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刘备临死之前,看透一人,重用两人!一人名留青史,一人遗臭万年

说到蜀汉先主刘备,很多人会觉得他是一个虚伪的伪君子。不过,在我这里,我反倒认为他是一个热血之主,一生忠义。为何这样说呢?当年,刘备与关羽张飞相识于闹市,后来刘备当有权有势之后,仍然不忘当年的兄弟。在关羽死后,刘备执意为其兴兵伐吴,足可见,刘备确实是重义气之人。

刘备临死之前,看透一人,重用两人!一人名留青史,一人遗臭万年

正因为刘备,一意孤行,最终却中了东吴陆逊的火攻之计,被打败于夷陵。刘备此举,虽然成就了小义,但却是输了大义(国贼不分),刘备纵横沙场数十年,自然阅人无数。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于白帝城,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在白帝城托孤,将兴复汉室之大任全部交于丞相诸葛亮。不仅如此,他此时还看透一人,这个人是谁呢?其实这个问题对于热爱三国历史的朋友来说,根本算不上是一个问题。此人便是马谡,在刘备临终之前,曾经向诸葛亮说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这样的点晴之语。

刘备临死之前,看透一人,重用两人!一人名留青史,一人遗臭万年

刘备当时,说出马谡不可大用,或许诸葛亮并没有太多留意,不过从日后,马谡失街亭来看,的确是一个不可大用之人!这也应证了刘备当时之言,可见刘备识人之眼光独到!

除了看透马谡之外,刘备还重用了两人,其中,一人名留青史,一人遗臭万年!刘备到底重用了谁呢?这个问题很显然了,自然是神机妙算的军师诸葛亮,这里便不再赘述,(参考白帝城托孤典故),刘备死后,诸葛亮肩负讨贼之大任,数次北伐曹魏,虽然取得不小收获,但最终因为积劳成疾而病逝于军营之中,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可以说是名留青史之中。

刘备临死之前,看透一人,重用两人!一人名留青史,一人遗臭万年

其实除了诸葛亮被刘备重用之外,他还重用了一人,这个人便是李严,刘备临死之前李严被提拔为“中都护”,刘备的意思是让李严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以求日后能够兴复汉室,这原本上没错!只不过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时,也就是公元231年,在蜀军战势大好的情况之下,此时李严负责押运粮草,他却迟迟延误押运日期,粮草一直没有送到前线,最终还让诸葛亮退军回蜀,孔明无奈回军,回到蜀中查明原委之后诸葛亮便将李严废为庶民,倘若不看刘备托孤之面,李严早已被斩!李严,也因为延误军机,而遗臭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