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古人说的“差不多”,究竟是差多少?看看例子你还敢说吗

差不多,究竟是差多少?有这样两则史料颇耐人寻味。一则见于《史记·陈涉世家》,是关于中国历史第一个揭竿而起的农民造反英雄陈胜、吴广的,简录于下: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古人说的“差不多”,究竟是差多少?看看例子你还敢说吗

另一则见于《旧唐书·刘弘基传》,是关于唐初名将刘弘基的,简录于下:

大业末,(刘弘基)尝从炀帝征辽东,家贫不能自致,行至汾阴,度已后期当斩,计无所出,遂与同旅屠牛,潜讽吏捕之,系于县狱,岁余,竟以赎论。

从这两则史料不难看出:

1、陈胜、吴广被秦政府征兵去守卫渔阳。他们一行人到达大泽乡的时候,正赶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因此耽误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耽误行程不能准时到达指定地点,是要被杀头的。而刘弘基也是被政府征兵,跟随隋炀帝征讨辽东,因为家贫不能装备自己跟上队伍。按照隋朝的法律,耽误行程不能到指定地点集合,也是要被杀头的。

2、无论去守卫渔阳,还是出征辽东,这样的兵役(徭役的一种)并非出于他们的自愿,应该是政府强行的摊派。对此,他们应该是心存抵触的。陈胜说:“天下苦秦久矣。”就是他们对于这些力役、兵役等等徭役带给老百姓的的苦难所表现的深恶痛绝的不满情绪的流露。刘弘基虽然“不敢言而敢怒”,但最后走上了与隋政府决裂的道路,也说明了这一点。

古人说的“差不多”,究竟是差多少?看看例子你还敢说吗

3、陈胜、吴广因为天下大雨道路不通受阻,刘弘基因为家贫不能装备自己跟上队伍。从外部因素看,是客观环境导致他们都不能如期到达指定地点,他们都面临着相同的进退两难的境遇,这似乎是他们命中注定的一劫,对此,他们只能面对而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

4、他们不能“进”,进,等待他们的是“失期”被杀的惩罚;他们又不能“退”,退,意味着逃跑,而逃跑的后果也同样是死路一条,对这样进退两难的后果,他们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5、要躲过这一劫,要求得生存,他们只能选择第三条路,他们最终也确实都选择了第三条路:陈胜、吴广是“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刘弘基是“与同旅屠牛,潜讽吏捕之”。 尽管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同,但无论对于陈胜、吴广,还是对于刘弘基而言,这样主动去惹火烧身,显然是迫不得已,被逼出来的,承担的风险和不可预知性都在孤注一掷中。

然而,在如此“差不多”的遭遇中,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与秦政府公开宣战,最后成为造反英雄,称王立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刘弘基却委曲求全,曲径通幽,最后依附并追随李渊起兵,为李唐江山的建立和巩固作出杰出贡献,成为名上凌烟阁的唐初二十四功臣之一。差在哪儿呢?我的理解,除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不同外,有两点自身因素的差异至关重要:

一是出身。陈胜、吴广出身微贱,他们虽是是庄稼人,却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靠给人家耕地养家糊口。贫穷的程度可想而知。周立波的小说《暴风骤雨》里有个人物叫赵光腚,穷的两口子穿一条裤子。我想,陈胜、吴广可能穷的就像那个赵光腚吧?读中国历史,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记载,在朝政昏暗、社会动荡的年代,往往一夜之间,盗贼满山。这种现象看起来很奇怪,其实,说奇怪一点都不奇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个人吃不饱,穿不暖,穷的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不和命运争一把,光脚的还怕穿鞋的吗?苏秦有一句话说的很有意思,大意是:假如我有两倾土地耕种,我就会很满足了,怎么可能离家在外去漂泊奋斗当上六国的宰相呢?苏秦的话,我以为表达的也是陈胜、吴广的心理。和陈胜、吴广不同,刘弘基出身官宦家庭,属于地地道道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曾做过刺史,借父亲的光,靠门荫他做过一个右勋侍的小官。因为他不事产业,后来家道中落,也穷了下来。这样的出身以及他所受的家庭教育,决定了他不可能像陈胜、吴广那样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公开向朝廷叫板;朝廷对他来说是有恩的,那样做,他自己似乎都感到理亏,如果说陈胜、吴广“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是为了以此挑起众怒,为造反创造条件,那么刘弘基“与同旅屠牛,潜讽吏捕之”,则纯是为了躲过眼前的一劫,说白了就是为了保命,他的血液里流淌的更多的是顺从而非叛逆,这一点,在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潜移默化的了。

二是理想。理想是一个人一生奋斗的原动力,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陈胜曾说过三句非常著名的话:第一句是“苟富贵,无相忘”;第二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第三句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三句话就是他人生理想的表露。作为一个庄稼人,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能有这样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志,确实很了不起。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想的激励,陈胜、吴广才做出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的大计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社会能给他们提供一条更自由、更公正、更稳妥的走向王侯将相——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陈胜、吴广还会去冒这样的风险吗?我以为,绝对不会,也没那个必要。他们之所以冒这样的风险,因为对他们而言,实现理想的路舍此而别无选择。那么,刘弘基的理想又是什么呢?刘弘基是一个“少落拓,交通轻侠,不事家产”的人,也就是说放荡不羁,喜欢和侠士们交往。他后来和李渊、李世民结交,认为他俩气度不凡,进而倾心追随,直至后来成为李渊推翻隋王朝的骨干。他的遭遇尽管和陈胜、吴广“差不多”,却终于没有像陈胜、吴广那样成为打江山的领袖人物,只是做了一名“配角”,这不仅是由他的出身决定的,更与他的人生理想、追求大有关联。

所谓的“差不多”,其实就是差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