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36歲去讀博會不會太晚?

狂浪如詩


當然不晚,都要讀博士的人了,應該可以判斷,這個博士讀不讀對你自己意味著什麼。自己應該衡量值不值得,有沒有必要。生活和未來的發展允不允許,讀書學習永遠是為自己的生活和事業鋪平道路的。如果讓一個旁觀者來看,本著學習的思維來看,當然是不晚。首先是自己內心需要,條件也允許。的前提下。


孔令鉉


三十六歲,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這個時期,三十而立不久,奔向四十不惑!家庭已趨向穩定和幸福,大多數小孩都上幼兒園或小學了!但此時,也是人生容易分化的一個階段,研究生學歷已感覺不夠用了,為了今後的職業和前途著想,更上一層樓,最好讀個博士學歷!提高職業保險和學術、人脈資源!36歲去讀博應該不會太晚,這有別於讀碩!但有兩點要注意:

第一點,要注意讀博的類別選擇,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定向或在職)。三十六歲,拖家帶口,最好選擇非全日制,一邊工作,養家餬口,一邊利用一年的時間讀完學分,完成開題前的準備。這當中包括論文的發表,選題和開題資料收集!

第二點,要注意考博條件。現在多數高校的博士點,基本都是“申請一一考核”制,要考生有研究基礎,即論文等要求,同時外語要統考,要過門檻。在面試考核時,要事先準備三十分鐘的資料,包括已有基礎,未來計劃和研究興趣等!最後回答評委的有關問題!一般情況下,搞定導師,有前期論文,一般問題不大!否則要排好幾年的隊!挺敖人的!

但願以上觀點能幫到你!祝你成功![祈禱]


教育and體育傳播者


『高校生涯』觀點:36歲讀博晚不晚,要綜合考慮家庭狀況、經濟條件、科研能力、就業前景四方面。

1.經濟狀況。36歲正值事業的黃金期,在單位是骨幹,在家裡是頂樑柱,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贍養父母、教育子女、房貸車貸都需要花錢,如果家境不富裕,博士生那點津貼是不足以養家的,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

2.家庭狀況。一般而言,36歲都已經成家立業,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兒童需要撫育,在這樣的年齡讀博需要很大的勇氣,題主要看看自己家庭是不是有這些負擔,如果有的話,讀博前要考慮能否兼顧。

3.科研能力。博士與碩士主要的區別就是博士很難畢業,這也是為什麼每年僅有少數碩士繼續攻讀博士的原因,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培養的博士準時畢業率不足一半,希望題主好好衡量一下自己的科研興趣和能力,看看適不適合讀博。

4.就業前景。博士的就業面比較窄,大多從事科研工作,主要去向是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校所,以及部分企事業單位,我國博士招聘大多有年齡要求,很多單位招聘要求博士年齡不超過35歲,這個博士就業造成了很大障礙。

36歲還選擇讀博的大部分都是定向博士生,有固定工資,畢業回原單位繼續工作,而且家庭也無後顧之憂,如果題主不是這種情形,建議還是不要讀博。


高校生涯


我介紹一下我的情況:我原來也是不知名二本高校老師,30歲美帝讀博,社科,簽了學校的委培,基本工資照發,含五險一金。讀博畢業回校服務八年以上。

在這個期間檔案保留,依然算是學校員工,可以參與學校的課題申報,包括國社科。

所以,我的建議是

(1)如果你可以簽到學校人才培養計劃或者國家留基委的就毫不猶豫的去吧

(2)如果你決定要辭職去,你拿到講師職稱之後去。這樣回來憑著你博士期間的成果,好歹可以申副教授。

(3)你要考慮你香港畢業後你的專業留港可能性大不大,畢竟除了大陸之外的其他高校不怎麼在乎年齡,哪怕你postdoc出來關係也不大。如果畢業後還是想回到大陸,需要考慮你所在專業非青年學者(35歲以上)的缺口,包括人才引進的缺口、申報課題的可能性大不大等等。

不過,我覺得博士那麼久,如果真的申請到合意的學校,跟了喜歡的導師,就走一步看一步吧。我身邊大齡博士也很多,大家都挺樂觀的樣子——畢竟站在山頂上,看什麼都覺得盡收眼底,風景一片大好。。。

希望能幫到你。Good luck with your application~


象山易學堂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只要你心裡有信念,想去讀博,沒有時間的差距,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

大器晚成的女畫家摩西奶奶,76歲以後才開始作畫,80歲舉行首次女畫家個人畫展。美國學者稱這種現象為“摩西奶奶效應”。摩西奶奶用她的人生向我們證明: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安娜.羅斯福說“人生是要活的,必須活得興致勃勃,充滿好奇心,無論如何也絕不要背對生活。”

加油哦,祝你一切順利,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笑]



佳佳瑜伽伴讀書


1.學習從來不晚,只是看你能不能快速行動。讀博是研究生階段一個質的飛躍,跟碩士研究生比較,更加鍛鍊提升自己,可以跟你說提高檔次明顯。

2.讀博是體力加腦力活動,非常不容易!國內博士畢業是非常艱難的,所以博士畢業待遇跟碩士相比,高出了很多,舉個例子,科研啟動費,安家費,補助等等,碩士研究生很少有。所以說,付出和獲得是同行的!

3.如果你還在猶豫,可以給你兩個建議。一,能吃苦,耐得住寂寞,想提高自己,想提高待遇,不要猶豫,放開一搏,讀博去吧!二,如果有任何的放不下,建議三思而後行,會很累的,不是開玩笑的!


食品營養安全探秘


晚於不晚,就看你怎麼去比較了。

如果比起社會中個別突出的精英,這個年齡確實晚了。

看看這兩年新聞上,30歲985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都已經有好幾個了。這比人家大的年齡,想成為人家的弟子恐怕都很困難。這麼比起來的確是晚了太多了。

可是,再看看河南滑縣不是還有一位70多歲的柳大爺不是還在執著參加高考嗎。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年齡不但不晚,還非常合適,等你博士畢業起碼還能再奮鬥20年,還能再為國家貢獻20年。


其實無論早還是晚,有些事不去做可能永遠都放不那個掛念。

等60歲,在回想起來,可能會覺得更遺憾。


還沒有達到像你一樣憂慮博士的地步,但是卻有相似的憂慮。

共勉吧,之前的時間已經晚了,追不回來了,至少別讓以後的時間再遺憾。


泛泛的生活


這個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看。第1個方面是主觀角度。你讀博是因為你的主觀想法,願意讀博,希望讀博,渴望讀博,並且經濟上和事業上都沒有什麼壓力,讀完博士能夠讓你有一種願望實現的想法,並且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時你的經濟上和現在事業的發展,不但沒有受任何的影響,而且還有很大的支撐作用。那就去讀吧。以上的一些客觀條件,比如說經濟上和事業上有壓力,個人願望還是非常想去讀,建議放棄。畢竟讀博士和讀碩士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讀博士,痛苦是時刻存在的,導師最多給你指個方向,所有的路都得靠自己走。千萬不要拿讀碩士的經驗來讀博士,那樣的結果只有一條路,就是畢不了業。第2個方面是客觀角度。比如說像目前很多高校裡的教師,如果沒有博士學位,不得評正高級職稱。而且學校有很多的鼓勵支持措施,鼓勵大家去讀博士學位。這種情況其實主觀上不是很願意,客觀上也還得是去讀一個,這就無所謂年齡大小了。高校裡40多歲的人在讀博士的也很多。舉兩個例子吧,是我當年讀碩士的時候住在同一個樓層的兩位博士。一個是天津某高校的一個副教授,三十多歲為了個人理想,辭職來讀全日制脫產的博士。結果個人的學習能力還是有限,讀了7年才畢業,畢業的時候已經40多了,找工作碰了很多壁,最終也還算是找到了一個地方,又從原點起步,副教授開始。由於諸多的原因10多年過去了,至今依然還是副教授。目前準備退休了。一個是地方高校的副教授,因為學校有明確要求沒有博士學位不得評正高職稱。這位老兄就走了,學校的委培,40出頭讀博士。再接再厲,5年之內拿下博士讀博期間發表的文章,統統都算原單位的工作成果,畢業之後回原單位工作,回去之後的第2年就直接上了正教授了。又過了兩年就當上外國語學院的院長。日子過得非常舒服,學科帶頭人新世紀優秀人才,諸多諸多頭銜項目,一個個都拿到手軟。


白紙繪長卷abc


我認為不晚,年齡不是追夢的障礙!

一、追求夢想何時開始都不晚,關健要下決心,一點一點去努力,一點一點去積累,為了讀博,我們要全力以赴,不負時光,

二、年齡不是取得成就的障礙,任正非44歲開創華為,當時面臨婚姻破裂,上有老下有小的艱難困境,如今華為成長為中國的脊樑企業,劉備四五十歲還在漂泊,最終創立蜀國,董明珠三十多丈夫去逝,帶著孩子,之後進入格力,從業務員幹起,通過不懈奮鬥,帶領格力成空調業的一顆珠!

事實證明,年齡不是我們追求夢想的障礙,36歲也更不是我讀博的障礙,關健看我們追求夢想的決心和毅力!


沉澱歲月精緻人生


不晚,如今40歲以後的都還有很多考博的,只要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

而且現在很多一般的企業、單位都會為博士提供至少兩室一廳的房子,而碩士起步待遇比博士低挺多,提供住宿的條件也不是很好,也就相當於多讀3年博等於買了一套房子而且工資翻倍,而碩士做3年根本達不到這個高度,

加油,希望可以幫到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