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见过最珍贵的鸟类有哪些?

用户8202023696


“珍贵”这个词在这个问题上确实不太容易定义,每个人应该都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我姑且将这个“珍贵”理解为“珍稀”好了。而判断鸟类的珍稀程度又有许多的指标,我就选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的濒危等级来衡量鸟类的“珍稀“程度。

物种保护级别被分为9类,根据数目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最高级别是灭绝(EX) ,其次是野外灭绝(EW) ,“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3个级别统称“受威胁”,其他顺次是近危(NT)、无危(LC)、数据缺乏(DD)、未评估(NE)。(摘自百度百科)

既然题主问的是“你见过的”,我年纪尚浅,已灭绝和野外灭绝的鸟类是无从得见了。

首先,我想说我曾经见过的一种曾经非常常见但在去年被IUCN提升为极危物种(CR)的鸟——黄胸鹀。

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143816956_166809

黄胸鹀(学名:Emberiza aureola,英文名:Yellow-breasted Bunting),过去数量非常庞大的鹀科鸟类,俗名禾花雀。由于中国民间对其的使用需求,造成大量捕捉,短短十几年间,黄胸鹀由无危物种成为极危物种(Critically Endangered)。听过去的老人说,曾经春天来临稻田里的禾花雀铺天盖地。而现如今,我观鸟多年,也就只见过寥寥数回,并且每次所见的种群数量也很小。

再说另一种我曾经见过的极危鸟种——勺嘴鹬。

图片来源:http://news.163.com/11/0810/02/7B2H19SF00014AED.html

勺嘴鹬(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英文名:Spoon-billed Sandpiper),一种体型较小的鸻形目鹬科鸟类,因其喙的形状像一把勺子而得名。它的种群受威胁状况与上述提到的黄胸鹀不同,主要不是因为人为捕捉,而是沿海滩涂的退化和破坏造成的。全球变暖导致的冻土层减少影响了勺嘴鹬的繁殖,而它们迁徙途中所必须停歇取食的沿海滩涂也由于工业污染、人为填海造陆等等原因而遭到破坏,使它们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我曾经在广西北海、福建厦门、江苏南通这三个地方有幸见过勺嘴鹬,而不幸的是,这几个地方的沿海滩涂一直呈现着不断缩小、退化或者人为破坏的趋势。现如今,勺嘴鹬已经成为一个明星物种,或者说是旗舰物种,因为它们种群数量的变化,恰恰敏感地体现了沿海滩涂生境的变化,而这正需要人们的密切关注。

最后一种,同样也是极危的鸟种——青头潜鸭。

图片来源:http://tupian.baike.com/a1_73_39_01300000167299126959397652862_jpg.html

青头潜鸭(学名:Aythya baeri,英文名:Baer’s Pochard),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它的威胁因素则介于上述黄胸鹀和勺嘴鹬之间,既有人为的大肆捕猎,也有栖息地的破坏。青头潜鸭对于繁殖和越冬的水体生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得不承认我国内陆的大型水体很大程度上面临着污染和枯竭。加之大肆捕猎青头潜鸭的案件披露,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它们的种群数量大大下降,甚至比我国国宝熊猫的数量还要稀少。我在2013年有幸在江西鄱阳湖遇见过一只青头潜鸭,2016年冬天到四川德阳旌湖寻找而不得。

见到“珍稀”鸟类,乍一听似乎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然而看完我的回答,相信大家就会发现,现实可能还是比想象的残酷一些。


林业杰o00o


下面和大家分享几种我见过的珍贵鸟类。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

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繁殖季节的炫耀大师。雄鸟平日里看起来平凡无奇,就像一只长的比较花哨的胖鸡。可是,但进入繁殖季节,雄鸟向雌鸟求偶,就会使出看家本领。角雉之所以名字有个“角”字,是因为雄鸟求偶兴奋时,脖子下面漂亮的肉帘会缓缓展开,头上还会胀起一左一右两个颤颤巍巍的肉角。黄腹角雉求偶的行为非常滑稽,雄鸟首先一上一下地抖动自己的“犄角”和“围脖”,等到雌鸟看的入迷,雄鸟就突然立起身姿,像个企鹅一样挺着肚子一路小跑追在雌性身后。黄腹角雉为了传承香火,也真是蛮拼的。

↓图片来源orientalbirdimages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的珍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河北省能观察到。“打起架来不要命”是我对它们的第一印象。褐马鸡勇猛好斗,还能捕食蛇类,繁殖季节,雄鸟高声鸣叫,高扬起尾羽,昂首阔步地在雌性面前溜达,显示出它雄赳赳气昂昂地“雄风”。据说,中国古代武将的帽子上要插褐马鸡的羽毛,谓之“鹖(he2)冠”,就是以褐马鸡的勇猛借喻武将的勇猛。

↓图片来源arkive

大鸨(Otis tarda)

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号称是体型最大的能飞翔的鸟类之一。在古代电视剧里,妓院的老板常被称为“老鸨”,古籍上记载鸨鸟“喜淫而无厌”。而现实中的大鸨并不是如此。大鸨有固定的繁殖期,大约5-7月。雌性在地面上筑巢、产卵,此后也会兢兢业业地坚持孵化近一个月,直到雏鸟破壳。大鸨是

对农业、林业有益的食虫鸟,值得人们的尊重和保护。

↓图片来源arkive


夕雾


如果用珍贵这个词,那么无论哪一个活着的鸟都是珍贵的,因为它们和人一样,也只有一次生命,生命无价,怎么不珍贵?如果觉得麻雀、斑鸠这些常见鸟不珍贵,丹顶鹤、金雕、朱鹮、绿孔雀这些鸟才是珍贵的,那么这种差异就涉及到每个人的三观了。在野生动物身上使用“珍贵”这个词,容易使人联想到以人为视角的价值观,比如它可以卖多少钱?它能不能吃?它可不可以入药?而这种价值观在我看来是不可接受的。野生动物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在生态链上的地位(我无意绝对化野生动物的价值,在一些情况下尤其涉及到人和动物有直接的冲突下,则并非如此),我个人在对待动物的问题上,是没有“珍贵”这个词语的,一视同仁,没有贵贱之分。在我的鸟类词典里,对应所谓“珍贵”这个词意的,只有“稀有”、“濒危”、“特有种”等这些词语,这会让你站在动物的角度去思考它们的地位和价值,从而让你面对它们时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果要说我见过哪些“罕见”或“濒危”的鸟,那我见过很多,比如“勺嘴鹬”,一种水鸟,全球种群也只有200-300对,濒临灭绝。比如“藏雀”,只生活在青海省和西藏交界的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是中国的特有种,极为罕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