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中國合夥人”王強現身華科:忘掉BAT才能超越他們

“中國合夥人”王強現身華科:忘掉BAT才能超越他們

5年前,電影《中國合夥人》在創業圈轟動不已。

“土鱉”成東青、“海龜”孟曉駿和“憤青”王陽,白手起家共同創辦新夢想英語培訓學校的故事。據說三位電影主人公的原型分別對應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強。

電影講到新夢想上市便結束了。而新東方成功上市之後,徐小平和王強於2011年創辦了天使投資基金真格基金,7年間投了600多個項目,其中,有聚美優品、世紀佳緣和蘭亭集勢等5家上市公司,還有小紅書、ofo、優客工場等14家獨角獸公司,資金管理規模從3000萬美元上升到了10億美元。

“我從來沒有研究過投資,迄今為止也沒有讀過一本與投資有關的書。”近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啟明學院,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王強這樣說道。

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王陽熱愛文學、喜歡讀書,最初的夢想是當個詩人。現實中的王強,也是一位“書痴”。在投資界半路出家的王強,有著怎樣的投資哲學呢?

獨角獸背後的共性:有熱情、有需求

“真正優秀的人,才能創造偉大的企業。”這是王強給出的答案,也是真格基金的投資哲學和價值觀。

所以,王強他們看中的往往是創業者自身,而不是商業模式。這種看人的能力不是哪本書能教會的,而是有賴於自己的經驗判斷。

那麼,什麼樣的人是靠譜的?

王強列舉了幾位真格基金投資的創業者故事。

“中國合夥人”王強現身華科:忘掉BAT才能超越他們

美菜網創始人劉傳軍,1982年生於山東沂蒙山區,碩士畢業之後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火星、月球等地表結構,參與過神州6號和7號飛船、嫦娥3號衛星以及探測火星的螢火一號衛星的研究。

雖然工作很有成就感,但劉傳軍總感覺沒意思,於是在2009年離職創業。劉傳軍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便將創業定在農業方向。彼時,互聯網呈蓬勃發展之勢,劉傳軍嘗試藉助互聯網向C端銷售高端農產品。不過,由於當時的消費習慣還不成熟,生鮮電商的發展之路並不順利。

為了“活”下去,劉傳軍將公司業務轉向剛剛興起的團購業務,創立了國內早期的團購網站之一——窩窩商城,後更名為窩窩團。窩窩團發展很快,到2011年時,單月銷售額就突破了1.8億元。

隨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做團購的企業超過了5000家,其中,不乏新浪、騰訊、人人網等大公司的加入,“千團大戰”全面爆發。

與此同時,本來生活網的“褚橙進京”事件,讓生鮮電商一炮而紅。原本就有著深深農業情結的劉傳軍,在2013年選擇了賣掉窩窩團,準備再次進軍農業領域。

只不過,這一次劉傳軍選擇了做F2B(Factory To business)生鮮電商。由於從小在農村長大,他深知農民將農產品賣出去賺不了多少錢,因為中間流通環節太多,有時還會發生大豐收卻賣不出去的窘境。另一方面,他觀察到中小餐廳在採購農產品時,相比大餐廳沒有議價等優勢,在採購上是費錢費時費力。

因此,2014年劉傳軍創辦了美菜網,將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接提供給中小餐廳,併為他們提供相關服務。發展到現在,美菜網已是估值2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中國合夥人”王強現身華科:忘掉BAT才能超越他們

ofo創始人戴威是王強舉的第二個例子。“90後”戴威2014年創立ofo時,還在北京大學讀碩士,在此之前沒有其他創業經歷。ofo最初做的是騎行旅遊而不是共享單車。之所以從騎行旅遊切入,是因為戴威是個重度騎行愛好者,也是北京大學自行車協會會員。

做了一段時間後戴威發現,儘管騎行旅遊有一些受眾,但是相對低頻和小眾。在公司賬面只剩下400元時,戴威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需求。當時的戴威幾乎崩潰,但他依然認為,在騎行領域應該可以找到更好的出路。

戴威想到了同學們經常談論的一個問題,校園大、校區多,走得好累,雖然自己買的自行車是很方便的交通工具,但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自行車經常被盜;有時將車停在學校東門,卻要從西門回來;遇到急事想騎車,車子又不在身邊......

從校園裡走出來的ofo共享單車就這樣應運而生,以解決人們最後1-2公里的出行需求。同樣,ofo也逐步成為了獨角獸,估值26億美元。

“中國合夥人”王強現身華科:忘掉BAT才能超越他們

王強要說的第三個人是一起作業創始人劉暢。他原本是新東方知名的培訓老師,也是其瀋陽分校的校長。劉暢對教育有著深刻的理解,從新東方離職後創業方向也就鎖定在教育領域。

具體做什麼呢?在一番市場調查後,劉暢發現K12(基礎教育)階段的作業領域還是市場空白。於是,2011年,一起作業正式上線。這是一款免費的在線作業教育產品,主要為老師、學生和家長提供服務。最初以英語、數學作業為鏈接,老師可以在教師端創建班級、組卷、發起作業、管理作業、評價和查看報告等。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進行趣味遊戲對戰,作業完成後系統自動批改。同時,家長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作業和學習情況,並獲取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如果家長和學生有需要,還可付費享受英語培訓等增值服務。

如今,一起作業已實現了K12階段的全學段、全學科覆蓋。擁有用戶數量突破6000萬,包含4000萬學生、2000萬家長和190萬教師。服務範圍涵蓋全國363個城市近12萬所學校。一起作業也成了獨角獸,估值為12.5億美元。

“他們為什麼能成功?表面來看他們的人生經歷各不相同,有的是連續創業者,有的是沒有太多社會閱歷的大學生,還有的是資深職場人士。事實上,他們身上有著一些共性。”王強強調說,“那就是他們對想要創業的領域有著極高的熱情,並且對這個領域有著自己獨特而深刻的理解,同時通過敏銳觀察能把熱情和理解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

“中國合夥人”王強現身華科:忘掉BAT才能超越他們

合夥人創業:調性不能太接近

回過頭來看,當初新東方的創立也是如此。

雖然別人是主動選擇,俞敏洪是被動反擊。正如電影中所講的那樣,俞敏洪因為在校外兼職補習被學校開除。為了生活,他決定“下海”,做自己的專業所長英語培訓。

那時,留學政策已經放開,很多人都希望去國外深造。就連俞敏洪自己,也曾想去美國深造,只不過多次申請簽證被拒。當時全班50人,就只有他孤零零地留在了國內,自己的“人生導師”王強去了美國。當然,身為老師的徐小平也去了。

俞敏洪便從出國英語培訓入手,於1993年做起了新東方。

一個、兩個、三個......學生群體越來越壯大,三年後,王強和徐小平都被俞敏洪拉回國內共同創業。就這樣,新東方的“三駕馬車”正式起航:俞敏洪的紅寶書詞彙,王強的美語思維法、徐小平的留學簽證成了三張王牌。

新東方有多受學生喜歡呢?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是停電了,在破舊工廠裡大家都自覺地拿出手電筒繼續上課。”王強回憶說,“真實條件更艱苦,那時因為供電量不足,每到晚上9點就停電。而且手電筒多貴,我們是給學生髮蠟燭上課。”

王強講了更多細節。因為是夏天,每次上課前他們都會買來3塊超大冰塊,給學生降溫。

“每當夜幕降臨,500個蠟燭點在星空中,倒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王強感慨地說,“當蠟燭滅了、冰塊化了,我們一個小時的課程也就結束了。”

2006年,新東方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累計培訓了300萬名學生,當年淨營收達9610萬美元。

不過,也就是這時,王強和徐小平都離開了新東方董事會。合夥人怎麼就不能“天長地久”下去呢?

王強不願意將之稱為“散夥”。在他看來,當合夥人攜手邁過一個里程碑,特別是實現了財務自由時,各自對人生的訴求超過了當初走在一起的原因,有其他追求再正常不過。即便離開了,他依然認為三人是很好的搭檔。

王強甚至以他們的關係告誡創業者說,“合夥人之間的調性不能太接近,俞敏洪擅長詞彙教學,我擅長口語教學,徐小平則做諮詢簽證,很好地形成了互補。”

“再說,我和徐小平做真格基金,也是互補。他學音樂,性格十分熱情,我在美國還學了計算機,性格比較理性。”王強補充說,“做投資既需要熱情也需要理性,所以我和他誰也離不開誰,我要和他一直合作到閉眼。”

“如果大家都只擅長一樣東西,誰離開誰都能再做一個一模一樣的,”他繼續說道,“那1+1+1永遠只能等於1。”

“中國合夥人”王強現身華科:忘掉BAT才能超越他們

只有忘掉BAT:才能超越他們

離開新東方的王強和徐小平,最初並沒有想明白要做什麼。

“徐小平比我要痛苦,除了銀行需要他,沒人需要他。”王強調侃說,“我喜歡讀書,所以日子比他好過些。”

想了幾年後,有一天徐小平告訴王強,他要做天使投資,並邀請王強一起加入。之所以想做這個,是因為想到了新東方的口號:出國留學的橋樑,歸國創業的彩虹。提出這個口號時,創業還是個冷門,下聯純粹是為了對應上聯。

“上半生是別人給我們錢,下半生我們給別人錢。”徐小平這樣對王強說道。

那時的王強正準備再學個古希臘語和拉丁文。聽徐小平這麼一說,倒也是熱血沸騰。不過王強理性地告訴徐小平說,我們倆都沒學過投資,起步時還得找個專業人。

找誰呢?王強在網上搜了下,發現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沈南鵬當時很有名,排在國內投資界第一名。於是,他對徐小平說,“你要是能找到他入夥,我就跟著你幹。”

徐小平並不認識沈南鵬,讓王強非常吃驚的是,一個星期後,徐小平通知他要和沈南鵬一起吃飯。吃完飯,事情也就成了。

2011年,徐小平、王強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聯合創立了真格基金。

秉著找到“能將熱情和理解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的創業者”理念,真格基金這些年來總共投資了600多個項目。近年來,真格基金還加大了對湖北企業的關注,投資了夜鶯科技、憶年共享相冊和超能小黑等多個項目。

不僅如此,真格基金投出了聚美優品、世紀佳緣和蘭亭集勢等5家上市公司,還有小紅書、ofo、優客工場等14家獨角獸公司。真格基金的資金管理規模也從3000萬美元上升到了10億美元。

由於長期與創業者打交道,王強給他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更多優秀企業冒出來。

“有些創業者認為一旦某個領域形成了一些寡頭,這個領域就沒有做下去的可能了,這其實是個錯誤觀點。”王強說,“商業永遠沒有什麼能夠結束,只有忘掉BAT才能超越他們。”

說到這裡,他又舉了幾個例子。有人說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結束,快手、抖音的大火怎麼解釋?教育領域已經有新東方等巨頭,前文提及的一起作業如何成了獨角獸?

“只要能找到沒被滿足的細分市場需求,任何領域都有著很大的機會。”王強總結說。

“項目被併購不是失敗而是成功。”這是王強給出的第二個建議。

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是因為,國內80%的人認為一個項目不做到IPO就被認為失敗。然而,從創業做到獨立上市的概率鳳毛麟角。

“項目被併購之後,能夠藉助大佬力量做得更好,何樂而不為?”王強說,“這給創業者和投資人提供了更多的退出通道,同時有利於創業者繼續創業,投資者服務更多的創業者,建立更好的創業生態圈。”

END

記者丨林楠 編髮丨吳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