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滴滴空姐遇害事件,反應了整個網約車行業發展的畸形!

5月5日的空姐遇害事件,將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行業推向了風口浪尖。雖然溺亡兇手已經被找到,但是這並不是這件事情的結束,它將引發人們對於人性、網約車規則、平臺服務等多方面的思考。

在中國,網約車滴滴一家獨大,但這不意味著滴滴不需要繼續擴充自己的業務。專車、快車、出租車、代駕、網約車、租車、二手車等等,企業發展最令資方滿意的方式就是不斷的進行業務擴張,如同現在的滴滴尚未將汽車領域的每一個單項壟斷,其又抓緊時間在共享單車與外賣領域進行業務擴張。

滴滴空姐遇害事件,反應了整個網約車行業發展的畸形!

之前,電商之家曾經介紹過滴滴順風車業務增長最快的時候是每天增長100萬使用次數,現在使用滴滴業務的用戶更是用“億級”來衡量。有人說:如此龐大的使用次數,難免會產生一些事件,不能因為這一次事件而否定了滴滴的貢獻。

這件事確實是個別事件,但不可否認的是,相關法律對於網約車的規範還不夠完善,網約車平臺的自律能力有限。一但監管的力度放鬆,類似的事件將可能大量的出現。僅談這一次的空姐遇害事件,其網約車司機就有可能存在非法營運。

滴滴空姐遇害事件,反應了整個網約車行業發展的畸形!

順風車相較於其它業務,對司機的駕駛年齡和駕照要求比較鬆懈,而且平臺審核也比較鬆懈,即使是其它業務也存在審核不嚴苛的情況。這是因為,司機的存量是一定的,網約車平臺對於司機的需求確實無限的,平臺想要擴大或者維持壟斷地位,當然就需要增加平臺司機的註冊量。

壟斷之下的滴滴,雖然將用戶服務作為發展的要點,但卻不是重點,從坊間對於滴滴的評價就可以看出:滴滴是一個大平臺,但卻不是一個偉大的平臺。不斷的在流量與估值上進行“盤算”,卻忽略了網約車發展的本質需要以客戶服務為根本。

滴滴空姐遇害事件,反應了整個網約車行業發展的畸形!

4月28日,滴滴投資人遭到滴滴快車司機的毆打,導致左眼軟組織塌陷。這件事更多的被大家當做茶餘飯後的“笑談”。但是電商之家因為對互聯網領域的研究而得知:這件事絕對不是個例,只是事件參與方的特殊性而被媒體大量的報道才被知曉,殊不知這已然為如今的空姐遇害案提供下了犯罪的空間。

5月5日,肇慶一乘客遭遇滴滴司機的持刀威脅;晚上,就發生了這起震驚全國的空姐遇害案。電商之家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來臨的速度竟會如此的快,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件事將會加快網約車的規範速度,相關的政策將會愈加嚴格。

滴滴空姐遇害事件,反應了整個網約車行業發展的畸形!

資方綁架了企業管理者,一些“顯而易見”的運營理念有時間也很難去實現。如同共享單車的創始人戴威、胡瑋煒一樣,從一開始的“不忘初心”,到後來的無可奈何,其運作的方式活生生地詮釋了資本的恐怖。

都說滴滴同時受到了騰訊與阿里兩家互聯網企業的寵愛,他可能在發展的時候更有自主性。但如今的事實表明並非如此,資本是逐利的,企業家是有自己的理想,但也有自己的逐利的理想,這會讓網約車平臺逐漸的走向迷失。目前來看,能夠限制網約車發展偏離正軌的最有效途徑,還是細化的政策,雖然這會限制企業的發展,但卻是限制資本最見效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