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这张草书有什么毛病?

胡涂山人


这是一幅草书作品,写的是一首古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整体上看,写的还是很好的,用笔比较大胆,字势开张,很有气势,草法处理的基本是可以的,没有大的问题,总体风格有一点接近王羲之的《十七帖》,既然作者让直说有什么毛病,我就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风格上

从风格上看,这幅作品貌似一幅狂草作品,但是它里面所使用的草书字体却不是狂草的写法,而是小草的写法,作者只是把小草写大了,并称不上是大草,或者说是狂草,狂草自有其用笔和结字的方法,要想写出狂草的感觉,还是要学习狂草作品比如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传》、王铎的《唐诗十首》等等狂草书的经典作品。

从王羲之的《十七帖》和唐代孙过庭的《书谱》里可以略知草法,作为草书的入门,真正要想写狂草还是要学习上述的狂草书名家经典。

2、用笔上

从用笔上看,作者的用笔貌似很有力度,但笔下却缺少沉着的感觉,用笔太过于浮华,大部分笔画都是一带而过,没有能够留得住笔,草书虽然草,但是不了草,也并不一定非要写的飞快,用笔之道,首在沉着,能留得住笔才能驾驭的了毛笔。

这个道理就像开车,在笔直的道路上直线行驶,一般人都没有问题,握着方向盘踩油门就是了,难的是慢下来,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之中缓慢行驶,这才是考验技术和心理的时候,要学会开车,首先要能够开慢车。

书法也一样,要能够慢下来,在慢速书写中也能写出笔画的力度来,写快的时候才不至于浮华,才能留的住笔,要是连慢速用笔都写不好,那写快肯定也是写不好的。

3、笔势上

另外,笔势上也太过于统一,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刷,要学会在慢速中寻求变化。

作者笔性很好,建议再加强临帖的练习。


不二斋


第一,说过多次了,用了四枚章是不对的,建议多读大师们的作品。

第二,在章法上有浓墨淡墨的对比,很好。整幅作品上半部淡一些,下半部浓一些。节奏感强,有疏密的对比。


第三,用笔圆润刚劲,起笔多藏锋,收笔多放锋。

第四,缺点是草书草法书写不正确,应该下狠功夫就去学习草书。


水电工老路书法


这幅草书相当有水平,笔法娴熟,结体规范。书写性强,很流畅!书者写的是王维山居秋暝一节,节凑感略显单调,另外现代痕迹太多,缺点古意和书卷气。从笔法看,似是广东名家王建强的作品,我与建强老弟有过多次交流,总是为其才情折服,曾让他写写怀素和黄山谷的东西,可惜从作品中看不出有染。这是没办法的事,书为心画,草书写的是个人性情,现附上本人临《自叙帖》一节,请书友鉴别一下本人观点是否有道理?



行者无疆146614247


此幅毛笔习作用笔大胆、熟练,不拘小节,一气呵成。“开”字字眼的设置也较为可观。不足之处说两点(主要缺陷),供参考:


1、通篇除了“独自开”、“来”等少数字以外,大部分字比较拘束,没有写开,所以也就没有展现字形之美,典型的如左边一行的上半部分;


2、用笔形成一种惯性,呈现一种程式化的状态,典型的如“墙”、“数枝梅”、“凌”、“来”等字的最后拐角向下收笔,缺少一种变化。建议尽量丰富草书的笔法语言。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以下所有的观点,囿于本人的认识水平,观点定有偏颇,仅供参考。

个人认为,一幅好的作品,要经得住远、中、近三个距离的推敲。

远距离观看,谋篇布局要有章法,大的疏密关系要掌控得当。

中距离观看,行列之间的大势要统一,避让要巧妙,用墨要有变化,干湿相间,浓淡相宜。

近距离观看,结字得法的基础上贵在求变。字与字之间的开合承让,笔画之间的转折连带,要在保证不离大势的基础上,力求生动。

这幅作品在几个方面都有待提升。通篇重复太多,尤其是第一列,几乎是一个声音不断重复,缺乏韵律,就少了美感。而大的竖列风格却又不够统一,一二三列各自为政。用墨上缺乏的也是变化,一枯到底,笔法墨法均显单调。

建议平时多读贴,有时候没有条件临帖的时候也可以读贴,其中的好处可以慢慢体会。

个人体会,临帖更多的是对结字笔画有帮助,读贴对笔意笔势墨法章法的学习更有助益。临帖重在学,读贴重在悟。



聚击手


简单回答一下:

先说好的,

1.‘开’‘来’‘知’几个字写的真是好,有笔力,功力,字体一气呵成且笔法精准,明显看出书者单独对一些字的娴熟成度和理解。

2.书法劲透,书者有一定的笔法,功力。

再说说不好的,

1.草书基础差,太多草字书写不规范。

2.布局差,无章法。

3.无连贯性,行楷的结字写行草,四不像。

4.起笔结笔都是问题,就不一一作表了。

个人刚刚用水笔瞎划的虞美人诗段:




公子不胜衣


评价一个人的作品最好把自己的作品贴出来亮亮。这是对人家最起码的礼貌。因为在书法里有许多东西说说是很容易的,做起来比登天还难。有许多人说的是头头是道你叫他写却写不出来。所以我看了这个问题,我没有回答。是怕自己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书法这个东西只有体会的越深才能感悟的越深。看着是简单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不是邀请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的。大言不惭呀!


这幅作品写的非常不错,这是我的真心话,不是客套话。虽然有几处没有处理好。情有可原,因为是自创的作品,布局与构思肯定不是很完美。所以我说情有可原。哪里处理的不好,我想作者比我更清楚。我就不说了。因为我的作品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好,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明明知道那里没写好,但是我的功力只有这么高。我的脑子里也知道怎么写,但是我的手却依然表达不出来。这就是你的功力还没达到那个高度。我们还要继续苦练基本功。

我说过基本功是书法的死穴。没有基本功你无论脑子里怎么想的都没有用。我自己都感到基本功没到位,更不要说别人了。基本功对于书法来说是多么重要呀!我深有体会。愿我与作者与大家共勉。喜欢就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传承文化继承传统


这不是书法,是一张写的字。

字与书法截然不同,书法属于艺术范畴。

书法艺术的美在笔法、字法、墨法章法。

我们用这基础的四个标准来衡量一下这种字就知道了。首先看看每个字的起笔是否变化,变化有下笔方向,粗细,方圆顺逆等。

看看字法变化,是不是有为章法布局而随之改变了自己空白,字与字大小错落正斜高矮胖瘦有什么变化,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行与行的距离有没有对比。


墨法有没有浓淡干湿的变化,这张字有但都是枯笔的话就行不成明显的对比。

最后看章法,分量的平衡,对比中的平衡。


紫血云袍


不绕圈子,我直接说缺陷吧。

第一是快了。第二是整体缺乏层次。第三是笔法单一。
虽然草贵流而畅,但需要节点制约,才能产生韵律。单纯的快,就会很生硬。给观者的印象是刚猛有余而韵逸不足。骨力偏多,则遒丽受损。便如枯枝无叶,巨石挡路。


(张旭古诗四首局部)

草书之难,在于全局的层次构思。轻重缓急,承接映带,顿如山安,导如泉注。如惊蛇入草,似鹤游云天。虽然作品中的“開、来”有意的写大,但观感上仍然是通篇大小差不多。原因便是你的笔画的轻重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一路按着笔写,提不起笔来。
(张芝冠军帖)


提不起笔来,是笔法单一的一大缺陷。轻如蝉翼,重如崩云。纤如发丝,浓如泼墨。靠的是提按的变化。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奇怪怎么生?提按变化才能生。只有按没有提,毛笔变成了硬笔,笔画怎能产生变化?

直言冒犯,蛮撞之处,多多海涵!


子衿书法


草书的欣赏并不容易,很多出色的草书作品甚至经常被误读为丑书。对于同样一幅草书艺术作品,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素养,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悟性,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标准。

尽管如此,草书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审美标准可以总结的。有人归纳为四条:气韵,选材,墨色,装背;也有人归纳为六条:形体、魄力、意态、流派、才学、气象。但是一般书家欣赏草书都习惯从五个方面去品味:线条、结构、章法、墨韵和意境。

对于一般书法爱好者来说,欣赏草书首先就是盯着作品的线条,似乎这也是草书魅力最直接的展示。古今研习草书者反复强调正确“运笔”,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使书法线条显示力,富于弹性。草书如若粗细一致而无节奏的线条是不能给人以美感的,所谓抑扬顿挫,提按起伏,满纸云烟,虽寂然无声,却有音乐的旋律,这恰恰是草书艺术备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草书的结构,简单地说,就是既合乎平衡对称,各部份对比照应;又有长短、大小、阔狭、疏密、横直……种种富有新意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

章法不难理解,也就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是否疏密得当,大小相宜。一幅章法讲究的草书作品,则能表现顾盼有情、精神飞动、全章贯气的艺术效果。

墨韵即整行、全篇墨色之浓淡、轻重、枯润、明暗、薄厚、清浊等不宜完全一样。

最难体现的应该是草书的意境美,也就是草书作品在精神、审美、风格,及对欣赏者产生的感染力的艺术境界。当然,作者和欣赏着的艺术涵养以及人生际遇的不同都有可能影响到欣赏的结果。欣赏草书作品简单来说就是这些方面,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