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隔離期滿仍發病,飄忽不定的發病時間,是最令人擔心的事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為避免造成更多人感染,對於疑似患者我國啟動了隔離措施,那麼隔離滿14天后,如果不發燒是不是就沒事? 雖然病毒相同但每個人的體質各不一樣。遂於大部分人來說,不間斷地連續隔離14天,而身體沒有發病,就是安全了,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隔離期滿仍發病,飄忽不定的發病時間,是最令人擔心的事


隨著新冠病毒的不斷傳播,越來越多的異常案例逐漸出現,其中,就有一個典型的案例,引起了大家的不安。患者是在隔離期滿後才發病的,病毒潛伏期長達28天,遠遠超過最初確定的隔離時間。

據瞭解,這位患者自1月22日與全家六人一同乘坐高鐵從武漢抵達廣州,抵達後,從1月24日開始全家人進行了居家醫學觀察,經過14天的隔離,他們身體並未出現異常。直到2月20日,這位患者才開始出現發熱的症狀,21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而且家人中,也有三人相繼發病。


隔離期滿仍發病,飄忽不定的發病時間,是最令人擔心的事


此次案例的發生,為新冠病毒的防禦帶來了新的挑戰,此前專家表示,對於新冠病毒潛伏期的預測,並不是絕對的,所以,隨著感染人數的增多,出現個別異常案例並不奇怪。

但對於這類人的防控,確實存在很大的難度,飄忽不定的發病時間,令人難以捉摸,雖然,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是判斷無症狀感染者的有效措施,但我們不可能去排查每一個正常人。相對而言,隔離14天是預防疫情傳播比較保險的方式。


隔離期滿仍發病,飄忽不定的發病時間,是最令人擔心的事


實際上,我們到現在為止對於新冠病毒的認知還是非常有效的,不一定能及時準確發現所有問題,同時也很難和家人完全隔離開。但是一旦出現問題,醫務人員並及時採取應對措施,確保患者及其家人的安全。儘可能的做到避免潛在的疫情擴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