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呂梁有哪些名人?

貓子醬大人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山西籍著名歌唱家郭蘭英在故事片《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這樣唱到。這部影片,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家喻戶曉,而這首歌曲也是傳唱至今,成為一代經典。

呂梁市作為山西最年輕的城市,也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呂梁東部緊鄰太原市、晉中市,西隔黃河與陝北相望,南部、北部分別與臨汾市、忻州市接壤。呂梁民風淳樸、人民勤勞善良,黃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許多獨特的人文文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呂梁人文薈萃,從古代到現代都是英才輩出。古代看,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就是呂梁市文水縣人;清代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是呂梁市方山縣人。此外,還有初唐詩人宋之問、宋朝名將狄青等。

而到了現代,有三人名氣很大。兩位來自文藝界,一位則是革命先烈。出生在文水縣的劉胡蘭15歲時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文藝界兩位一位是“山藥蛋”派代表作家馬烽,出生在孝義市,曾任全國文聯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短篇小說集《村仇》《太陽剛剛出山》《三年早知道》,長篇紀實文學《劉胡蘭》,電影文學劇本《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淚痕》《撲不滅的火焰》等。另一位則是來自汾陽市的賈樟柯,被譽為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執導了《小武》《站臺》《三峽好人》《天註定》《山河故人》等多部影片,在戛納、威尼斯等國外重要電影節獲獎無數。同時,他還發起創立平遙國際電影展,在汾陽建立了藝術中心。

呂梁名人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補充哦!


太原晚報


看過《呂梁英雄傳》,挺不錯的。山西呂梁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包括汾陽、交城、文水等縣市。自古以來名人輩出:一代女皇武則天、唐代中興名將汾陽王郭子儀、北宋名將狄青、清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紅軍高級將領賀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巾幗英雄劉胡蘭等等。還有需要重點介紹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華國鋒。

華國鋒(1921-2008),山西呂梁文水人。原名蘇鑄,字成九。因革命工作需要改名華國鋒,並以此知名。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同時擔任過黨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等三個重要職務,歷史上僅此一人。

華國鋒是黨的同齡人,1938年參加革命,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洗禮。曾經有一首歌唱道: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交城出了個華政委。就是唱的此時的華國鋒。1949年南下到湖南工作,一直到1971年。正是在湖南工作期間,被到此視察工作的毛澤東發現並欣賞。

1971年到中央工作,先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長,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代總理、總理,中央第一副主席、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

1976年10月,提出並決策實施瞭解決“那四人”的問題,為國家為人民立下大功。之後積極推動國民經濟恢復發展。1980年代初相繼辭去中央領導職務,一直任中央委員至十五屆中央。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特邀代表。

“毛主席紀念堂”匾額為華國鋒手書。

2008年,華國鋒逝世,享年87歲,中央對其一生給予高度評價。




磨史作鏡


既然是呂梁的名人,我大孝義自必不可缺

中國歷史幾千年,名人太多了,今天就說兩個近代的吧

第一,“老白汾”享譽中外的推進者——楊得齡

楊得齡,孝義下柵村人,幼年時曾在汾陽府學習釀酒,後因酒廠倒閉與好友一起創辦了寶泉益酒坊

1915年,寶泉益生產的“老白汾”,在北京商部展覽會上以色、香、味三絕初露鋒芒,首獲全國二等獎。同年,選送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甲等大獎,之後更是連年獲獎

1919年,擴大經營,在太原橋頭街成立晉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

“七·七”事變後,日軍侵入山西,他毅然辭職離並歸裡。途經盡善村主持召開公司董、理事會,決議:“國之名酒不能為外敵所用”,“只可南銷,不許北運”,“萬不得已時停工關廠”

太原淪陷,他回到下柵,已79歲高齡,見國民奮起抗戰,深受鼓舞,帶頭募捐資財糧物,動員5個兒孫投身抗日

1939年夏,日軍專去下柵請他“出山”,他臥炕閉目不語,敵人軟硬兼施無效,灰溜溜離去

又因兒子楊漢三任抗日區長,家中先後被抄七次之多,被劫一空。抄家之後,經濟困難,靠親朋賙濟,勉強度日

1945年病逝,享年86歲

第二,大校馬森

1919年生,1937年12月參加八路軍。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一二0師司令部偵察參謀,晉綏軍區司令部偵察股股長、偵察科副科長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呂梁軍區分區司令部副參謀長,西北野戰軍旅副參謀長、旅參謀長、師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南疆軍區兼第二軍司令部第一副參謀長、南疆軍區參謀長、新疆軍區副參謀長

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1960年晉升為大校軍銜

2017年8月2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

我大孝義名人何其多,小編就寫兩個,其他的有興趣的朋友補充


飛哥講歷史


呂梁是山西的地級市,下轄兩市十縣一區。呂梁是革命老區,被稱為“英雄呂梁”,歷史上更是名人輩出。

武則天

武則天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吧,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她就是呂梁文水人。

狄青

狄青是北宋名將,汾陽人,作戰時披頭散髮,面戴銅具,人稱“面涅將軍”。狄青戰功赫赫,大破西夏、夜襲崑崙等等。

石敬瑭

石敬瑭也是汾陽人,他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早年在李克用帳下,衝鋒陷陣、戰功卓著。後來在契丹的幫助下,滅了後唐建立後晉王朝。

于成龍

于成龍是離石人,清初名臣,人稱“天下第一廉吏”,深受康熙的信任。

劉胡蘭

劉胡蘭是文水人,她出生的村子原來叫雲周西村,現在已經改名為“劉胡蘭村”。劉胡蘭是著名的革命英烈,犧牲時年僅15歲,毛主席為其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葫蘆金剛爸爸


呂梁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市境總面積21140平方千米,下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呂梁還是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後委機關所在地, 是山西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下轄的孝義市和柳林縣是山西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而山河多嬌,英雄呂梁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輩出。下面只列舉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

1、汾陽王--郭子儀

郭子儀(公元697~781年)是唐朝著名將領,祖籍山西汾陽,一說是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郭子儀是名副其實的軍人,一生戎馬,功蓋天下,對於大唐王朝來講,實有再造之功。史書上說:"天下以其身為安危殆30年。"也就是說,唐朝有好幾次處於危難之際,都是他出面解除了危機。

2、武則天

武則天(武曌) (624-705)

中華帝國唯一的女皇帝。傑出的女人,有絕頂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雖然在武曌她再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她的王朝,但並沒損害整個中華帝國的元氣,並使中華帝國順利地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3、劉胡蘭

劉胡蘭,女,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現改名為劉胡蘭村)人,1932年10月8日誕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劉胡蘭以她的高貴品格、革命氣節、英雄壯舉鑄就了光照千秋激勵後人的“胡蘭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4、狄青

狄青,生於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幹嘉佑二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人,北宋大將。狄青出身貧寒,16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夏國。宋廷擇京師衛士從邊,狄青入其選,任延州指揮使,當了一名低級軍官。在戰爭中,他驍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土兵奪關斬將,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燬西夏糧草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並指揮士兵在戰略要地橋子谷修城,築招安、豐林、新寨、大郎諸堡,“皆扼賊要害”。他每戰披頭散髮,戴銅面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在4年時間裡,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衝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

5、于成龍

于成龍,字北溟,號于山,清山西永寧州(分離石縣)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終年67歲,諡“清端”、贈太子太保。于成龍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副員,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帝讚譽,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朝野。

以上只是歷史名人中很少的一部分,歡迎大家補充和交流!


雨落青衫91


武則天已經有答主說過啦,那我來介紹一下賀昌。

賀昌,山西省離石縣柳林鎮(今屬柳林縣)人。山西省早期青年運動、工人運動的卓越領導人,中共早期的高級黨務工作者,紅軍高級指揮員和政治工作者,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政治委員、第3軍團政治部主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等職。被選為中共第五、第六屆(三中全會增補)中央委員,第一、三、四屆團中央執行委員。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贛南堅持游擊戰爭,任中央軍區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率部向粵贛邊突圍,10日於江西會昌河畔遭國民黨軍伏擊,與時任贛南省委書記阮嘯仙等人一起壯烈犧牲。

要說家喻戶曉,可能也確實算不上,但是作為一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我想我們應該瞭解他們的歷史和智慧。

1919年五四反帝愛國運動波及到呂梁山區的離石時,年僅13歲的賀昌立即投身於反帝愛國運動的洪流中,和學校進步師生一起組織罷課,聲援北京等地的學生運動。

中央蘇區軍事鬥爭的實踐,使賀昌一步步成長為出色的紅軍高級將領和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1934年1月22日,他出席在江西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

1935年2月上旬末,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中央軍區機關人員和紅二十四師餘部,分頭離開井塘村,往福建長汀和於南禾豐(今江西于都縣禾豐鎮)轉移。中央政府教育部長瞿秋白、臨時法庭主席何叔衡,各以多病之身和年邁之軀參與轉移,不幸被敵包圍,瞿秋白被俘後被害,何叔衡投崖自盡,壯烈殉職。賀昌隨項英、陳毅雖然安全到達禾豐地區,形勢卻一日壞似一日。他們被敵人包圍壓縮在於南狹小地帶,隨時都有被消滅的危險。2月下旬,中央分局決定,立即按照游擊戰爭的具體要求,組織被困機關及部隊陸續離開于都南部,分路突圍,紅二十四師第七十一團向湘南、第七十二團的大部分向閩粵贛邊開展游擊戰爭。賀昌與項英、陳毅等由第七十團擔任掩護,從禾豐轉移到上坪山區。3月上旬,送走各路突圍部隊後,賀昌與項英、陳毅等領導同志身邊僅有紅二十四師第七十團和中央軍區直屬隊擔負掩護任務。突圍的目標是穿過會昌封鎖線,越過會昌的天門嶂山脈,向福建長汀西南山區轉移。3月9日,紅七十團番號撤銷,全團官兵與中央軍區直屬隊編為4個大隊。下午3時,賀昌冒雨在山上一間老百姓的破爛香菇棚裡,為4個大隊的指揮員佈置了突圍任務,並作突圍前的最後動員。他拖著重傷的右腿,慢慢把它擱到長櫈上,鎮定而又堅毅地對大家說:“同志們,主力紅軍已經勝利地進入貴州的第二個大城市遵義,並在那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批評了中央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錯誤,並給了我們今後鬥爭的指示。現在,我們是在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彈缺糧缺,特別在這深山之中,孤軍作戰,形勢是嚴重的。為了更好地開展游擊戰爭,我們必須突破敵人的包圍……。這是考驗每個共產黨員,尤其是紅軍幹部對人民忠心的時候,也是考驗每個同志對共產主義事業忠心的時候。為了保衛蘇維埃,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我們要以百倍的決心和勇氣,同敵人戰鬥到底,直到流盡我們的最後一滴血。”就在突圍動員的當天,賀昌要炊事員把他那匹黑騾子殺了,煮給已經3天沒有吃上一頓飯的同志們吃。[1] 3月9日下午3時許,突圍開始。由於項英堅持要把發往中共中央的電報發出去,一直拖到下午4時,賀昌不得不帶領一個營的人先走。陳毅叮囑他:“你無論如何要過會昌河,你先過河掩護我們。我和項英同志在最後一批。”並交待他過會昌河很危險,要小心。  次日凌晨,會昌河那邊傳來槍聲,陳毅很為賀昌擔心。而不幸的事終於發生:敵人發現突圍轉移到會昌與福建交界的賀昌及其所部後,隨即重兵合圍,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突圍中,賀昌雖身負重傷,但仍以非凡的毅力和必勝的信念,身先士卒,率部分戰士衝出了重圍。當他與戰士們轉移到會昌天門嶂山區歸莊村時,再次負傷,並重新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時大部分戰士英勇犧牲,重傷在身的賀昌寧死不當俘虜,在敵人向他撲來之際,高呼 “紅軍萬歲”,舉槍射向自己的胸膛,為人民革命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實現了他自己的誓言。時年,賀昌29歲。當天下午,陳毅驚聞凶訊,頓足不已。在這次突圍行動中,像賀昌一樣為革命壯烈自我犧牲的,還有他的親密戰友李翔梧。

呂梁本地通


呂梁市地處山西省中部西側,因呂梁山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全市面積2.1萬平方公里,人口387萬,全市下轄1區:離石區,10縣:交城、文水、興縣、嵐縣、臨縣、方山、柳林、中陽、交口、石樓,代管2縣級市:孝義市、汾陽市。

呂梁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

武士彠(577-635年),幷州文水(今山西呂梁文水縣)人,唐朝開國功臣,武則天之父。

一代女皇武則天(624年-705年),幷州文水(今山西呂梁文水縣)人,我國曆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

北宋大臣趙昌言(944年—1009年),汾州孝義(今山西呂梁孝義市)人。

北宋狀元王嗣宗(944年-1021年),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宋太祖開寶八年(975)狀元。

北宋名將狄青(1008年-1057年),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

元初大臣張德輝(1195年-1275年),冀寧路交城縣人(今山西省交城縣),金代供職御史臺衙門,元代歷任宣撫使、參議中書省事。

元朝第一廉吏呂蒙甫,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

元朝狀元張益(1300年-1368年),今山西呂梁孝義市人,元泰定元年(1324年)中狀元。

明代廉吏趙訥,汾州孝義縣(今山西呂梁孝義市),嘉靖二十四年(1535年)中進士,歷任刑部主事、戶部主事、四川保寧府知府。趙訥為官清廉,秉性儉約。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1617年-1684年),山西永寧州(今山西呂梁市方山縣)人。

張旺(1649年-1722年),太原府興縣(今山西呂梁臨縣)人,歷任澎湖副總兵、澎湖水師協副將、江南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廣西提督等職。

孫嘉淦(1683年-1753年),山西太原府興縣(今山西呂梁市興縣)人,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吏部尚書,以敢言直諫而出名。

康紹鏞(1770年-1834年),山西省太原府興縣(今山西呂梁市興縣)人,嘉慶四年(1799年)中進士,歷任兵部員外郎、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撫、廣東巡撫、湖南巡撫。

革命先烈劉胡蘭(1932年-1947年),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5歲英勇就義後,毛主席專門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華國鋒(1921年-2008年),原名蘇鑄,山西交城人,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

馬烽(1922年-2004年),山西呂梁孝義市人,著名作家、編劇。代表作有《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玉龍村紀事》、《太陽剛剛出山》、《劉胡蘭傳》等。


林慮散人


從磧口古鎮去往北武當山的途中路遇一處正修復中的大院,大院帶有典型的呂梁風格,院子很大,北邊一排長長的窯洞式磚屋,西邊是一棟三層小樓房,進得院門向施工中的工人打聽,原來這裡正是于成龍的故居。于成龍(1616-1684)字北溟,號子山,呂梁市方山縣北武當鎮來堡村人,諡清端,贈太子太保。于成龍少年即有大志,自幼過著耕讀生活,受到過較正規的儒家思想教育。清順治十八年(1661)四十五歲時離家出仕,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以卓著政績和廉潔刻苦被康熙帝稱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擅長書法,詩詞亦工。他的著述、奏稿等先後由其門人和孫於準輯成《于山奏牘》七卷附錄一卷和《端公政書》八卷行世。此外于成龍任職直隸和兩江期間,曾組織編寫了他《畿輔通志》四十六卷、《江南通志》五十四卷,對整理和保存當地政治、經濟、文化資料做出了貢獻。近年隨著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熱播,其家鄉故居已得到逐步恢復。







冰雪詩社


呂梁的名人有許多,我的老鄉華國鋒,毛主席去世以後,是華主席粉碎的四人幫。毛主席紀念館是華國鋒主持修建的,紀念館的門匾就是華國鋒寫的,以後去了北京毛主席紀念館可以特別注意一下。華國鋒去世後,骨灰從八寶山回到了交城卦山,呂梁英雄紀念廣場,交城人民叫“華陵”。

演員成泰生也是呂梁交城的,前段時間的《于成龍》特別火🔥。

中國第六代導演賈樟柯是呂梁汾陽的,他的電影每一部都深入人心,震撼至極。有好多電影在中國是禁播的,但是在國外獲得了許多大獎,前段時間在平遙舉辦了第一屆平遙國際電影節,特別棒!

《三峽好人》主演韓三明,也是呂梁汾陽人,是賈樟柯導演的表弟,是一位國際影帝。現在是演員鑑製片人。


飛哥炸串


呂梁自古至今都是英雄輩出之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大唐中興之主郭子儀,北宋第一名將狄青,還有大清王朝時期,百姓心中的好官員于成龍,他們都是呂梁人。

武則天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而且她在位的時候,國家比較清平,百姓安居樂業,經濟,政治文化都有進一步的提高,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可以說武則天統治的這一時期,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武則天在當皇帝期間,她的功勞遠遠大於她的過錯。雖然她有篡奪李家王朝的嫌疑,但是,最終她對於李家王朝來說還是不錯的。畢竟她把皇位又傳給了李家的後人。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有爭議的一個皇帝,但是,作為一個女流之輩,能做到她那種水平的,也著實不易了。

武則天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有作為的一個皇帝。

郭子儀

郭子儀是唐朝少有的軍事奇才,對於大唐帝國來說,他有再造大唐之恩。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的晚年,國家發生了安史之亂,那時候大部分國土都落入到了叛軍之手。國家距離滅亡,也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就是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郭子儀和李光弼擁立了唐玄宗的兒子太子李亨為皇帝。

李亨就是唐肅宗,郭子儀和李光弼就是在唐肅宗的帶領下,把叛軍一步一步的給消滅掉的。

正是因為郭子儀平叛賊軍有功,所以,在大唐的江山穩定之後,皇帝為了獎賞郭子儀,也把他給列入到了凌煙閣。

大唐時期能夠名列凌煙閣,才是文臣武將最大的榮耀。

狄青

都說北宋無名將,也許狄青是碩果僅存的一個。

狄青是從一個小小士兵,一步一步靠著自己的戰功,晉升到大將軍之職的。

在狄青貧困的時候,他因為犯法臉上被刺了字。到了他當上將軍之後,有人就提議他,把臉上的刺青給弄掉。

畢竟帶著這種特殊的標記,是一件不體面的事情

但是,狄青告訴他們,我臉上帶著的刺字,就是我的榮耀。我要告訴眾位兄弟們,只要你們立有戰功,只要你們在戰場上拼死殺敵,你們就會想我一樣脫穎而出,封將拜相的。

最後狄青帶著大宋的士兵,平叛了西夏的戰亂,為大宋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樣的狄青,放眼這個中國歷史,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將才。

于成龍

于成龍是清初康熙朝的一名官員,他在擔任地方父母官的時候,保證地方百姓安居樂業,解決百姓矛盾,大力恢復生產了,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他為官20載,有三次被選舉為“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的愛戴,被康熙帝讚譽為“清官第一”。

你還知道哪些是呂梁的官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