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在《水滸傳》里根本沒有周侗其人,為什麼有人總喜歡拿周侗說事?

15991982979




歷史上確有周侗其人,據《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學射與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溯望設祭於其冢。由此看出,岳飛確實師從於周侗,並且深得周侗的真傳。

據《說岳全傳》所述:周侗道:“老妻去世已久,小兒跟了小徒盧俊義前去徵遼,歿于軍中。就是小徒林沖、盧俊義兩個,也俱被奸臣所害。新版《水滸傳》電視劇將《水滸傳》和《說岳全傳》揉捏在一起,使很多人信以為真,以為周侗的確是盧俊義和林沖的師父。



事實上,縱觀《水滸》原著,根本沒有周侗這個人物,更別提他是盧俊義、林沖的師父了。以前,我經常怒懟這些人,後來也懶得理會了,愛咋咋說去,因為和沒有看過原著的電視黨們理論真是對牛彈琴,浪費時間。

記得前幾日在悟空問答社區看到一個題主的問題,盧俊義VS林沖,武藝孰強孰弱?幾個所謂的歷史問答達人竟然全都大言不慚的拉出周侗說事,而且分析的頭頭是道,說的是《說岳全傳》中的關係,比的卻是《水滸傳》中的武藝,在兩個異次元空間之間跳來跳去,這種張冠李戴的低級錯誤,不禁令人笑掉大牙。



目測這些人根本沒有看過《水滸傳》,甚至沒有看過《說岳全傳》,從網上東拼西湊就敢充當大神,真是丟人現眼。話說妖精要千年以上才可成形,您這昨天孵出來的今天就要吃唐僧,太要強了,還是靜下心來多讀幾本書,再出來混。

《說岳全傳》是由清代錢彩編次,金豐增訂的長篇英雄傳奇小說,大概成書於清朝雍正年間。我曾看了該書四次,每一次都半途而廢,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字裡行間充斥著腦殘情節和腐朽萎靡之氣,味同嚼蠟,令人昏昏欲睡,與《水滸傳》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作者有意將盧俊義和林沖寫成周侗的徒弟,無非是想借名著的名氣炒作而已。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這是整理型作品的通病。小說家無法免俗。

簡單的說,對一個說書人來講,什麼最難?

中國古代說書藝人可沒有德雲社這種規模,大家都是江湖上討飯吃的。作為一個說書藝人,最難的是什麼?

一本書說完了,開新書的時候,沒人聽。

離開了這個說什麼都是扯淡。

所以為了講新人的故事,藝人們一定要通過大家熟悉的人物開始講起。

比如金庸寫《射鵰英雄傳》的時候,就寫郭嘯天是梁山賽仁貴郭勝的後人……

這樣一來,代入的違和感就不那麼強。

說岳全傳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岳飛除了可以是盧俊義他們的師兄弟以外,岳飛的前世還是李元霸呢,能和隋唐演義接上,擴大受眾,沒什麼不好的。

說到底,這才是古代小說創作的套路,古今中外都一樣。

但是:

一般來說,對於這種延續幾百年的故事,在歐洲的文學形式上被稱為“史詩”。比如關於克瑞翁的故事就有俄狄浦斯、安提戈涅……

在我們今天理解史詩的時候,基本原則也是:就某一部作品去討論人物,而不要涉及別的。

比如俄狄浦斯中的克瑞翁和安提戈涅裡,性格迥異,但作品的主題不一樣,我們通常不把他們當成一個人看待。

這個觀點用於《水滸傳》,就是林沖、盧俊義、史文恭……他們武功都很高強,那他們的師傅是誰呢?《說岳全傳》說,就是周侗。

當我們討論兩宋故事的時候,我說有盧俊義,你說有個周侗,以此顯示出懂得多。

這是沒問題的。

但是,如果非要說周侗給盧俊義教了什麼、岳飛教了什麼,用這去證明岳飛和盧俊義的戰鬥力。那就是在耍流氓了。



酒騎風


周侗到底是不是盧俊義和林沖的師傅,而林沖、盧俊義和岳飛到底是不是師兄弟的關係,其實應該存在著很大的變數。

就拿水滸來說,誰都知道,盧俊義是梁山泊的二寨主,穩坐第二把金交椅,曾是大名府的首富,杆棒天下無雙,一杆混金槍打遍天下無敵手,號稱武藝絕倫。

而林沖,則是被逼上梁山的禁軍教頭,因為惡了高俅高太尉而慘遭荼毒,最終被逼上梁山,是官逼民反的最典型代表。

林沖較之於盧俊義,上梁山要早得多。

但整個一部水滸中,兩個人的交集卻幾乎沒有,除了正常的征戰殺伐之外,兩個人真的沒有任何交代,也絲毫看不出是同出一個師門的師兄弟。

當初林沖和魯達在大相國寺相會之時,魯智深曾說過林沖的父親,被稱為林提轄,而他所演示的槍法,按照智深的說法也是祖傳的林家槍法,並不是源自於周侗的教授和傳襲。

我們知道:《水滸傳》這部書成書較之於《說岳全傳》要早很多,而且名列四大名著之一,而說岳一書只是在民間或有流傳,是因為劉蘭芳的評書而讓這部書光耀天下。說岳中只是提到了盧俊義和林沖兩個人,說是岳飛的師兄,當然還有一個模稜兩可的史文恭,還有一個所謂掛名兒的武松,但這應該都是訛傳,並不是真的師承一門的關係。還拿水滸舉例,要是林沖、盧俊義、武松同出一門,師兄弟間怎麼也應該書上一筆,不僅不會失分,還會增色不少,但水滸就是沒提及此事,說明他們的師承關係只是《說岳全傳》的一廂情願,並不是真的師出同門。


龍吟148119260


近年來出現了一股所謂歷史求真的潮流,流傳了千百年的歷史人物或事實,往往被一批所謂掌握了歷史真相的人質疑、甚至完全顛倒。不少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都被“求真”成了傻逼、甚至是負面人物,這不能不說是民族文化的悲哀!堅持相信傳統歷史的人,都被這群人冠以沒文化的定義,於是真實的歷史究竟如何?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了,畢竟,沒有多少人是專門研究歷史的學者。雖然有頭腦的人們也明白,這些所謂求真歷史的人,其實不過是別有用心而已,說到文化,它們也許根本還不如我等一介平民!

再回到《水滸傳》和周侗這個事情上,確實,提到林沖、盧俊義,很多人都會想到周侗是他們的師傅。而當今的很多自認為有文化明歷史的人,立馬就知道《水滸傳》根本就沒有提到周侗,只有清代《說岳全傳》才如此描寫。於是“有文化”的人立馬就知道我們這些沒文化的人牽強附會。更有很多更“有文化”的人,將這歸咎於某部新電視劇,以至於誤導了人們的視聽!

不知道這些“有文化”的人是否瞭解?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是100%的原創外,其他的三部都是根據歷史事實或民間傳說編寫的,《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以前定義為歷史小說,老師解釋說、其內容七分真三分假。而《說岳全傳》毫無疑問完全是根據民間傳說編寫的,他的素材來源於《水滸傳》一脈相承!古代能看得到《水滸傳》與《說岳全傳》原本的人估計是少數中的少數,民間所有這些故事的來源恐怕是以傳說和評書居多,至少我本人很小的時候就聽沒有文化的老人們說過周侗、林沖等人的故事。既然《水滸傳》不過是一部作品,說周侗是林沖師傅的人、也不是作學術研究的人,那麼,就算人家說了周侗是林沖、盧俊義的師傅又怎麼了?又沒文化到什麼程度了?瞭解《水滸傳》原著的你們又有文化到哪裡去了?拍攝的電視劇與原著的出入也不小,電視劇的編劇是否也是沒文化?!!!


hope195575576


看到大佬 回答了,我也忍不住的想答一下。

在這裡要說一下,某些無良導演和編劇,就算是想要增加視點,也不要胡編亂造的扯淡好嗎!

昨天晚上遇到了一個,深受各種野史荼毒的網友:

其實這個說法,是在清朝的《說岳全傳》裡提到過的,根據《說岳全傳》的說法,盧俊義、林沖、史文恭、武松的師父名叫周侗,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也是岳飛的武術師父。不過,在岳飛之前,周侗則先後收了盧俊義、林沖、史文恭三位弟子,而武松則是不記名弟子是武松。


好了,也不扯別的了,先來看看周侗到底是誰,根據正史記載,周侗出生於1040年左右,卒於1119年,活了大概80歲這樣,這在古代算是長壽的了。


《宋史·岳飛列傳》有"(岳飛)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於其冢"語。

說明岳飛的師父確實是周侗,這個也沒錯。

時間上和岳飛倒是對上了,大概在岳飛16歲的時候,周侗死去的。

而《水滸傳》中,從高俅升太尉開始,到梁山好漢排英雄座次,一共經歷了8年。

這八年,剛好是周侗的最後幾年時光。


按理說,往前再推個十年八年的,他們幾個人都在學藝,那也是周侗六十多歲了,老當益壯,還能教出這幾個這麼牛的徒弟,當真厲害!

這個時間,也算能對得上。畢竟這最後幾年時間,也沒空教幾個徒弟了,因為去教岳飛了。

但是,盧俊義生擒史文恭,並且剖腹挖心祭奠晁蓋,如果是師兄弟的話,難道不講一點情分嗎?


而且按照施耐庵的性格,如果是師兄弟的話,肯定會在戰前叫囂一番,但是全書隻字未提他們是師兄弟。

有人說武松是不記名的弟子,原因是因為武松打虎以後當上了督頭被派到東京去送虎骨,認識了周侗,周侗看武松力大就收了武松,但是武松在東京只待了一個多月,可以說也沒得到周侗多少真傳。


根據記載,岳飛是7歲開始跟周侗學藝,一直學了9年,在《說岳全傳》中,岳飛是周侗的最後一個弟子,也就是關門弟子。而盧俊義、武松等人是在他的前面的。

那麼根據時間,周侗至少要在1110年之前,完成對武松的教導,換言之,就是按照這種邏輯,武松打虎肯定是發生在1110年之前的。


但是實際上,根據《水滸傳》的記載,武松打虎的時間應該是1115年10月初,在1116年初才上東京。

那時候,周侗已經還有三年就要死了。

而這個時間設定,明顯不符合1110年之前,難不成這是要說,武松去東京一個多月,實際上是穿越回了六年前,然後跟周侗學藝?

別傻了,沒有這樣的道理!


《說岳全傳》只不過是隨口一提,估計是想要烘托周侗的氣勢,可是連時間都不好好把握,對於這樣一點都不嚴謹的小說,我是很抵制的!

網上一直傳言周侗是盧俊義、史文恭、林沖、武松的師父,應該依據就是來自這本不嚴謹的小說。

其實《說岳全傳》畢竟主角是岳飛,這種雖然不嚴謹,但是也不影響閱讀。

最可恨的是,某無良電視劇,竟然將《水滸傳》裡的智真長老(魯智深師父)與周侗混為一談,這個我真想罵街,麻煩你拍的時候,尊重一下原著好不好?不要再誤導人了好不好?

氣憤,無語。

以上。


魏青衣



大概頭條文章中只要出現盧俊義,史文恭,林沖甚至武松的時候,就會人跳出來談周侗,說周侗是他們的師父,事實上說周侗是林沖盧俊義岳飛的師父,這說法出自清代作家錢彩的文學名著《說岳》,說岳成書於清代,而水滸傳成書大概是在元末明初時期,很明顯這是作家附會了經典著作,因為水滸傳影響力非常大,在清代的時候書中人物就已經流傳很廣了,作者寫盧俊義,林沖是岳飛的師兄,無非是想表達岳飛的武藝高超!


南方有一種曲藝曲種叫做“評話”大概就是類似於評書的一種表演方式,史文恭和盧俊義是師兄弟的說法,就起源於評話,武松是周侗的半個徒弟,跟周侗學了一套“滾龍刀”最後武松還斷臂擒了方臘,也都來源於這種表演形式!


近年來水滸系列的影視劇不斷翻拍,新水滸中周侗搖身一變成了五臺山的至真長老,變成了魯智深的師父,說實話我覺得這是最扯淡的版本,這些腦殘導演們總是覺得自己很有才,覺得自己能編出中國第五大名著來,實在是噁心人。你把周侗整成了和尚,你讓岳飛咋辦呢?嘿嘿

我們研究討論水滸,就應該參照水滸原著來討論,把別的著作中的情節搬到水滸傳裡來討論應該是沒意義的,同樣古典名著,蕩寇志和金瓶梅中也有水滸人物的描述,如果也搬到水滸傳中來研究,那就真成了笑話了,誰要說武松和潘金蓮確實偷了情,估計武松迷們會罵大街的,哈哈哈!!!


青青子衿83182168


很簡單,沒讀過書想蹭熱點秀學識臨時百度找的唄!

我說完這句話可能有很多人不高興,您們先別激動,因為我說的就是事實~

一般只要是有諸如盧俊義、史文恭比拼武藝之類的文章裡,有80%以上的作者都會把他們的“師傅”周侗加進去,水滸原著黨的讀者就懷疑自己看的是不是刪減版的小說,後來才得知這種說法是《說岳全傳》小說裡的戲份,但是不和讀者們說清楚,是不是就不太合適了。我之前看過幾篇類似的文章,“溫馨”提示了一下作者讓他們改正錯誤,可他們都是一副“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大家認可的就是對的”、“為了流量可以隨便寫”之類的態度。這其中不乏有原創作者和好幾萬粉絲自以為自己很厲害的自媒體們,呵呵。

為什麼我要懟他們呢,因為他們連抄都不會抄,既然你要讓多本小說裡的人物亂入,是不是應該在搜索引擎上再多找些人物才顯得你厲害呢?沒聽懂我是什麼意思吧,好,我告訴你,你以為周侗徒弟只有盧俊義、史文恭、林沖、岳飛、孫立、欒廷玉嗎?那你就說的太少啦,你不知道孫立是他弟弟孫新的師傅?欒廷玉有個徒弟叫傅玉,欒廷芳有個徒弟叫祝永清,祝永清娶了個媳婦叫陳麗卿,夫妻不得互相切磋切磋武藝,所以這群人都得管周侗叫師公。再繼續推,陳麗卿的爹爹陳希真和劉廣是連襟,劉廣有劉麒、劉麟、劉慧娘三個子女,這沾親帶故的都能認周侗為師公是不是這個邏輯?

當然,不知道什麼時候,網上出現了一張於榮光老師飾演周侗的劇照(就是那位在麥城就被呂蒙砍了的眯眯眼關二爺),於是周侗又火了,火的不是電視劇,而且網上的一些文章說周侗去新水滸客串了。當然,至今一說周侗大多數人都配的於老師的造型圖。

其實他們只要加這麼一句話,就不會丟人現眼了:“在《說岳全傳》中,周侗的徒弟有盧俊義、林沖、岳飛…”(不好意思說岳裡沒史文恭)然後他們沒有,畢竟他們不知道,也就不必為難他們了。

我覺得自媒體是沒有門檻,但需要有底線,至少不要誤導讀者。最初我腦海中的歷史問答達人都是專業的,對讀者負責的,但是漸漸的,一些現學現賣蹭熱點博眼球的作者們已然都露出了他們的真實水平。

不過無論如何亂寫,有人會說畢竟是小說,何必較真?

也是。

何必較真呢?


你不說我還以為是周伯通呢…


邏輯文史游


對,完全附會出來的!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也將郭靖的家世附會為梁山好漢塞仁貴郭盛之後!離開原著本身,而扯衍生人物,本身毫無意義!這不過是後世作家想借助前人作品的名氣罷了!


有知社



巴山夜雨涮鍋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現代之所以有人喜歡在《水滸傳》中說到周侗這個人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最近一部特別火的電視劇《新水滸傳》的影響吧!因為其中出現了一個特別神秘的高人——智真長老,而這個智真長老在戲中所說的一段話道出了他的真實身份,即周侗。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那段有關周侗(智真長老)的短視頻,我再和大家簡單聊一聊這個周侗到底是何許人也。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178671181866478706, "vid": "52079e4d08ee40c390e43aff549ecd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