體應該怎麼做呢?這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接下來的第三章,就是具體講怎麼做,才能成為賢人君子。若要以成為賢人君子為志,其要在於六守。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禳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汙。

本節講的事君子六守第一:守神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

賢人君子,之所以能夠智過百人,智過千人,智過萬人,關鍵在於他們能夠超凡入聖。人的心智,其根源到底來自哪裡?有什麼規律呢?

以人的心智來看,人可以分為三等。第一種,小人,也就是不肖之人。第二種是普通人,也就是孔子說的中人。第三種,是賢人君子,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聖賢英俊豪傑。

對於小人來說,他對整個天地萬物,毫無認知能力,所以他一會這樣,一會那樣,言無常理,行無常宜,這是小人。不是他們不想依循道理來行事,而是他們的智力,讓他們無法理解道理。所以他們只能這樣過著迷惑而心智不定的生活。非不為也,實不能也。這樣的人,連自己都管理不好,又怎麼可能去管理別人,治理天下,立功立事呢。並且,這樣的人,也不能當成人才來用。

對於普通人來說,則是能夠通透某一件事,並根據所通透的事物,能夠掌握某一項技能。這是普通人,也是人們常說的人才。

對於聖賢君子來說,他們則是無所不通,能夠以卓越的才智,組織並領導人才來立功立事。這種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才。孔子講的聖人知周萬物而道濟天下,指的是這種人。莊子講的通於一而完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指的事這種人。

鬼谷子說,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指的也是這種人。

莊子講的無心得是什麼意思呢?是說無俗人之心,而反其天心。反天心,如何才能做到呢?就在於絕奢禁慾,所以除累。奢欲,過而不當之慾。人被天地造化出來,得其天性,故其欲必循天而發,收發皆有節度,既不會過,也不會不及。人的慾望之所以會過當,過當也就是淫的意思,是因為人被物禁錮,精神馳於外,不能收神歸心所導致的。

人感物而生欲,應物而生智。久而久之,流而不返。精神外馳,則心智必然會矇蔽於物,役累於物。神不捨心,智其外而亡其內,是以道塞而不通。道不通則大智不生。道通者,方能無所不通,無所不應,無所不能。

要成為賢人君子,具體應該怎麼做,第一步就是要絕奢禁慾,歸神入道,以恬養智。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抑非損惡,所以禳過。

通過上面的第一步,賢人君子歸神反道,得道之後,他就會明白,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什麼是是,什麼是非。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能明辨是非呢?因為明辨是非,是一種非常高的心智表現。首先要體道,才能明辨正邪。明白正邪之後,才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了之後,才能明辨善惡。

現在很多人都正邪不分,是非不分,善惡不分。張口閉口就要多元化,要無條件包容異端邪說。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他們從來未見過什麼是真正的道。所以在他們眼裡,無論什麼都是道。我們之前描述過這種心智迷惑狀態,好比對於一個從來沒見過父親的孩子來說,他看每一個男人,都會覺得像他爸爸。

抑非,抑制不道的異端邪說。背道為非,順非而澤,則為惡。違背大道而行惡事,則必受禍殃。禳,消除災禍的意思。

我們做任何事,都想趨福避禍,趨吉避凶。基本原理在哪裡呢?就在於抑非損惡,所以禳過。一些人之所以會靠淫祀乞靈來尋求趨福避禍,趨吉避凶,是因為他們愚蠢無知,不知道真正的道理,又想尋求吉福,病急亂投醫,才像沒頭的蒼蠅到處亂飛一樣,鑽入了異端邪說與胡鬼戎神的懷抱裡。

我們現在說的迷信,和淫祀是同義詞。有人說迷信的根源起源於恐懼,這是不對的。迷信的起源,在於愚蠢無知。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貶酒闕色,所以無汙。

第一步,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歸神入道。第二步,抑非損惡,所以禳過。守而勿失。第三步,貶酒闕色,所以無汙。持而勿亂。

這裡講的貶酒闕色,所以無汙,並不是說,人沉迷於酒色,會給自己的人格或者生活帶來汙點和麻煩。而是說,酒色是亂人心智之物。

酒原本是一種藥,而不是飲料。酒加在藥中,可以增加藥力。就如同風可以助邪一樣。正常情況下,沒有病是不適合飲酒的。在健康的情況下飲酒,酒會散人氣血,從而導致神虧而智昏。

色,男女歡愛,人身陰陽之交融,可損可益。循之以理,有節有度,陰陽相濟則可以益身。過而失當,不合陰陽之理,無節無度,則損人。酒是通過散人氣血,來使人神虧。色是通過洩人氣血,來使人神虧。

道為神之能,神為智之源。酒色使人神虧,讓人失去清淨明澈之心,酒色之汙神,如同泥沙使水汙濁。故,貶酒闕色,可以使神無汙。神無汙,則智不失其源。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本節講的是君子六守第二:守智

避嫌遠疑,所以不誤。

避嫌遠疑,並不是指規避人情世故里面的猜忌嫌疑。而是指,要使心智時刻合乎道理。賢人君子之所以智高,在於其神不虧。聖賢之人,之所以能夠殺伐決斷如有神助,在於其智不迷。

使智不迷,如何才能做到這樣呢?關鍵在於守智。要時刻省察,自己對事物的判斷,對大局的判斷,有什麼地方是不合情合理的。

如果有,就要趕緊的避嫌遠疑,使自己的心智,和萬物情理相契合。如此,才能不誤。故謂,避嫌遠疑,所以不誤。

博學切問,所以廣知。

怎樣才能做到避嫌遠疑呢?那就需要找到智與物之間不契合的嫌疑之處。怎麼才能找出來這些心智考察中的盲點,或者沒想透徹的地方,或者是理解有誤的地方呢?

這就需要博學切問,把萬物瞭然於胸,盡收眼底,這樣的話,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讓心智和事物相契合。這樣才能做出最合理的判斷。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從上面兩點可以看出,即便是對於賢人君子來說,瞬息萬變的事物,也需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情報,在細節上,來輔助自己做出判斷。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林彪元帥打仗,便是君子守智的一個典型案例。在他的作戰計劃中,他一定要做到謀定而後動。怎麼才能謀定呢,關鍵在於智術上,要和事物和現實本身相契合,不能脫離現實而靠書本或者想象來打仗。

為了能把所有的情報和考察對象,都能瞭然於胸,所以林彪打仗前,做的戰前準備工作,在大局上是極其周全的,在細節上則是極其細緻的。

為什麼要高行微言呢?行是指,君子運智御物。如果我們只顧著說啊說,而不能時刻和現實中的萬物,緊密的保持信息互動和同步,現實就會從我們的心裡溜走,我們就再也無法把握現實變化的脈搏,無法感受它,無法掌握它,更無從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這時候做出的判斷和決策,也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妄斷。

所以,賢人君子,需保持內心的恬靜虛無,才能讓萬物飄到自己的心裡來,再通過細緻的考察,做到更加精準的理解和掌握。等掌握了之後,才能謹慎的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斷,這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判斷。

君子以智御物,而非以言御物。唯有先洞悉事物,才能有真知灼見。人之所以會見識短淺,卻誇誇其談,皆無智使然。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

本節為君子六守第三:守謀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

守神不虧,可以使智高。守智不衰,可以使謀高。智是用來幹什麼的呢?當然是用來謀事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裡的預,就是指謀。有的人可以謀萬世,有的人卻只能謀眼前。有的人可以謀天下,有的人卻只能謀尺寸之遠。幾乎所有的人在行事之前,都會籌措規劃一番,為什麼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失敗了呢?這取決於謀事之人智高智低。如果脫離智來談謀,那麼謀就毫無意義。

善謀者,必善於先謀身。恭儉謙約,恭,自重而不狎;儉,不厚物薄己;謙,與萬物處其和;約,束也,指君子寡其欲。約其外守其內,方能以內治外。所以守身,守其內,而治其外。

深計遠慮,所以不窮。

簡單的說,欲謀大事者,必須得先把自己從對凡俗瑣事的思慮中解放出來,約其外,守其內,以內治外,才能有足夠的心智謀劃天下。

我們常說足智多謀,足智才能多謀。怎麼才能足智呢?得神全不虧。怎麼才能神全不虧呢?要修身,不能讓自己沉迷在世俗之中,流而不返。

智力不衰,才能深計遠慮。深謀遠慮,所以才能不窮。人們做事遭遇失敗,或者未達到預期目標,歸根到底,大多數情況,都是智力衰敗導致的。《素書》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智力,如果我們進行足夠長遠和足夠細緻的深計遠慮,那麼理論上是不會遭致失敗的。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親仁友直,所以扶顛。

親仁,親近仁者。友直,與正直者為友。扶顛,扶持危局。要謀事,和什麼樣的人相謀,這一點非常重要。

始皇帝和趙高李斯這種不仁不義不正不直之人,一起謀天下,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這兩個人直接造成了大秦帝國的滅亡。還有曹操和司馬懿共謀天下,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司馬懿篡奪了曹魏江山。

李斯趙高司馬懿之輩,智足以謀,但是德不足以持危扶顛。欲謀大事者,相謀之人,智高德高,缺一不可。智不高,則不能成事。德不高,則不能扶危。德薄之人,還會從內部進行破壞,導致失敗。

另外還說明一點,仁義正直的君子,他們的行為是可以預期的,他們給計劃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是可以預期的。而奸惡多智之人則不然,他們的行為不可預期,他們給計劃所帶來的不確定不可預期,他們就是危險本身。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殫惡斥讒,所以止亂。

本節為君子六守第四:守任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

事情謀劃好了,藍圖也繪製好了,接下來的一步,自然而然的,就是要找人把計劃變成行動,把藍圖變成現實。

怎麼才能行動起來,把藍圖變成形式呢,一個人不可能做成多大的事,所以要把藍圖變成現實,這就需要組建團隊,進行建設和施工。本一節,講的就是這個事。

作為一個領導者,任刑任察,都不足以得人。任刑,則上下怨,任察,則上下舞弊。如果能以德正人,則人自正。以德蓄人,故近乎恕。以德正人,是為篤行。接人,讓人心悅誠服的來歸附,並心悅誠服的一起建功立業。

什麼是任刑呢?比如有的公司,以罰款作為制度,來管理公司,結果導致所有的員工都怨聲載道。什麼是任察呢?比如績效主義,便是任察。於是很多員工為了矇混過關獲得更高的績效考評,就會靠作假來舞弊。而且,這樣的公司員工流動性都非常的高,大家幹一陣子就跑了,對公司的歸屬感和忠誠度,毫無可言。這就是不能接人。

管理者不能接人的根源在哪裡呢?在於德薄而任刑,明淺而任察。如果領導者不能接人,人都跑光了,還談什麼大事業呢。

任材使能,所以濟物。

統治者,或者說領導者德厚能蓄人,能養人,能安人,這是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之後,我們才能談任材使能。

當年孟子見梁襄王,本想和他共謀治國平天下的大事。結果孟子看了一眼就走了。出來跟人說:“望之不似人君。”

如果是這樣的領導者,即便再有才能的人,也無法任其材使其能。一個國家或者說一個企業,它的競爭力,從根本上講,還是要看領導者能夠駕馭得了什麼高度的人才,也就是駕馭智力超絕的英俊豪傑。

當年如果魏國重用商鞅,也不會導致後來秦朝滅魏。而魏國國君,自己德薄而不能容蓄賢才,反而要殺掉商鞅而不讓他為他國所用。這便是德薄之主。德薄之主,斷然不可能成就偉大的功業。

反之,德厚之主,天下賢才皆前來歸附。君主為賢才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賢才們負責把他的雄才大略,從藍圖變成現實。比如歷代秦王,比如漢武帝,他們手下都是賢才如雲。雄主任材使能,賢人君子輔助雄主,主明臣賢,故能鑄就了秦漢這個中國古代王朝的巔峰。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殫惡斥讒,所以止亂。

我們現在一講以德蓄人,很多人就糊里糊塗的認為,是不分好壞的,什麼都要兼容幷蓄。跟垃圾桶對垃圾一樣的兼容幷蓄。這是對聖人所講道德之學的最大的誤解。

要讓德政不壞,必須要對害德之人,害德之舉,時刻保持鎮壓狀態,一露頭就打,一打就要把它們全部消滅乾淨。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想讓自己家的孩子,在院子裡處於無監管狀態,無憂無慮的玩耍,那麼家長就需要事先把所有能傷害到孩子的東西,全部清理掉。以及後面一旦發現能夠危害孩子的東西,全都清理乾淨,不然這種清靜無為的養孩子的辦法,就會把孩子推進各種傷害之中。

自古以來,德政都要附以刑政。不能一看到恕,就認為是對犯錯誤的惡人的寬恕和原諒。恕是對良人的容蓄,類似於家長對孩子的那種恕。而不是對惡人的容蓄,這種蔽惡之恕,則是對蛇蠍虎狼的愚善。不以刑政保護的德政,如同是放任狼入羊群。

殫惡,把惡人惡行消滅剷除乾淨。斥讒,杜絕佞人讒言,挑撥離間,破壞團隊的團結與公德。孔子講,舉直錯諸枉,能使天下直。只有這樣,不停的消滅剷除和剝除掉奸惡之人,才能讓整個國家或者團隊的航向,一直保持在正確的航道上。

而奸邪小人,之所以要進讒言,都是因為他們圖謀一己之私,而讓整個團隊改變航向,開往對他有利的那個航道。再好的謀劃,再好的團隊,再好的藍圖和施工隊伍,如果有人私自把它改變了航向,一切都會被葬送,最終導致前功盡棄。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本節講君子六守第五:守應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

如果奸邪小人都被剷除了,整個謀劃沒問題,團隊也沒問題,而航行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這時候該往哪裡走呢?很多人會在面對應變之時,茫然不知所措。

《素書》告訴我們,這樣的十字路口非常的多,我們需要在不斷的應變中,保持航行的安全和航向的正確。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歷史這個更高層級的航行地圖,來給我們指明航向。歷史上我們的先人遇到了那麼多的十字路口,他們的抉擇,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錯誤的,正確的選擇,創造了豐功偉績,錯誤的選擇,造成了彌天大錯。這些都可以為在案例上,為我們提供經驗和教訓。

以古驗今更高的意義,則是奉古聖之道,奉先王之功,以明當世法度。這樣一方面可以在設計上修正原本的謀劃。另一方面,是獲得一種居高臨下的俯瞰洞察力,讓當前的一切都一目瞭然一覽無餘,再無迷惑。

我們常說讀史明智,這句話的深刻內涵是,歷史給我們提供的是一種類似於衛星導航一般的地圖指引。

先揆後度,所以應卒。

先揆,從現實出發,面對現實,計算現實,理解現實,應對現實。後度,制定正確合理的應對之策,行之有效的話,再加以制度化。應卒,指應對時變。

現在有一種比較主流的說法,認為世界上存在一種永恆真理般的制度,倡導一種唯制度論,尤其表現為一些挾洋自重的傻瓜,先入為主的認為美國的制度是最優越的,是真理一般正確的制度,推銷兜售美國的政治制度。

這種做法,便是恰恰弄反了,他們認為是先度後揆,先立一個制度,然後再生搬硬套到現實上,發現現實和制度不適配,然後就說是現實有問題。這種人的智力及其低下,以這樣的智力,他們無法謀劃任何事。先度後揆,還有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是刻舟求劍。

法隨時變,適者為宜,這樣先揆後度,才足以應卒。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設變,指聖人應時而變。致權,指聖人通變而致權。權是什麼呢?聖人執道統御萬物,以一人而支配天下。解結,解開舊制度和當前的現實變化,所不能適配的地方,針對其弊端進行修正,並制定更好的管理制度。

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本節講君子六守第六:守功

括囊順會,所以無咎。

括,把宇宙萬象都盡收手中。聖人執權,如同手裡拎了個袋子,把整個宇宙的千變萬化,都盡收其中。囊,指聖人的天心。順,隨順因任。會,天地萬物所有的變化交會在當前。無咎,指沒有過失。

要能時刻都不被變化所擊敗,只有站在最高層級,把宇宙變化,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一樣,才能永久的保持,和宇宙變化一起,不停的修正管理制度,使制度更適應新的現實。這樣的話,才能永久的避免失敗。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

聖人之所以能夠致權,在於其智合於神,其神合於道。聖人恬淡虛靜,絕奢禁慾,守內而治外,以大道為根,深根固柢,如同大樹生長在大道之中,不可絲毫撼動,是謂橛橛梗梗。勤行而不失,故能立絕世之功。

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孜孜,抱道修身,勤而行之。淑淑,恬淡虛靜,不以人慾外物而易之。立一時之功易,立萬世之功難。行一時之道易,行萬世之道難。

道不易不變,獨立不改。人主得之,天下有道。人主失之,天下無道。得一時之道,應一時之變,治一時之事,通一時之權,可立一時之功。

得一世之道,應一世之變,治一世之事,通一世之權,可立一世之功。得萬世之道,應萬世之變,治萬世之事,通萬世之權,可立萬世之功。是謂,可以保終。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八講

附《素書》求人之志章第三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禳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汙。

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殫惡斥讒,所以止亂。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

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