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何摩訶婆羅多沒有傳入古代中國?

SFNBN


《摩訶婆羅多》作為印度古代文化的精品,不但在古代中國沒有人去翻譯引進,就是到了近代,翻譯得也很不全,完整的譯本,一直要到2003年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們集體完成,為什麼會這樣呢?



實際上,中國人很早就知道了印度的這部有名的史詩,佛教徒在講經的時候,已經告訴人們印度有這部史詩,公元400年左右的著名高僧鳩摩羅什就在經論中說印度:

時聚落中多諸婆羅門,有親近者為聚落主說《羅摩延書》,又《婆羅他書》,說陣戰死者,命終生天。投火死者,亦生天上。又說天下種種快樂,辭章巧妙。

這裡提到的《羅摩延書》即另一部史詩《羅摩衍那》,《婆羅他書》就是《摩訶婆羅多》。所以中國人在1600多年前就已經知道了這兩部史詩,但為什麼一進沒人去翻譯呢?

其實原因也很好理解,從鳩摩羅什的話中可以看到,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梵文經典的翻譯主要是由當時的佛教徒來推動的,佛教徒進行梵文翻譯的動力在於傳播佛法,佛經數量之龐大,翻譯佛經都還來不及,哪有功夫去翻譯別的東西,何況《摩訶婆羅多》可以說是世界部頭最長的史詩,共計10萬頌,數量是西方史詩經典荷馬史詩的8倍,現代漢文譯本高達500萬字,這麼大的工程量,佛教徒也翻譯不過來。


何況《摩訶婆羅多》這些史詩的內容跟佛教宣揚的道理還格格不入的史詩呢!要知道《摩訶婆羅多》等史詩,恰恰是佛教批評的古印度傳統之一。以《摩訶婆羅多》為例,這部史詩主題就是“戰爭”,詩裡面描寫的是宏偉而奇麗的戰爭場面,宣揚的是戰爭中的英雄主義,史詩中很多魔幻式的戰爭,甚至到今天仍然是很多科幻電影借鑑的題材。給大家看一段史詩中戰爭場面的描述:

沙魯瓦乘坐無所不及的梭婆城,它是沙魯瓦的城市、旗艦、戰役指揮部。在梭婆城裡,他可以選擇飛到任何地方。換一種詞彙描述,把梭婆城描述成母船可能最恰當,沙魯瓦利用它向敵人發動攻擊。幸虧苾溼尼的英雄們同樣裝備強大,英雄始光(黒天之子)率領眾勇士和沙普瓦展開激烈的戰鬥。

這個沙魯瓦的梭婆城,像不像是把科幻片裡的宇宙飛船指揮控制中心搬到地球上來用了呢!宣揚戰爭的主題的史詩,自然不會入佛教高僧的法眼,也就自然不會去把這樣的史詩引進到中國來。



二是從鳩摩羅什的話中還可以看出,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摩訶婆羅多》是偉大的史詩,但在古代很長的時間裡卻不是一本“書”。因為它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存在的,是用於大眾宣講的,雖然他講的故事是發生在公元前600年以前的事,但直到大約一千年後的公元4世紀,這部史詩才寫成了“書”,然而由於篇幅浩大,直到19世紀以前,一直是以樺樹皮和貝葉傳抄,所以,古代中國人要想得到這部書,本身也不太容易。


只愛潘多拉


嚴格來說,《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不能說沒有傳入古代中國。以《羅摩衍那》為例,一方面,在公元初的幾個世紀內,它們從旁遮普和克什米爾出發經陸路傳入了西藏和新疆等地;另一方面,三國時吳國康僧會翻譯的《六度集經》、北魏吉迦夜等翻譯的《雜寶藏經》裡面分別有《羅摩衍那》的部分故事梗概;在敦煌石窟文獻中,保存著古藏文的《羅摩衍那》故事殘卷;在新疆發現的古代語言殘卷中,也有古于闐語和焉耆語(吐火羅語A或卡拉沙爾語)的《羅摩衍那》故事;而在受到藏文化影響的蒙古語文獻中,同樣有著多種《羅摩衍那》的故事梗概。

因此,或許只能說,《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沒有在古代中國得到(整體意義上的)翻譯。

1、《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沒有在古代中國得到翻譯的第一個原因是:這兩大史詩屬於印度婆羅門文化傳統,因此沒有進入歷代中外佛教高僧的翻譯範圍。用季羨林先生在《羅摩衍那》“中文版前言”中說的就是:

在中國歷史上,在一千多年的時間內,中國和尚和外國和尚翻譯了大量的佛經,其動力就是宣傳宗教,……。而在他們眼中《羅摩衍那》是不能幫助他們達到這個目的的。所以,雖然在佛典中有不少地方提到這一部史詩,卻沒有任何一個和尚想去翻譯它。

事實上,唐玄奘翻譯的《大毗婆沙論》卷第四十六里就提到了《羅摩衍那》:

如《羅摩衍拏書》有一萬二千頌,唯明二事:一明邏伐拏(即魔王羅波那)將私多(即羅摩的妻子悉多)去;二明邏摩(即羅摩)將私多還。

這裡所說的《羅摩衍拏書》就是《羅摩衍那》,在佛教高僧看來,用這麼多的篇幅就說了這樣簡簡單單的兩件事,就差點直接將“真無聊”三個字脫口而出了,所以,有關的翻譯工作佛教僧人肯定是不願意乾的,這不但是無用功,甚至有“資敵”的嫌疑。

2、《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沒有在古代中國得到翻譯第二個原因是:翻譯在技術上存在障礙。上面第一個原因只提到相關人士沒有人“想”去翻譯,現在我們假設有人想,但是,因為兩大史詩在很長的時間段只是通過口耳相傳,能夠記誦史詩的必定是婆羅門世家子弟,《羅摩衍那》約有24000頌(即輸洛迦,每頌2行,每行16個音節),而《摩訶婆羅多》有74000頌,此外還有一些非詩體的文字,篇幅大約相當於《羅摩衍那》的4倍。退一萬步存在想翻譯的翻譯者,這位翻譯者也大概率根本找不到能夠配合自己將兩大史詩背出來的合作者,翻譯工作沒有任何可操作性。

(《羅摩衍那》壁畫)

(《摩訶婆羅多》場景)

《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從口耳相傳變成抄本,是史詩成為善書的時代,當時抄寫的方式也是古代印度的各地使用不同的字母記錄,這種方式也使得抄本的識讀和進一步翻譯是比較困難的。

當然,需要進一步補充的是,在我國的很多地區有《羅摩衍那》留下的史詩和文獻痕跡——比如在我國傣族地區,有一個和《羅摩衍那》故事結構基本一致的史詩《蘭嘎西賀》,可以算是《羅摩衍那》的改寫本——其中間過渡的一個文獻來源是古代暹羅(泰國)史詩《拉瑪堅》;而在藏族地區,雄巴·曲旺扎巴創作於15世紀的《羅摩衍那頌讚》也是根據《羅摩衍那》進行再創作的。

因此,我們可以重申,兩大史詩實際上並非沒有傳入古代中國。

(《羅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形象和孫悟空形象的關聯性也是一家之言)


談古論金


《摩訶婆羅多》——偉大的婆羅多族的故事


《摩訶婆羅多》這本書可以稱得上是印度的百科全書,在印度的地位很高,被尊稱為“第五吠陀”。其包括了範圍太廣,記錄了從原始社會一直到國家社會時代。如此重要的一本書,正如問題所說,為什麼沒有傳入中國?


Δ漢譯本

其實這句話不嚴謹,只能說是沒有完整的書籍版本傳入中國,但是不代表中國人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這本書最在的漢譯名是《婆羅他叔書》,出自譯經大師鳩摩羅什之口:

為聚落主說《羅摩延書》,又《婆羅他書》。說陣戰死者命終生天,投火死者亦生天上。

而《羅摩延書》是印符的另一部史書《羅摩衍那》的漢名。而其中的“陣戰死者命終生天”是選自《婆羅他叔書》第十八篇。那為何被翻譯的印符典集多達成千上萬冊,偏偏沒有這本最重要的書?



內容太多

正如之前所介紹,《摩訶婆羅多》這本書是一本百科全書。所記載內容上到天文,下到地理,還有大量的神話傳說。在《格薩爾王》被發現之前,他是號稱最長的史詩。內容有10萬節,如今的漢譯本500萬字。而當時這些印度典集,主要翻譯者是佛教徒。佛教典集都來不及翻譯,所以也沒時間去碰這本書。

思想相悖

當時佛教的思想是和平,他們的佛經都是勸告別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摩訶婆羅多》這本書的時代背景是建立在印度列國的紛爭,是婆羅多族的兩個分支,為了爭奪王位而開展了一些列戰爭。雙方各有成敗,但是結果是兩者的士兵幾乎全部折戟戰場。屬於歷史悲劇,與佛教宣揚內容不符合。


Δ書籍插畫

成書問題

這本書成書記載時間太長,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所以成書時間比較晚,只是一直靠著口口相傳記錄下來。就算是有文字記載,也多是記載在樺樹皮與貝葉上。真正成書於公元前四世紀,到公元四世紀之間。如果當時中國想得到一本,真的比較難。

但是值得深究的是,文章所記載內容。除了關於印度正常內容記載外,還記載了大量科幻戰爭中,涉及到了太多超越時代的東西,比如飛行器、移動指揮所等等現代戰爭中的產物。


Δ後代插圖


主要是這本書宣傳的是戰爭題材,不被當時宣揚佛教的僧眾所認同。


史之策


經典為啥都不暢銷?

當代作家寫書都盼著大賣,最好暢銷不衰。

古人大概因為著作權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想法簡單一些。比如司馬遷耗盡一生寫出史記,不是想怎麼出版,而是要“藏之名山,傳之其人”。你不是“其人”,人家還不給你看呢!

題目中的摩訶波羅多是古代印度最偉大的史詩之一,但在古印度佛經被大量引入中國的時候,這個大史詩卻沒有趕上“風口”,暢銷起來。

事實上,直到2005年,這部被稱為“第五吠陀”神聖史詩才有了完整的中譯本,為啥這麼遲呢?

太長太多太雜

2005年,中國學者歷時17年才翻譯完成摩訶波羅多。

這部書共6卷,18篇,500多萬字。

這是什麼概念呢?

暢銷書哈利波特一共7部,不到300萬字。

摩訶波羅多快到人家兩倍了。

摩訶波羅多像是古代印度的大百科全書,宗教、哲學、歷史、政治、軍事、傳說、神話、寓言、習俗……無所不包。

它是公元前後數百年間印度知識分子的集體創作,集中了古代印度的思想精華,深邃難解,被學者稱為“印度叢莽”。

這麼長的篇幅、這麼難解的內容,不光中國不好翻譯,法國、美國的一些學者都嘗試著翻譯,但結果都無疾而終。

這部大書全世界只有三種文本。

不符合佛教主流價值觀

內容多,思想深,不好翻譯,只是很淺層次的一個原因。

看看佛經,乾隆版的大藏經就有1600多部,5600多萬字,是摩訶波羅多的10倍。

摩訶波羅多打不進古代中國的文化圈,主要原因還是在其內容方面。

摩訶波羅多書名意思是:偉大的婆羅多族的故事。

其背景類似春秋戰國,就是古代印度列國紛爭。故事的主線是婆羅多族的兩支力量為了爭奪王位繼承權,同室操戈,骨肉相殘,大打出手。

這部史詩的主要情節就是戰爭,而且怪力亂神,無奇不有,有點像《封神演義》。如今我們可以稱這類書是古典名著,但在古代,《封神演義》也只是不登大雅之堂、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英雄史詩,和佛教主流價值觀是相悖的。

承擔著文化交流使命的僧人們絕沒有動力將其引入中國。

而且,即使引入了中國,有沒有市場,也很難說。


飲水君


不知道,但大聖爺的形象似乎借鑑了哈努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