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朱元璋为什么让沐英及其子孙后代世代镇守云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麾下,曾经聚集着一群熠熠闪光的战将,可打下江山不久,这群功高盖世的大将陆续被杀害,有的甚至满门抄斩。但是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不仅得以善终,甚至子孙后代能够得以世袭爵位与军权。这名大将便是沐氏家族的创始人——沐英。

作为朱元璋的养子,大明的开国功勋,沐英征战的足迹几乎遍布明朝疆域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最后,他留守云南,封爵西平侯。云南沐氏两百余年风光家族史,由此发端。

朱元璋为什么让沐英及其子孙后代世代镇守云南?

公元1352年,江淮大地旱灾加蝗灾,百姓流离失所。一日,濠州城门口,来了一名8岁的小男孩,瘦骨嶙峋,衣衫褴褛,步履瞒跚,边前行边乞讨。只见城门口站着一些守城的士兵,他们头扎红巾,身佩刀矛,对进出的行人,一一盘问。当他们查到这个小乞丐时,居然和颜悦色,拍拍小乞丐的肩膀,让他进城讨饭去了。

进城不久,这个小乞丐遇到一个脸上稀疏地点缀着麻点的大脚夫人。她慈眉善目,问小乞丐叫什么名字,从哪儿来,多大岁数,等等,小乞丐口齿伶俐,一一作答。

原来这个小乞丐是安徽定远人,叫沐英,父母都是穷苦人,而且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相继去世,小乞丐成了孤儿。夫人听了,满脸同情,问小乞丐:“你愿意到我家去吗?我能保证,不会再让你满街乞讨的。”小乞丐满口答应。小乞丐跟着大脚夫人来到她家,原来是个军帐,她的丈夫是红巾起义军中的一名军官、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麻脸的大脚夫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马皇后。

当时,朱元璋还只是个镇抚,膝下无子,就认这个小乞丐为义子,从此改名朱英。

沐英自从成了“朱英”,就真的不用再讨饭了,朱元璋夫妇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请人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如何带兵打仗。

元末农民起义军发展迅速,自从首领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便成为起义军领袖。

公元1362年,年仅18岁的朱英担负起朱元璋军中侍卫的角色,成了保卫朱元璋安全的重要人物。随即,他又被朱元璋派往镇江、上饶、福建等地,所到之处,军纪严明,赏罚有度,在一系列重大战役中,表现出优异的军事指挥才能,大受朱元璋赏识。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又把“朱英”的名字改成了“沐英”——他知道,这个干儿子将来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朱元璋打下江山,坐上了皇帝宝座,沐英也被授镇国将军,参与大都督府事务。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解决问题明快,深得朱元璋器重。

朱元璋为什么让沐英及其子孙后代世代镇守云南?

公元1380年三月,沐英奉命北伐,对手是元朝屯驻在和林的主要力量——脱古思帖木儿带领的元军。“和林”的汉语意思是森林小道,这座城四周是山,易守难攻。

沐英带兵穿过大草原,靠近和林时,正是黑夜。沐英巧妙利用这一时机,兵分四路:一路包抄到后面;左右各一路,形成夹击态势;自己率领主力,直抵中路。当旭日爬上山头时,只听见四周群山上鼓号齐鸣,杀声震天,明军犹如天降的神兵,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将惊慌失措的元军一网打尽。 脱古思帖木儿不在城中,得以幸免,其余几名将领,全成瓮中之鳖。

北方的元军问题解决后,便是南方的云南、西藏问题,尤其是云南,梁王名义上依旧接受着元朝统治,实际上,内部是土酋段氏家族在管理着以大理为中心的云南。

朱元璋称帝之后,本想用和平方式解决云南问题,可连续两次派出的使史,均被土酋杀害,于是朱元璋决定用武力平定西南。

公元1381年九月,朱元璋派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和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30万大军出师平定云南。在平定西南的战役中,沐英在曲靖白石江之战建立了突出功勋。

在元军坚守对峙之时,沐英建议傅友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大雾布兵于江岸,又“整众鸣鼓”迷惑元兵,并派出善游者千人从上游先渡,“循山而出其阵后”。激战中,“英复纵铁骑捣其中坚,连斩数百人,出入其阵,敌众披靡,遂大败之”。在明军的连续进攻下,元梁王率众逃窜,最后在今梁王山麓投滇池自杀。

沐英平定云南以后,留下来镇守西南。其时,只剩下西南部的麓川、平缅一带,依旧被土著首领思伦发控制,思伦发的“杀手锏”,是世界上特有的“大象阵”——训练有素的大象,被用于战争。

公元1388年三月二十九日,一场亘古罕见的“大象战”,在云南定边展开。

战前,沐英分析认为,用人力与大象硬拼,显然会吃亏,因此,可以尝试先射杀大象。果不其然,火铳巨大的声响让敌方战象受惊,打乱叛军的阵脚。沐英下令三军夹击,最终斩首敌人三万余,俘获一万余人,擒获大象37头。定边一战后,滇西南基本平定。

虽然能征善战,但沐英却并非穷兵黩武之人。他一方面通过武力平息各地叛乱、加强军事布防来巩固明王朝及沐家在云南的统治权威,一方面恢复和发展云南的社会经济、文教事业。


沐英经营云南前后不过十年多,但云南从此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难怪朱元璋几乎对所有功臣都满腹疑虑,却独对沐英说:“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优!”不管朱元璋这句话是发自内心还是场面话,但对于自己的这位养子,朱元璋还是相当信任的。

自明代开国以来,朱元璋为了除掉可能威胁其皇位的开国功臣们,进行了长达十多年之久的政治谋杀,被卷进杀死的各色官吏多达5万人。到朱元璋死时,他所封的9个公爵、 54个侯爵除了没威胁的两三个人外,全部都在肉体上被消灭了。

沐英是极少数能够善终的开国功臣,并且世代镇守云南,这种待遇更是前所未有。

朱元璋为什么让沐英及其子孙后代世代镇守云南?

沐英的第十世孙沐教墓中曾出土一块类似“长命锁”一样的金牌,金牌正面正中写着“黔宁王遗记”五个空心大字,右边刻“此牌须用”等字;背面写着:“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这是沐英对后代的谆谆教诲。而他本人也正是凭着这样的谨小慎微,才能得到朱元璋的信任。

公元1392年六月十七日,朱元璋长子朱标去世,消息传来,沐英悲痛欲绝。朱标比沐英小11岁,生在军中的朱标,主要是“大哥哥”沐英带,手足情深,不言而喻。沐英悲号不止,吐血而亡,终年48岁。

朱元璋悲上加悲,为之辍朝,派人前往祭悼,称“使我无西南之忧者,英也”!当沐英的灵柩运抵应天时,朱元璋亲往迎接,并派遣宫中官员,负责安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而沐氏子孙则世代承袭,镇守云南,直至明朝末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