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這道美食是撫順人在引入麻辣燙的基礎上發明的?還特受歡迎?

中國特色麻辣拌,主要有土豆片、海帶結、豆皮、丸子、魚丸、甘藍、寬粉、油菜、白菜、悶子、豆泡、蟹棒、蘑菇、素丸子(又稱紅丸子)等原料組成。和麻辣燙原料相似,不過是在煮過後瀝乾水分,加鹽,陳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拌勻後食用, 是撫順人在引入麻辣燙的基礎上發明的,非常受歡迎,有醬香口味、酸甜口味、酸辣口味、麻辣口味、鹹辣口味、甜辣口味、酸甜麻口味、,而且口味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進行調配,還有九葉粉之類的,現在遼寧周邊也有相應的麻辣拌出現,隨後風靡全國。最早出現在各個中小學校門口,很受學生們的歡迎,現在已經成為街頭小巷的美味小吃。

這道美食是撫順人在引入麻辣燙的基礎上發明的?還特受歡迎?

麻辣拌的起源是在遼寧省撫順市,時間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是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勁風正在猛吹撫順這個老重工業城市的時候。那時撫順市約有國有企業職工66萬人,佔全市勞動力總量的90.8%,這些人裡,在94年以前下崗的就佔職工總數的38.07%。然而94年的時候這陣風還沒刮完呢,所以一直到上個世紀結束的時候撫順市閒置勞動力已經積累到將近一半。那時候,撫順是個經濟結構非常不合理的重工業城市,下崗職工都是來自煤礦,鋼鐵,紡織,電力和建築部門的,下崗職工掌握的技術單一,而且還大齡化,加之民營資本極其薄弱,很難立即實現再就業。在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市政府是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一切渠道去解決問題。其中就有一條是鼓勵下崗職工自主創業的。

這道美食是撫順人在引入麻辣燙的基礎上發明的?還特受歡迎?

但是創業需要資金啊,由於那個時候國企改革還在過渡期,市財政也承擔不了這部分資金,所以就都得靠這些下崗職工們自己去摸爬滾打了。插一句,現如今撫順市多數脫穎而出的民營企業家,也大多是那個時候起步的。下崗職工們連固定收入來源都沒有,創業之不易可想而知,進而是創業之途徑也可想而知,只能做點小本買賣,賣菜擺攤推車送貨,多數人沒有店鋪,大家可以閉眼想象一下那個時候撫順城市那種“灰色繁華”的景象。

這道美食是撫順人在引入麻辣燙的基礎上發明的?還特受歡迎?

那個時候四川的麻辣燙已經進入撫順,市內就能有那麼十多家四川麻辣燙店,因為其麻辣口感適應一部分人喜好,加上它價格低廉,所以很快就遍及全市了。這個東西一火,從業的人數也就開始多了,因為這個東西成本小,利潤高,沒有複雜的管理程序,正好適合那些家裡夫妻兩人都下崗的家庭,所以一時間多出了不少夫妻店賣麻辣燙的。但是市場規律就是這樣,競爭的人多了,就變成了過度競爭,一旦過度競爭了,這錢也就不好賺了。這麼多家賣麻辣燙的,怎麼才能賺到錢呢?於是就出現了一對聰明的夫妻,他們想,這麻辣燙畢竟西南地區流傳過來的,它應該更適合那邊人的口味,我們在東北,地方不一樣,口味應該是有差別的,如果說能把這麻辣燙改得更加適應東北人的飲食特性的話,咱們是不是能賣得更好呢?東北人的飲食特徵是怎樣呢,就是為了適應天寒地凍的氣候條件,增加自身的溫度和抵抗能力,慣吃多油多鹽和刺激程度高的食物。但是多放油和鹽也有點兒虧,因為麻辣燙有湯,有稀釋作用,所以為了讓這個麻辣燙的口味更重一些,乾脆不加湯了,原料煮熟了直接拌,這樣還降低了不少湯的成本!可是沒有湯之後,它就不燙了呀,又怎麼能叫麻辣燙呢?所以就改名吧,叫“麻辣拌”。

這道美食是撫順人在引入麻辣燙的基礎上發明的?還特受歡迎?

如今,撫順麻辣拌已走向全國各地,瀋陽、大連、鞍山、北京、上海、天津、山西等各大城市都有撫順麻辣拌身影,各種網店也把撫順麻辣拌做的如火如荼,我相信,未來會有一天,撫順的麻辣拌不光只是走出遼寧,走出東北,走向全國,而且還會衝擊世界,讓所有人都來嚐嚐我們撫順的特色美味,讓你體驗一把如臨仙境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