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看待古代與當代的教育理念與模式?

土豆樂翻天


完全沒有可比性。我們古代學習都是四書五經,是看文人誰會做文章寫文章,談治國的道理。現在教育的話和古代教育沒有任何相同之處,目前國內現代教育主要是基於西方國家的教育所開設的科目,如:物理,化學,生物,數學。這和中國古代教育沒什麼必然聯繫。



ZT英語


特別贊同古時候打手板教學制度,現在是不能打不能罵,學生都要上天了,罵老師,打老師越來越多,也不知道老師的殷切期盼咋就別這麼糟蹋了。文化知識可以學不會,但是做人做事必須要學好。

教育是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必要手段,是人類社會的永恆的歷史範疇。廣義地說,凡是有目地增進人的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動,不論是有組織的或無組織的,系統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但是,教育學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對年輕一代進行的學校教育;這種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要求,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傳授知識技能,培養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服務的人才。


楊哥說郵輪


古人教學的宗旨有兩個,一個是成聖成賢,聖賢可以利益千秋萬世,君子可以移風易俗,利益一方,好人可以趨吉避凶,一生平安。另一個是長善救失,長養你的善補救你的過失。

現代教學是技能的培訓,教你怎麼利益最大化,怎麼賺錢,怎麼享受。

兩種教育走下去,一個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長久發展。

另一種孟子說過,孟子見梁惠王中這樣描述,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矣,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意思是,大家都講利益,爭利益,就危險了,競爭升級就是戰爭,戰爭升級就是毀滅,現在打仗不都是為爭取自己的利益麼?比如石油。

所以至聖先師孔子的教學是我們應該反思的,一德行二言語三政事四才藝,德行是基礎,口易招過失,禍從口出,故列第二,政事即是現代教育教的謀生的技能,孔子放在第三位,才藝文藝等放在第四,現在則正好相反,所以出了很多才華很高,很聰明的對社會有負面影響的人。

我們要反思。迴歸古人智慧的教學。禮記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是第一大事,不是教技術和賺錢、競爭,而是先教做人,孝道,擴大後可以做到大公無私,絕大多數國人可以大公無私,這個國家就可以影響全球,走向人類美好的未來。



頓偉妙生


感謝你的問題,很高興能和你交流一些看法!

古代的教育理念主要以儒家思想為主,提倡的是仁義禮智信,最終的目的是為封建君王服務,也就是忠君愛國,突出一個忠字!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皇帝是上天委派到人間的神,是主宰人間一切的九五至尊,有無上的權利和崇高的地位,而普通大眾只能臣服並且擁護!如果有人膽敢違抗這樣的遊戲規則,就會受到很嚴重的刑罰甚至丟掉身家性命!即使有人揭竿而起,也會被很快鎮壓;即使成功了,也不過是上天新派來的神取代原來的神而已!

而教育模式主要通過科舉制度、通過八股文考試選取有用之才,教材即為四書五經!要寫好八股文,就必須把四書五經背誦的爛熟於心,所以古代的書呆子可能比較多!😁八股文的格式是嚴格規定的,內容主要談的是治國安邦的道理、良策,說到底還是為高高在上的皇帝服務,也就是從小接受的忠君思想在主導!這樣能選拔出類拔萃的人才,但也是這樣的人才,才更不敢有除了忠君以外的其他自己的思想,因為他們明白自己的前途(升遷)握在皇帝手裡,而不是其他人!

而當代的教育理念強調的是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充分發展適合每個學生的特性,讓學生潛能全面開發!教育模式則是根據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可以報考不同的專業,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展,這些都是以學生自願選擇,為學生髮展設計了多種可能性!

可見,古代和當代的教育理念與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古代終極目的是為君王一個人服務,當代教育則主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個人興趣和特長為導向深入發展;一個是對思想的控制和禁錮,一個是倡導思想的解放和自由,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宛彤爸爸


中國古代教育理念主要依聖人之言讓學生銘記道理對錯,現代教育理念應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但在應試教育中,我們發現這點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閻說


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