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俗語: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這話有什麼深意?

新大風歌


我是鄉村淇譯,一個在農村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八零後農民。

農村的一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總結出來的經驗,說的也是比較有道理的。那麼“打工不去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又是怎麼的說法呢?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打工不去親戚家

這個可能在一般人看來要是打工上親戚家去打工,大家都還認識又是親戚多少都是能照顧點的吧。其實是不然的。我說說我的經歷。

我在農村初中畢業就沒有上學,也是自己學不進去了,就想著出去打工掙錢,幫著父母減輕一點負擔,正好我家親戚有一個在城市開廠子的,那時候還小合計著也沒去過大城市要是強親戚的廠子去幹活,親戚還能幫著點就去了,剛開始咱也不會幹什麼,都是用最底層做起的,當時也是非常努力的工作的,在哪裡做了能有七八年吧,什麼崗位都做過了,也都是得心應手了,廠子也是越來越好了,可是到後來就是工資也是不怎麼漲得,後來進來的人都是工資漲得很快,就是我這個漲得是很慢的,只要有一點不對的就說的很嚴厲的那種,其實我做的也不比別人差,都是比他們多很多工作的,可是他們還是嫌我做的不夠好,感覺就是應該的似的。是他們帶出來的,可是這幾年我也是付出的不少啊。有什麼事都是第一個上還這樣。後來因為工資的事情還是在哪裡不幹了,畢竟結婚了,家裡的開銷大了,不夠花也不夠用一家老小的開支了。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吧。

買賣不去熟人店

所謂的買賣不去熟人店這個就是很好理解了。在我們需要買什麼東西的時候,要是去不認識的人哪裡去買東西,我們是可以砍價的,也是會能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有可能買來的東西還是比較好的。

可是要是到了熟人的店裡去買東西,在價錢方面你是不可能那麼的去砍價的,他們都是會給你個最低價的,你為了面子也不好意思在去降價格了,再有的方面都是不好那麼訴說的,往往都是自己默默的承受了。

所以在人們看來最好不要去給親戚打工,有可能沒給打工的時候關係比較好一到去打工了有了利益關係,那麼很容易翻臉,兩家就鬧掰了。 在到熟人的店裡買東西有可能價格沒有便宜多少,還打上了人情,容易被別人說到的。這樣一來就有點得不償失了。還不如不在親戚那裡打工讓別的地方還能放的開。

分享自己對於農村的一些看法和農村的一些趣事,喜歡可以動動你發財小手關注一下吧。


鄉村淇譯


這在當今社會中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

說個簡單的例子吧:

我有一朋友,他姑姑家是開副食批發的,由於需要有人送貨,他也就過去了。而且一干也好幾年了。別人看著挺好的,因為侄子幫著姑姑做生意,肯定很賣力,姑姑也放心。實際上,最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但是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

因為他已經談了個女朋友,他想要有點時間去談戀愛,而副食批發的生意從早到晚都是很忙的,而且幾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過年的那三四天有休息,別的時間統統沒有。所以,一直很忙。忙到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所以,他經常請假,而他姑姑又經常說他請假偷懶。

也因此他心裡有些不爽,但是沒有辦法,在他姑姑店裡。他也想不幹了走人,但是他姑姑又不讓他走。於是他就經常堵氣,別人要他送貨,他就不送,然後開始抽更貴的煙,也起得很晚,別人都上班了他還沒有起來。所以,在店裡的影響也很大。由此在店裡他與跟他姑姑吵過不少次架,最後沒有辦法,他姑姑讓他走了。

本來是挺好的關係,現在好了,產生了隔閡了。我認為,這樣的隔閡,也許以後都難好了。

其實,像他們這種情況最後有這個結局的還是很不錯的了,有很多去親戚家打工的,最後搞得親戚都快翻臉做不成了的,見了不少。

買賣不去熟人店還是很有道理的

就像今年過年的時候去買砂糖桔,轉了一圈別人2.5一斤的價格,差不多都這樣。然後我愛人拉著又轉到她熟人那,也是2.5的價格。行吧,價格一樣,還是熟人,不多說,拿了一件走了。可是到家後發現,這個桔子很小,而這個小規格 的桔子別人那都是2元一斤的。頓時我就很有意見,並且嚴正的告訴愛人,以後買東西絕對不去那裡。

買東西的話,至少我是不太願意去太熟的人那裡買東西的。因為太熟了你根本沒有這個臉面還價,但是人家就有那個臉面來高價賣。

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的說熟人那裡不能夠買東西。這個熟人其實也就是一般的熟,比如經常到那裡買東西混熟了而已,只有金錢交易卻沒有交過心的。如果有一個交心的朋友開了店,買東西肯定要去那裡的,因為交心朋友是不會想著要賺你錢的。

“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這句話是現在非常現實的一句話,夠貼切,夠形象。其實也說明了一個道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要建立起來真的很不容易。而且,也有很多的人專門拿別人對他的信任當揮霍的資本。做人還是要將心比心,從做生意的層面上來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還是要有最起碼的底限,不能夠因為別人與你有點熟你就把別人當傻子玩弄,事實上,天下有幾個傻子呢?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


洞庭清水塘


2017年我們從深圳回到老家,在縣城租了套住房,將孩子轉到縣城上學。

孩子到縣城實驗小學上學後,我不可能在家待著,要保證日常生活開支。必須要找分工作。剛好我們姐夫在縣城開了幾個服裝店,需要人,我就到她那裡上班了。

我每天早上,早早的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去店裡上班,打掃衛生,燙衣服,掛衣服忙碌起來。基本別的服務員來,我都把衛生,衣物掛好,就等著顧客的到來。

在店裡,別的服務員上半天班,我可以說上全天班,起早貪黑的做,把店裡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做。在店裡基本上做的比別人多。但是工資拿的比別人少,出了事情還老是找你責任,認為是我沒做好。店裡有什麼培訓,都是讓給別人,而從來沒有考慮過我。

在親戚店裡,你活幹的比別人多,拿的比別人少,受的氣比別人為,長期做下去,親戚會因為日常小事而反目成仇。早解散,還可做親戚,晚解散,親人會變仇人。

在熟人店買東西,你拿不下情面,不好講價,礙於情面,買與不買,都不好收場。

價格高買下,虧自已,心裡不平衡;價格低買下,虧熟人,良心過不去。

以上就是我個人觀點,歡迎各位發表不同的見解!


秦巴客


農村俗語: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這話有什麼深意?

其實這兩句話很好理解,打工不在親戚家打工,買東西不去熟人店裡,我就講講我自己的理解吧。

先說打工不到親戚家,這個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吧。我的同事曾經給他親叔白哥幹活,他的哥哥包了好幾個工地,由於太忙有一個工地就讓他管。每天工地上的大事小事都得找他,有時忙的連晚飯都顧不上吃,沒人加班他去,工人沒有生活費了他自己掏錢墊上。我們經常開玩笑的說“你這麼費心費力的給你哥管著,年底不分給你10000元得紅包嗎。”他卻說“還紅包呢,去年的工資你們都開清了就給了我4萬多,還差我3萬呢,我乾的是最多的到頭來不落個好”後來,他不在他哥的工地幹了,因為這差點和他哥鬧掰了,他哥還在背後說他的壞話說什麼他乾的不行。這也許就是最好的證明,由於是親戚許多的事情不好意思張嘴比如說漲工資,親戚就認為你掙著他的錢就應該比別人多幹一些,最後就產生了矛盾甚至翻臉的地步。

買賣不去熟人店,你去買東西時都是熟人,所以不可能像陌生人一樣討價還價,而且有什麼問題還不好意思張嘴給他說,只能自認倒黴了。


水工小志


打工不到親戚家,我哥深有體會。
他開了個小廠,各路親戚蜂擁而來。先是他小姨子的老公,沒技術沒文化,跑來投奔我哥,安排在車間當工人,也不好好幹,總喜歡找個沒人的地方睡大覺。
就這表現,我哥照樣給開滿勤工資。
最後嫌不賺錢,幹了兩年走了,回去到處說我哥當了老闆不照顧自己人,千里迢迢奔我哥去即沒賺到錢,也沒當上官。
接著我媽弟弟,我們小舅也來了。人家有技術有文化有頭腦,我哥給安排當部門經理。結果天天虛開發票報假賬,以為自己是老總親舅,還敢打手下員工。坑了我哥不少錢,公司上下把他當鬼見愁。
我哥說了他幾次,也撂挑子跑了,回去也是說跟我哥沒賺到錢,到處說我哥不好。
然後,我叔叔家弟弟,不好好唸書,初中畢業在社會上做混子,我嬸嬸也要安排他來找我哥;我哥同學的女兒,大學畢業不找工作,在家啃了一年老,也想到我哥廠裡讓我哥給開份工資白養著。


後面這兩個我哥始終沒敢答應他們來,怕請神容易送神難。
其實,到哪都要好好幹,到自己親戚家多少能得到一些照顧,但得到照顧更要好好表現,才不能辜負人家的幫忙。
那種到了親戚家企業打工,就想著不用幹活白拿錢、多拿錢,那真是想多了,這社會沒誰想養啥也不幹還想高薪的大爺,到哪都得憑自己本事不是。

買賣不去熟人店,這個我想起了一個老家的案例。我們那一個開五金店的中年婦女被殺了,最後查來查去發現殺她的居然是她情人。殺人原因很簡單,就是情人在她店裡買東西,覺得她收的價格高了,讓她便宜點。那女店主覺得,你都跟我這層關係了,在我店裡還跟我講價?氣得把東西扔到店門外,讓情人滾,說你愛買不買。那情人也來氣了,想平時在她身上沒少花錢,買這麼個小東西,她居然還想在他身上賺錢,太不是東西了。越想越氣,抓起店裡的鐵錘就把女店主打死了。也許跟熟人做生意都這個心態,賣家覺得你我熟人,你應該照顧我生意,不該講價。買家覺得我跟你關係這麼好,你不該賺我的錢。所以買賣雙方想法差異太大,怎麼弄都不帶有好的,買賣不去熟人店,這話講得有道理!


大件事


這句話說的在現實了!就拿我們來舉個例子吧!

我和我老公是2017年結的婚然後有了閨女,我們就一直在我媽這裡賣東西,原本想著一家人沒有什麼隔閡,但是時間一長就什麼都變了!我們是一個月給7000,但是生意也不怎麼景氣對於家人我們也不好怎麼說,要7000吧覺得生意沒有那麼好要那麼多自己不忍心,但是要的少了吧我們也要生活的,加上我們也欠著別人外賬所以我們就有了想要回河北的想法,覺得時間一長了就老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生氣感覺好煩!真的覺得自己人給自己人打工太難了,一點自由也沒有我們一年365天基本上沒有什麼事都是在賣東西,就算有時候閒著了,不是洗衣服就是在家理貨,有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有點跟不上這個社會了,感覺自己有點落後了!(打工不到親戚家)!

買賣不去熟人店這句話說的一點沒錯,如果你去認識人那裡買東西價格你不好講,有些熟人就專門賺熟人錢有時候還比別人價位更高,我去買水果都是愛去熟人家,自己天真的以為都是熟人了不會要你多少價,結果當得知別人買的水果比我的都便宜的時候時,心都拔涼拔涼的,感覺怎麼會那麼坑!從那以後我就不在去熟人那裡買東西!覺得熟人比陌生人還要坑!



筱苒2017


“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這兩句話真的是特別有道理,不過這好像不是什麼農村俗語,一直以來都知道這兩句話,要說它有什麼深意,其實也沒有深意,就僅僅是字面意思。瞭解了這兩句話,就能夠使我們少走好些彎路。


打工不到親戚家:打工的時候,別說不能去親戚家打工,就是親爹親媽開的店都不能去。我認識一戶人家,爹媽開了個廠子,兄弟倆加妯娌倆一大家子都在廠子裡幹,差點鬧了個老死不相往來。起因是爹媽開的場子,小兒子畢業後直接進廠幹活了,後來老大兩口子看在廠子裡賺錢比上班強,也紛紛辭職,要來父母的小廠工作。結果每個月都是跟其他工人開同樣的工資,但是父母就向著小兒子,不怎麼用幹活,幹著現成的小老闆。老大兩口子覺得很不公平,於是就跟爹媽理論,就這樣父母家,老大兩口子再加上小兒子兩口子就打了起來,差點就斷絕關係不登門了。

這可見在親戚家打工或跟家裡人合夥真的是不行,看人家掙多了眼紅,分給你分少了生氣,總會因為一點利益糾紛就引發矛盾,特別傷感情。


買賣不去熟人店:這個想必大家都深有體會。從小農村的老人們就會教我們,買東西不要覺得是熟人,就挑熟人買,不打聽不比較肯定是要吃虧的。越是熟人越不好意思講價,但這是我們買家的心理,但作為賣家的“老熟人”,他們可就不會這麼想了。

我一個姑姑過去在農村住平房,家裡想要裝修一下,正好她表弟是幹裝修的,用別人不放心,裝修行業套路太多,就想著用自家親弟弟來幹,肯定會花最少的錢,幹最好的活。結果真的是大失所望,在差不多二十年前,做個普通裝修3萬2萬就夠了,結果他上來就要了四萬八,姑姑聽了立馬就火了,本來也是不好意思講價的,拿著家裡的裝修就理論了起來。最後結款項的時候只給了3萬塊錢,兩家人也鬧的好多年都沒說話。


要麼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農村的很多俗語說的特別有道理,我們一定得聽,這樣可以少走好些彎路,而且也能少吃虧。


一品小十六


打工不去親戚家,其實還真有這麼一說,但並不是說全部都是親戚老闆吝嗇,對親戚苛刻等各種小氣行為讓人不舒服,我舉兩個三個例子,說三件幫親戚打工的農民,大家看看打工該不該去親戚那裡。


事件一:

我們村有個叫大軍的農民,四十五六歲時到他妹夫工廠打工,工資和別的單位打工差不了多少,大軍覺得給誰幹活都是幹,在妹夫工廠打工還能幫妹夫掌眼,最起碼自己人比較靠己。

還別說,大軍在妹夫工廠真是比任何人幹活都多,傍晚廠裡出貨或者來原料時,妹夫都會讓大舅子下班不要走,幫忙裝貨卸貨,因此大軍三天兩頭下班後回家天都黑了,於是媳婦兒不滿意:你妹夫是不是把你當驢使喚?就掙仨瓜兩棗,還值得你一個月有十天晚上加班的嗎?

大軍安慰媳婦:自己妹夫,咱不幫他幫誰?就別計較這種小事了。後來到年底開工資,那時候都是年底一次性發工資,大軍到妹夫那裡拿錢的時候,妹夫指著工日告訴大舅子:哥掉工有四個半,扣掉缺工的錢還剩下多少多少。

時間太久了,我記不得是一萬多還是兩萬多,反正記得大軍媳婦告訴我時說有個九塊錢,大軍妹夫問大軍有沒有一塊錢,他給大軍十塊錢,大軍當時挺氣憤的,衝著妹夫說道:沒有一塊錢,那九塊你不用給我了,自己留著吧。

後來大軍再沒回妹夫工廠打工,他覺得也挺委屈,加班一整年,每個月多要幹多少活多出多少力氣,可那麼多的付出竟然抵消不了自己因為有事而掉工的那四天,妹夫竟然最後吝嗇的連一塊錢都捨不得多給,還不如去別人工廠打工好。

事件二:

我們礦山有個小夥,好像是湖南人,那小夥挺能幹活的,一個月收入有一萬塊錢的工資,據說小夥子的伙食和消費是礦山檔次比較高的那種。

湖南小夥原來在他舅舅單位打工,上班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於是舅舅把他攆走了,並告訴他:你出去找活幹,只要你上班能掙到多少錢工資,到時候截圖給我看,舅舅保證付給你同樣的工資。

其實這個舅舅用心良苦,他怕大外甥在自己工廠得過且過,最終頹廢在自己手裡,於是想出這樣一個策略,讓外甥出去打工,自己用他的工資相同的錢做鼓勵,這樣讓他有動力打工,鍛鍊一下能力,將來還是要讓他回工廠上班。

就這樣,湖南小夥來到了我們礦山,據說一開始懶踏踏的不願意幹活,可家裡不給他錢用,所以只好下井榦活,小夥本質不壞,只是當初家裡條件太好,大家把他慣壞了,後來小夥把掙到的工資給舅舅看了,第一個月僅僅四千塊錢工資,舅舅給了他相同的工資。

於是動力來了,再加上礦山打工的人大多是吃苦耐勞的農民,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湖南小夥跟著工友們逐漸上套,每天和他們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到去年竟然一個月能掙到一萬多的工資,加上舅舅給的,小夥越幹越願意幹,他把生活消費提得比較高,還能攢下不少錢。

事件三:

阿江和我兒女是同學,小夥子命運坎坷,父母還有爺爺奶奶都在十幾年裡相續去世,沒有人管教的阿江早早輟學打工,打工又不能正兒八經,喜歡到網吧玩遊戲,後來還在手機那種信用貸款貸了不少錢花費,錢一直沒能力還上,直到有一天法院下來傳票,因為貸款數額有點大,加上拖欠時間久,人家銀行直接起訴了他。

當走投無路的阿江打算把父親留下來的房子賣掉還錢時,他的一個親戚出面,這部分錢被他的親戚幫忙還上,並把阿江帶到自己工廠,讓他學習了一門技術,每天在廠裡幹活,並且叮囑傳達室:好好看住阿江,不准他出去。

就這樣,親戚等於把不走正路的阿江給拉到了正路上,最起碼阿江現在能夠安安分分上班,不再跑網吧玩遊戲了,也算親戚沒白幫他。

買賣不去熟人店,那是因為不好意思回價,不好意思挑揀,其實熟人賣東西,有可能價格還會比較高,別人的能講下價格,但熟人會給你挑最好的東西,比如魚,能講下價格的會把不新鮮的魚便宜賣給你,熟人會挑最新鮮的魚給你,可買魚的人不這樣認為,他們會認為這是殺熟,熟人不好意思講價,所以會買貴的。


悠然見東山


我是“軒轅曰三農”,喜歡三農,愛好三農,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精彩!

農村俗語:“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說的很白話文,意思也很好理解,打工不到親戚家,意思是外出找工作不到親戚家的公司;買賣不去熟人店,說的是買東西的時候不去熟悉的人店裡。這樣聽著有些奇怪,不是說親戚好辦事,熟人好說話,親戚朋友之間不是應該互相幫忙嗎?這裡怎麼反了呢?

說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吧

之前剛剛畢業的時候,有一個大學室友在我們學校的城市,他老家一個堂親哥哥是企業總經理,實習的時候,我這個大學室友到處找工作,我就問她:你為什麼不去你堂哥的廠裡?她說:都是親戚,去了不好,我當時還低估了一句,有什麼不好的。後來我去了另外一個城市,因為我的一個親戚所在企業,親戚是某部門經理,公司裡的人也知道我跟他的關係。因此,我行事處處小心,生怕自己做的不好,讓他討嫌,哪怕是有人故意給我使絆子,我也不敢反擊,也怕給他抹黑。那段時間在公司裡也沒有學到什麼,生活過得壓抑,就離職了。後來去了一個小公司,雖然壓力稍微大點,但是心裡很輕鬆。這時候才明白室友說的話,去親戚的公司,確實不好!

這樣一說,為什麼不去親戚家打工就很好理解了

親戚與親戚直接的關係本來是平等的,中間有著血脈的鏈接,但是一旦去了親戚所在的公司,這樣親戚之間變了味,多了一份拘謹和敬畏,說的難聽點,叫巴結,這就失去了親戚之間的平等關係。而且親戚不論是公司老闆還是公司高管,他想做的是把公司發展的更好,那麼員工要的就是人才,倘若你不夠優秀,並不能達到他所期望的,你找上門,有著親戚的關係在這,人家是要還是不要呢?這是給別人為難,也是給自己難堪。

為什麼買賣不去熟人店?

每一次我們做一些違心的決定,或者是損害自己利益的決定,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都是熟人,怎麼好講呢。對呀,都是熟人,拒絕的話怎麼說的出口。尤其是在買東西這塊,人家開店的商品有進貨價,他必須要加錢才能賺錢,很多人看著是熟人就說成本價賣給你,甚至是白送給你,相信我們很多人都理解生意人,其實也不是那麼好做,所以在面對熟人不收錢的時候,我們也拒絕,而熟人卻抵死不收,那我們能做的就是下次不來了,不給熟人添麻煩。

總結:

親戚熟人在生活上確實給到我們很大的幫助,所以親戚朋友之間為了維繫感情,會在過年過節的時候走動,讓心與心之間多了一絲溫度,這是一種情誼,是積極向上的。但是萬物都是具有他的兩面性,包裹“情”,可以消費,但是要進行選擇,我們要懂得審時度勢,才不會讓本該積極向上的關係產生變數。

以上是我關於“農村俗語: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這話有什麼深意?”的回答,不知道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感謝閱讀,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呀!

軒轅曰三農


“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別說農村裡廣為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到哪兒這話都有它的道理。雖說給親戚打工,跟熟人做買賣,有不少便利之處,但實際上隱患也不少。陌上花就舉幾個發生在自己身上和親友間的實際事例吧!

陌上花有個表弟,技校畢業以後在城裡的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上班,憑藉著過硬的技術和紮實的工作作風,才兩年時間就從一個實習生升到了車間裡的一個小組長,工資也漲了不少,前途非常看好。

這時候,表弟的叔叔自己辦了家小工廠,急需有技術的工作人員,就好說歹說的讓表弟辭職回家幫他。當時給出的工資也沒比表弟現有的工資高,但允諾,只要工廠盈利了,就給表弟加工資發獎金。表弟是個實在人,想著自家親叔叔,能幫則幫,也就沒想太多,連合同都沒簽,就乾乾脆脆地辭職去了他叔叔的工廠。

因為是剛成立的小廠,各方面都要節約成本,尤其是人工,表弟雖說是個技術人員,但其實啥活都要幹,什麼行政、後勤、人資幾乎是一手抓。時不時的,他叔叔有個什麼私事,也時常讓他去跑腿。可以說,他在廠子裡是滿負荷工作。

終於,一年過後,廠子運轉正常,盈利也不錯。表弟想著辛苦付出也該有所回報了,可他叔叔給其他員工提了工資,發了獎金。可到了他這兒,就跟他巴拉巴拉了一大堆,大致是說,廠子雖然盈利了,但剛起步不久,花錢的地方還多著,之前承諾表弟的漲工資發獎金,能不能再緩緩,等公司效益更好了,一定讓表弟滿意。

表弟想著他叔叔這話也有道理,相信自家叔叔總不會誆自己,也沒簽什麼白紙黑字,就又踏踏實實的幹了兩年。可直到他叔叔在城裡買了新房,在老家造了別墅,又給自己換了新車,也沒見他給表弟兌現承諾。工資是一分沒滿,只是年終多給了幾千塊的獎金,再有就是隨著工廠業務擴大,越來越多的工作量。

表弟也曾旁敲側擊的跟他叔叔談過,可他叔叔總是跟他打馬虎眼。而這時表弟又得知,原先和自己一起進合資廠的同學工資已經是自己的1倍多了,就萌生了去意。

當他跟他叔叔提出辭職時,他叔叔當然是百般挽留,卻又捨不得給他多加工資。最後等表弟去了另一家工廠,那家工廠愛惜表弟是個人才,直接給表弟開了兩倍的工資。他那親叔叔卻在背後說自己培養了表弟,可表弟卻揀高枝另飛了,意思是說表弟有些忘恩負義。為這事,兩家人已經少有來往了。

很明顯,表弟的這個親叔叔完全是以親戚和長輩的身份來拿捏表弟,儘可能的從表弟身上獲取更大利益。而表弟呢又顧於親戚情面明顯吃了大虧。給這樣的親戚打工,表弟是一千一萬個後悔。

而說到和熟人做買賣呢!不說遠的,就說前段時間,見圈裡有個朋友在吆喝賣山核桃,說是保證是當年的新核桃,絕對不會是隔年存貨。價格呢也沒比外面特產店裡賣的便宜多少,想著反正自己也愛吃,去外面買,不如支持一下熟人生意。

可當吃到嘴裡時,總感覺味不太對。起先還想著,都認識好多年的熟人了,總不至於騙我賣我存貨吧?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可當自己無意中揭開貼在罐子上的包裝紙時,卻發現下面還殘留著一角沒撕乾淨的舊包裝紙,上面印著的日期赫然是一年多以前的。

很明顯,這個口口聲聲不賣存貨的熟人,將他之前沒賣完的隔年存貨重新加工、包裝,當成今年的新貨賣了。而且專門殺熟,在朋友圈裡銷售。

當時我氣得想跟那人理論,不過家人勸我說,沒必要為這事跟人撕破臉皮,畢竟以後還是要打交道的,只要以後自己心裡有數就行了。我想想也是,就當自己花錢買教訓了,反正,以後這位熟人再賣什麼,我都不會再光顧了。

朋友們,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