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里位于滇东南两州(红河、文山)三县(泸西、弥勒、丘北)交汇之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宛如世外桃源。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里藏了个“亚洲摄影之乡”,因为独特的造型,特殊的历史价值,堪称我国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里又被人称为:最“怪”的村子,因为村子里一千多间房子相连,你家的屋顶就是我家的院子,走进一家就能走遍全村。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里曾是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山脚有高耸的城墙,城墙下有护城河,寨中住户多达1200多户,土筑房群落进可攻、退可守,繁华岁月,盛极一时。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里,就是红河泸西的城子古村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集彝汉文化于一身的土掌房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土掌房表面上看似粗糙,经不起雨水的侵蚀,其实是非常的结实耐用的,在建造土掌房时,采用当地黏土反复击打、压实,因而冬暖夏凉、结实耐用。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即使用作支撑的木头坏了,换一根也不碍事,就算漏水了,压上一层泥就可以搞定,在各家各户的庭院前还有专门给牲畜修建的小房子。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全村还完整地保留了古人利用适宜地形和较为先进技术建造的、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就算是雨季,也不会有水涝的威胁。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之所以说土掌房是彝汉文化结合的独特建筑景观,是因为独特的土掌房在建造风格上,也汲取了滇中地区汉人传统四合院的建筑风格。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同时它包含有像“李将军第”这种汉式门头、坡顶、门头下方斗拱等齐全的建筑构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古老又充满智慧的玉米围子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种用竹子做成的篱笆,高两米左右,紧紧包裹着里面的玉米棒子,这些并不是装饰物,而是当地人民用来储藏玉米棒子的简易仓库。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简陋的围子,既通风透气,还能享受阳光,保证玉米不长霉,虽然看起来不那么美观,但百年来却是非常实用。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你之房顶,我之庭院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漫步城子古村,不知道是走在院心,还是走在屋顶。前一家的屋顶就是后一家的院心,土掌房层层相连,走完了这家到上面一家须得沿着梯子爬上去,到下一家呢,矮一点的可以一跃而下。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每一家从中间的石阶而上进入正房再至楼上,然后通过楼上的小门上到屋顶,出于通风透光的需要,在屋顶上留出2米见方的空洞,上下有楼梯相衔,又可从平台进入另外一户人家,直至串遍全村人家。这种独特的村落形式,决定了村民们必须要和睦相处,友好团结才能生存下去。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说是土掌房托起城子古村的睿智也好,说是城子古村映衬土掌房的美丽也罢,都对,也都不对。毕竟,在这几百年的风雨时光里,两者谁也没有离开谁,而且还相得益彰地活出了最好的自己。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泸西的美,远不止城子古村


推荐自驾路线:

1.昆明—建水—元阳—蒙自—弥勒—泸西—昆明

2.昆明—元阳—河口—越南—蒙自—弥勒—泸西—昆明


锁蒙高速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锁蒙高速公路起于锁龙寺,终于红河蒙自,全长78.9公里。从昆明至河口全程高速只需4个小时,而到蒙自只需3小时。


2008年10月正式开通,标志着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河口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锁蒙高速也成为云南第一条出境高速公路。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自驾爱好者可以一次体验建水古迹、元阳梯田、河口边境风光、蒙自小吃、弥勒温泉等多种红河各地风情。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阿庐古洞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阿庐古洞被誉为“云南第一洞”,位于泸西县5公里处,又名泸源洞,是一组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溶洞群,也是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洞穴之一。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就曾神迷于此,两次入洞考察,留下了“泸源之水涌于下穴,泸源之洞群于悬岩”的名句。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阿庐古洞”为彝语,意即“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洞景古、奇、险、绝,洞内的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帘、石瀑、石花千姿百态,几乎具备了地质岩溶学所定义的所有景观,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歹鲁瀑布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歹鲁瀑布位于向阳乡歹鲁村,是泸西最有名的瀑布,瀑布之水穿越山林而来,跳跃在岩崖之上,气势浩大,四周山石包围,颇为壮观。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一道道清澈见底的山泉从山上奔流而出,飞遥而下,形成飞瀑,在7公里范围内跌宕出11级瀑台,很是震撼!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景区周围植被良好,地下瀑布与2公里长的暗河相连接,石钟乳造型丰富多彩。


南盘江峡谷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南盘江位于泸西县境东南部,是珠江的源头河段,两岸山高陡峭,南盘江中、下游纵坡很大,水流湍急,滩险多。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南盘江峡谷景区的现在生态体系尚处于原始状况,山谷,景色很美,村庄很少,给人一种恬静感。滇越铁路在峡谷中蜿蜒穿行,这里隧道洞洞相连,桥洞交错,还能看到铁路旁原汁原味的老站房。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弥勒风情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相比商业化成熟的景区,弥勒的物价有种回到10年前的感觉;旅游大省云南,反而在小家碧玉的弥勒找到了安逸的度假感;作为全国知名红酒之乡,哪怕不会喝酒,葡萄也能甜醉了人。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里有被誉为“中国第一魔幻小镇”的东风韵,这支用红砖砌起来的建筑狂想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群。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在这座艺术园区里,拍照之余,你还可以寻访诸多名人艺术家的足迹:跳舞的杨丽萍、歌手萨顶顶、演员张国立、导演张扬,演员李亚鹏……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它的不平凡。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里有不输腾冲的顶级温泉,常年水温64°左右,属国内罕见的优质碳酸泉,遍布城内城外,人均30块就能泡个够,一年四季的压力都赶跑了。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像,宝相庄严、笑容可掬,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新年祈福最是合适不过了。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这里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每年农历二月初三,生活在弥勒的彝族阿细人都会举行祭火节,这是火的圣典。神秘的祭火活动撼人心魄,奔放的歌舞,原始而激情豪迈。


云南最“怪”的村子,珍藏着600年前的滇东南风光


泸西之美,难以尽言

春节假期期间,不妨来感受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