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四川省一個縣,總人口超4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省共轄1個副省級市、17個地級市,其中包括52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111個縣。其中,就旺蒼縣來說,人口超40萬,地處四川、陝西兩省交界處。旺蒼縣這一建制始於1945年,是四川省建縣相對較晚的縣。

四川省一個縣,總人口超4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首先,旺蒼縣為四川省廣元市的下轄縣。在地理位置上,旺蒼縣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米倉山南麓,東鄰巴中市南江縣,西接朝天區、利州區和昭化區,南與蒼溪縣毗鄰,北和陝西省的南鄭縣、寧強縣接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早在新石器時代,今旺蒼縣一帶就有先民在此活動。西周時,今旺蒼境域,東屬巴、西屬蜀,也即分屬巴國、蜀國這兩個諸侯國。春秋時期,今旺蒼縣一帶屬古蜀國。

四川省一個縣,總人口超4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到了戰國時期,秦國消滅蜀國,將該地區納入到秦國的疆域。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今旺蒼縣一帶屬蜀郡葭萌縣;西漢,屬益州廣漢郡葭萌縣。東漢,隸益州廣漢郡葭萌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今旺蒼縣一帶屬劉備建立的蜀漢。彼時,蜀漢設立梓潼郡漢壽縣,該地區屬之。西晉屬梁州梓潼郡晉壽縣;成(漢)、前秦,隸屬無改;東晉隸晉壽郡晉壽縣。隋朝時期,該地區分屬義城縣、嘉川縣。

四川省一個縣,總人口超4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在該地區設立胤山縣,治今東河鎮馮家壩。公元965年,北宋朝廷改胤山縣為平蜀縣。公元1070年,平蜀縣省入嘉川縣。元朝初期,依然設立了嘉川縣。不過,到了公元1277年,元朝省嘉川縣入綿谷縣,綿谷縣治今廣元市市中區嘉陵鎮,隸廣元路。由此,自隋朝到元朝這一歷史階段,今旺蒼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公元1371年,明朝設立廣元府,並設立嘉川縣,治今縣西嘉川鎮嘉川壩。不久之後,嘉川縣省入廣元縣。

四川省一個縣,總人口超4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最後,清朝這一歷史階段,今旺蒼縣一帶屬廣元縣這一建制。1945年,正式設立旺蒼縣。由此,旺蒼縣成為四川省建縣相對較晚的縣。針對旺蒼縣這一地名,因為“縣四面皆山,其中地勢平坦,宋江、黃洋水環繞其間,四時登眺,望之蒼然”,所以得名。1968年,旺蒼縣屬綿陽地區。1985年,旺蒼縣改隸廣元市。如今,旺蒼縣轄15個鎮、20個鄉、3個街道,總面積達2975.86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45.5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