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宋这清官,和见过的清官完全不一样


大宋这清官,和见过的清官完全不一样

人物图 宋 刘松年

01

铁面御史

明朝人编撰的《幼学琼林》,是一本小学生的启蒙课本,教习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

其中说道:

王德用,人称黑王相公;

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

中国历史上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御史大臣不少,在中华基础普及知识中提到的,只有这个赵清献——赵抃。

清献是他逝世后的谥号。

赵抃在《宋史》中是和大名鼎鼎的包公、唐介等人同一个传。

这是编史的人的习惯,物以类聚。

这几个是不怕得罪权贵,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硬汉。

赵抃出身贫苦,父母早亡,由大哥赵振抚养成人。

二十七岁,仁宗朝中进士,这是大宋鼓励寒门学子“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成功典范。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登科入仕途, 在各地工作了几年,名声很好。

大臣曾公亮不认识他,却推举他出任“殿中侍御史”,这官才七品,却杀力很足,专门挑百官的毛病。

哪儿失礼,哪儿越职大小事务,他都可以挑刺。

说白了,也是个格外得罪人的职务。

小赵弹劾大臣,上来就讲硬的,不避权贵,不讲情面,有一说一。

在任期间,当朝大臣,宰相刘沆、副相陈执中,这就是现在的总理副总理大臣;

宣微使王拱辰、枢密院王德用,这是内外军队的长官,还有翰林学士等等,全部都是他炮轰的对象。

的确让人对这个御史言官刮目相看,铁面御史这个绰号,就是这时得来的。

以他弹劾副相陈执中来说,赵抃火力的猛烈度和准确度就非常有杀伤力。陈执中是老宰相陈恕的儿子,因为父亲的恩荫入仕,后来当到宰相。

这在大宋的大臣中,是没有经过科考任高官的异类。

赵抃直接斥责陈执中“不学无术”,根本不是宰相的料。

他的家也乱七八糟,宠妾小张非常暴戾,把婢女打死,逼婢女上吊等事不少。

赵抃连上八道奏章,说老陈一个家都理不好,怎么理天下?

关键是仁宗皇帝非常喜欢陈执中,真宗朝就是陈执中上言,要皇帝早立接班人,确立了仁宗。

所以仁宗觉得陈执中有恩于自己。

大宋这清官,和见过的清官完全不一样

赵抃就直捅捅地问仁宗:

“陛下您一直袒护陈执中,是不是他在立太子这件事上有功?

再说了,先帝只有两个儿子,周王(仁宗兄弟)早去世了,皇太子不是陛下您还有谁?

执中有什么功劳嘛!”

仁宗说:“不是这个原因。主要是执中从来不欺瞒我。”

皇帝这么喜欢的大臣,照样让赵抃扳倒,这才是铁面御史。

02

越州救灾

宋神宗熙宁八年,吴越大旱灾。

赵抃以资政殿学士的高级别出任越州知州。

九月,没到任他先给越州下了文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越州各县遭灾有多少个乡?

百姓能自己养活自己的多少?要政府供给的多少?

有多少沟渠堤防需要雇用民工修筑?

政府库存粮食多少?

富户可征集粮食多少?

寺庙道观有余粮多少等等。

一到任,赵市长雷厉风行行动起来。

政府征收富户上缴和寺院等余粮四万八千多石,用作救济粮。

二万多没有吃的百姓这就是口粮。

十月初一开始,成人每人一天一升口粮,小孩减半。

为防止拥挤,规定男女分开,一次领两天口粮。

地点上,专门在城镇郊外设置救灾点五十七个,让老百姓就近取粮。

人员上,征集了一批旧官吏参与这次行动。

有钱买得起粮食的人,由政府出面要求大户人家不得囤积居奇,必须卖给别人。

政府调出五万二千多石,平价卖给百姓。

卖粮点十八个,解决了这部分人的问题。

再来补充工作,有劳动力没钱的人,受政府雇佣,修城墙。

共计修了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按工时发给报酬。政府居中做保,让有钱人低息放贷给穷人,来年收成,予以偿还。

种种有效措施,使吴越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大灾中得到最好的赈救。

百姓国家都记住了这位人民救星。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写下《赵州赵公救灾记》,记录下了赵抃的无量功德。

多年以后,赵抃退休,在儿子的陪同下,游遍了吴越的大好山川。

所到之处,官民无不以赵大人来过我家乡而自豪。

大宋这清官,和见过的清官完全不一样

摔琴谢知音图 宋 刘松年(传)

03

一琴一鹤

赵抃先后两次治理四川。

四川这个地方,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一个难点。

叫做“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每个朝代入蜀的总督,都是特别优选的大人才。

赵抃在御史台威名大振,也有好几个地方任职经验,就被派选到四川梓潼路任转运使。

赵抃的行李非常简单,随身衣物外,只带一张琴、一只鹤。

正显赵公的清廉高洁。

他经过清白江,江水清澈见底,发誓道:“我必如清白江水,虽有万物杂处,决不污浊!”

入蜀后,赵抃坚决制止官场贿赂公行、奢侈无度的作风。

以身作则,廉洁奉公。

雷厉风行推行新政,非常有效地修正了四川政风。

升任成都府知州——四川的最高长官,赵抃的政风再一改,以简洁、宽厚为主。

以前碰上迷信邪教行为,赵抃处罚非常严厉。

到了成都,又碰上同样的事,大家都以为在赵抃手上死定了。

料不着赵抃看没有其他罪过,笑道:“这只是骗吃的小动作。”

惩罚首恶,从众不究。

蜀人大为高兴。

皇帝表扬:“赵抃是用中庸之道治理成都。”

大宋这清官,和见过的清官完全不一样

宋神宗坐像

几年后他回到中央,当时的皇帝是宋神宗,把他安排负责谏院御史台,又回到老岗位。

按照惯例,四川回来的主政官员,一般就是进两府——国务院或国防部工作,老赵的任命是个特例。

神宗解释说:“我还是想要发挥他仗义感言的优点。”

没多久,升参知政事(副相)。

没多久四川因守兵问题又乱,神宗请赵抃再次治蜀,从前从来没有从两府再派往四川的,皇帝特别说:“你能为了我再辛苦一趟吗?”

赵抃答:“陛下您的话就是法,不必管旧例。”

到了四川,赵抃理政更加宽松。

他特意找到个老军官聊天:“你和我一样年纪的人。我替皇帝管理一方,你们为国家戍边守卫。大家一起努力,遵纪守法,等到服役时间到,拿一笔钱回老家,养育妻儿,不是更好?”

老军官把这话传出去,驻军都感动又觉得太有道理了,大家不闹事,四川安定。

大宋这清官,和见过的清官完全不一样

04

一时之兴

赵抃的宽简政策,就是不多事,给民休养,以人命为第一。

这和他一直以来的作风是一致的。

年轻时,小赵在司法局工作,某人大赦前伪造公章,大赦后再使用。

这样的犯罪行为,或许大家习惯上还觉得要罪加一等。

料不到小赵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这件事:“这个人大赦前没用公章,大赦后没造公章。罪不该死。”

大家伙一想,是这个道理啊,小赵眼光真独到。

在四川,蛮子归降,为表诚意,要杀个人来盟誓。

赵抃很实在,让他们换个牲口杀了。

蛮子都欢呼起来。

所以他治的州县,认定各地的监狱越空越好。

这让地方官不再以捉人为功劳。

本来嘛,偷了一根针入狱一回,出来五毒俱全的事很多。

中国古人有句老话:破家的县令。

许多富人一听官司,胆都裂了。

在赵抃的总方向下,各地监狱在押犯人越来越少。

造福无量。

赵抃每一夜都焚香祭拜上天,讲白天的所作所为,自觉没有一件事不敢对老天讲。

但人无完人,且看老赵的故事。

大宋这清官,和见过的清官完全不一样

据说在四川时,碰上个头上戴着杏花的漂亮伎女,老赵一时高兴道:“髻上杏花真可幸。”

那女郎应声答道:“枝头梅子岂无媒?”

这都是双关语,“幸”是大人物对女人的爱宠,女郎回答也妙:怎么讲都要有个牵线人吧?

这种有才情的女郎最让读书人意动。

老赵忍不住心痒痒,到了晚上,叫过一个长年跟着自己的老兵:“你认识那个头上插杏花的女人吗?”

老兵说认识。

“你去把她带来。”

左等右等一个时辰吧,还不见影子。

老赵突然醒悟过来,我这是想做什么哟!和自己平常修为背道而驰嘛!

跳起来,就要叫人去找老兵。

不料外面门开,老兵进来,原来他根本没去。

向赵抃行礼说:“我估计不过一个时辰,相公这个念头就会息掉。所以就答应下来,在门外等着您呢!”

赵抃在公门修行多年,达到了很高深的水平。

又是能臣大儒,可依旧受欲望的操纵。

有一回他听到雷鸣声,写下一首偈子:

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

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

这样的高手,还是被心潮诱惑,人要完人,真不容易。

老王:这清官和我见过的清官完全不一样好吗?顺的难以置信,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