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印度一旦和巴基斯坦開戰,印度有能力佔領巴基斯坦麼?

秦皇見漢武


兩個有核國家提佔領?

印度和巴基斯坦打起來的話,屬於是菜雞互啄的一種存在。兩國軍力其實都不咋樣,印度領先一些,但是根據印度諸多奇葩事件,沒覺得這個國家有多強大的戰力。前段時間的印巴空戰,也沒覺得有啥優勢體現出來。


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比來看呢,印度坦克數量、戰機數量都是遙遙領先的。坦克上面,印度4400多輛,巴基斯坦2700輛,飛機印度八百多架,巴基斯坦500架左右。其他各類裝備,印度比巴基斯坦都多70%左右。沒辦法,印度比巴基斯坦富裕,印度比巴基斯坦人多,地盤也大。


而印度和巴基斯坦最大的不足都是在於他們武器裝備國產的能力,實在是太差,這兩個國家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準?都要去韓國買炮,這就是差距了。很多時候,人們會通過自己的感情認為巴基斯坦很強大,然而,巴基斯坦還就是真不行。

兩國最大的底牌都是核武器,都是給對方準備的。也就是說,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核彈全都打出去了。打核戰爭,結果其實很無奈,贏了自己國家也是千瘡百孔,輸了也差不多,核對抗沒有贏家。正是核武器礙事,印度和巴基斯坦小摩擦不斷,但是也沒人敢真動手將事態擴大,都是適可而止,而不是真刀真槍打到互相扔核彈的地步。



就算印度最後打贏了,一個巴基斯坦,多少年能把自己遭受核打擊的損失賺回來呢?而且,巴基斯坦還會鬧獨立。就目前的情況看,印度不會觸這個黴頭,這兩個阿三,其實都是很慫的。打起來,還真就不如在邊境踢腿有意思。


軍武文齋


如果不考慮國際因素,只考慮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印度有能力佔領巴基斯坦,但是也只能是慘勝。

先來看兩國的經濟實力對比2018年印度經濟總量為2.716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7,印度經濟總量遠高於巴基斯坦,大約為巴基斯坦的8倍。同時2018年,印度人口13.39億,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但巴基斯坦僅有1.97億,印度人口約為巴基斯坦的6倍,二者差距懸殊非常大。

再來看兩國的軍事實力對比,2018年,印度投入的軍費為580億美元,和俄羅斯不相上下,位居世界第五位。而巴基斯坦的軍費就明顯要少得很多,只有110億美元。印度的作戰兵力為120萬常備部隊,另外還可以動員3億人的預備役力量。而巴基斯坦的軍力只有56萬人,戰時僅能動員5千萬人。從陸上武器裝備上看,印軍擁有大量先進的T-90坦克,數量大約3500輛。而巴基斯坦的坦克僅為2500輛,而且大部分是由中國提供的MBT-2000坦克。印度擁有各型戰機800餘架,雖然有很多是蘇聯時期老戰機,比如米格-21、米格-27,但是主力部隊還裝備大約200架的蘇-30MKI重型戰機,這些是巴基斯坦所不具備的。巴國空軍共有425架戰鬥機,其中有幾十架美製的F-16C/D戰機和100架“梟龍”戰機。從海軍裝備上來看,印度有一艘從俄羅斯購買的航母,還有租借的核潛艇,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在海軍方面要差很多。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印度在各方面是可以碾壓巴基斯坦的,但我問什麼說印度只能是慘勝呢?因為兩國都是有核武器的,一旦開啟全面戰爭,巴基斯坦在實力不如印度甚至到亡國邊緣,相信巴基斯坦是絕對會放出核武器這個大招,這個時候印度如果不死心繼續進攻巴基斯坦,那麼最終結果印度即便勝利也只能是慘勝。


誰心而論之言


我是所長,我來回答!其實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歷史上已經前後開戰了三次,小規模衝突更是沒有停止過,今年還爆發一次較大規模的空戰,引發全世界的關注。

(印巴士兵)

而幾次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的,除了東、西巴基斯坦分裂成為兩個國家之外,印度也沒有佔領巴基斯坦。別說佔領巴基斯坦,就連一個不大的克什米爾地區,印度也沒有能力佔領,到現在雙方還在克什米爾對峙著。

(巴基斯坦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之前印度沒有能力能夠佔領巴基斯坦,現在更不可能了,就連前面提到的克什米爾,印度也在未來不可能佔領它。原因很簡單,就三個字:核武器。

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實打實的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躋身國家核大國的行列!所以就算印度的實力強大,即使在一開始獲得了勝利,然後試圖佔領巴基斯坦,那麼在國家的危難之際,核武器就是最後的救命稻草,巴基斯坦肯定會使用核武器,最後雙方兩敗俱傷,可能回到原來的起點。

(印度試射彈道導彈)

巴基斯坦深知自己的實力和印度有差距,所以最近面對印度咄咄逼人的威懾態度,巴基斯坦外長直接說:如果有必要,巴基斯坦將會毫不猶豫的使用核武器,並且巴基斯坦也再次強調,巴基斯坦沒有做過任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言下之意就是,巴基斯坦想用核武器,就使用核武器,國際社會管不到!

(巴基斯坦彈道導彈)

其實印度在有一段時間內,是有可能佔領巴基斯坦的,但是代價是很大的,可能佔領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成為不毛之地了,那就是在印度擁有核武器後,而巴基斯坦沒有擁有核武器之前的一段空窗期。

印度早在1974年,就進行了所謂的和平核武器試驗,而那個時候的巴基斯坦,不光沒有核武器,而常規實力也完全比不上印度,所以印度可以在當時仗著核武器在手,對巴基斯坦動武。

(核武器)

不過就算印度想這麼做,周圍有國家不同意印度這麼做,甚至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都不願意,那樣印度就真的爭霸南亞大陸,美蘇可能都看不住,所以有些國家需要巴基斯坦來制衡,不能讓印度一家獨大!

所以在核武器面前,眾生平等,印度和巴基斯坦沒有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了,雙方目前的局勢會長時間的存在下去,誰也對付不了誰。


資訊所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巴戰爭已經不僅僅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戰爭,有可能還會引發俄羅斯跟美國的戰爭,現在俄羅斯和美國都在爭取印度,美國和俄羅斯如果從印度語和巴基斯坦中選擇一個,那麼毫無疑問是會選擇印度。

印度自認為作為世界第三經濟大體,不管這種軍事、還是經濟、國際地位都碾壓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有核武器,這個就是他們唯一可以保證他們沒有被印度開戰的原因,這個和俄羅斯跟美國的關係一樣,雖然俄羅斯的經濟、軍事跟美國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俄羅斯的核武器比美國還多。


一旦兩國開戰,那麼巴西斯坦作為弱勢方,很可能會動用到核武器來保衛自己的國家,那麼到時候使用核武器,那麼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世界的格局,只要攝入這場戰鬥戰爭的國家,都會被波及,美國、俄羅斯、歐盟、北約國家都會受到影響,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美國遲遲沒有對伊朗動手的原因,現在也摸不清楚伊朗是否已經開始準備核武器。

當印巴傳承爆發的時候,印度會有一個難題,那就是選擇美國還是俄羅斯,如果選擇俄羅斯,那麼印度可能會遭受到美國的制裁,因為美國不會讓印度跟俄羅斯合作,這將會影響到美國在世界霸主的重要一個點,而且也會促進俄羅斯的經濟發展。


那麼多年來,美國從未放棄打壓俄羅斯,聯合北約國家對俄羅斯進行圍剿,如果讓印度和俄羅斯達成合作,那美國的計劃將會泡湯,這個世界影響到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因為印度作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如果讓印度發展起來,這個國家是很可怕的。

印度選擇美國,那麼將會放棄俄羅斯,利益最大化也會被改變,現在印度左右逢源,一邊勾搭著美國,一邊又對俄羅斯敞開懷抱,就像談判一樣,公開的拍價,給等美國或者俄羅斯可以給更多優惠的條件,這一點印度和土耳其的方式是非常相似的,土耳其對俄羅斯和美國都是特別的熱烈歡迎,只要給足利益, 哪個國家合作都是一樣的。


自從綜合國力來說,美國提供給印度的幫助會更加大,現在俄羅斯自身的難保,更加不用說給印度幫助,美國的軍事技術和武器會優先賣給印度,現在印度的武器裝備大多都是從世界各地購買的,如果美國的技術先賣給印度,那麼對印度的國防能力提高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而且美國還可以幫印度訓練,印度現在每年發生的墜機事故特別多的,很大原因就是飛行員的技術太差了,美國可以提供給印度的技術。

所以說如果印度不依靠美國或者俄羅斯是很難打敗巴基斯坦的,雖然巴基斯坦在經濟軍事上都無法和印度比較,但是他們擁有核武器,這是最關鍵的一個點,雖然前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全勝,但是現在巴基斯坦已經擁有了核武器,印度打敗了巴基斯坦那麼印度的損失也會特別大,我們都知道,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個原子彈的威力,發動戰爭使用核武器,報殺傷力有多強,我們無法想象。


風暴吳逖


雖然印度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巴基斯坦,但是,印度沒有能力、也沒有膽量佔領巴基斯坦。

多種因素制約了印度,使得它在面對巴基斯坦時,無法徹底摧毀巴基斯坦的武裝力量,更談不上佔領該國。

軍事上,印度雖具有明顯優勢,可是,如果與巴基斯坦交戰,印度並沒有絕對的勝算。巴基斯坦軍隊實力不可小覷。該軍與印度較量七十多年,有著對付印軍的豐富經驗,第二次印巴戰爭中甚至一度佔上風。值得指出的是,巴基斯坦近年擁有了核武器,這是巴方在印度面前的一個實實在在的威懾利器。

論人口,巴基斯坦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之一(其人口在2018年達到2. 12億),印度如果對如此眾多的人口實施武力控制,難上加難。

該國是穆斯林人口數巨量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很難被非伊斯蘭教的外部勢力完全制服。

巴基斯坦還是是極端主義武裝勢力橫行之地,連巴基斯坦政府也對他們無可奈何。從某種程度上看,他們比正規軍更難纏,印度軍隊對待他們,也很難有什麼妙招。

印度國內的穆斯林因素,也嚴重製約了印度對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力度。印度本國的穆斯林人口數極其可觀。因宗教情感的緣故,印度廣大穆斯林對於巴基斯坦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對巴基斯坦有著很深的認同感,情感上更傾向於巴基斯坦方面。一旦印巴戰爭進入生死存亡地步,印度本國穆斯林不一定普遍站在印度一邊,印度到那時存在後院起火之憂。因此,印度與巴基斯坦交戰時,考慮到國內因素,也只能是見好就收。

在巴基斯坦背後,還有一個巨大的國際穆斯林世界。在巴基斯坦的北面、西面,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密集扎堆。對於很多穆斯林占人口多數的國家來說,巴基斯坦的安危存亡關係到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切身利益,他們絕不可能坐視“印度征服、佔領巴基斯坦”這種局面的出現與延續。假如真的出現“印度攻佔巴基斯坦”,到那時,這場戰爭將不是印巴兩國之戰,而很可能將有多個西亞國家、中亞國家捲入。到那時,印度將是“獨木難支”,恐怕會輸得很難看。

印度對巴基斯坦如果展開大的軍事攻勢,還受到美國、中國的很大程度制約。中美都不可能容忍印度征服巴基斯坦。在此情況下,印度在處理印巴衝突時,也不得不有所收斂,將對巴軍事行動限制在一定範圍裡,哪怕它內心不情願。

在眾多的內政外交因素制約之下,印度如果試圖以武力征服巴基斯坦,將冒極大的、完全無法承受的軍事風險和政治風險。

總之,印度無力、也不敢攻佔巴基斯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許多年裡,這種可能性完全不存在。


曉帆輕舟


印度在10月7日剛剛拋出了一個軍購計劃,印度決定在5~7年內,耗費1300億美元大規模的軍購,目的,顯然是希望能夠在軍事裝備上面,能夠壓倒巴基斯坦 。


因此,可以顯示出,實際上,印度對於自己一旦和巴基斯坦開戰?而是否能夠取得全勝心有顧慮的。印度認為,就目前印度的軍事裝備,雖然比巴基斯坦多出許多,但是,還沒有起到完全壓倒巴基斯坦的水平。所以,才會公佈剛剛拋出了1300億美元的軍購大單計劃。

況且,即使印度在軍隊數量上和軍事裝備上面,以壓倒性的優勢,能夠對巴基斯坦進行威脅。但是,不要忘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擁核國家。如果說把巴基斯坦逼急了,那麼,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很有可能爆發核戰爭。而巴基斯坦在無法阻止印度進行進攻的情況下,唯一能夠保命的,也就是剩下的核武器。



如此一來,印度必將會有上億人死亡,而巴基斯坦同樣也將會受到巨大的打擊。所以,印度要佔領巴基斯坦,那麼,首先就要問巴基斯坦手中的核武器願不願意?如果巴基斯坦手中的核武器不願意,那麼,印度就必將會冒著遭受核武器打擊的危險。


當然,巴基斯坦同樣的有自己的友好國家,比如說巴基斯坦的全天候盟友,也絕不會袖手旁觀。一旦印度對巴基斯坦進行全面性的進攻,那麼,全天候的盟友,也必然會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的軍事裝備援助,對巴基斯坦進行戰略性的支持。如此一來,那麼,印度要以1對2的話,自然是沒有勝算的。所以,印度是不敢對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的,甚至是毀滅性的戰爭的。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印度也是走一步看三步,猶豫不決的。因為,印度深知,巴基斯坦還有一個全天候的盟友,絕不會袖手旁觀的,一旦印度對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那麼,全天候的盟友一定會幫助巴基斯坦,如此一來,印度就毫無勝算可言了。所以,印度是不可能吞併巴基斯坦的。無論在軍事力量上面,還是戰略戰術上面,以及核武器的威脅上面,印度都將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印度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巴基斯坦進行全面性的戰爭,乃至對巴基斯坦進行毀滅性的戰爭的。換一句話說,印度是不敢輕易對巴基斯坦動重手的。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自二戰以後,隨著聯合國的建立,國際體系逐漸有了基本的規則和秩序。儘管局部戰爭仍然時有發生,但通過戰爭手段公然侵佔和吞併別國領土的現象已經少之又少。當然,也有例外。不過,那都有著歷史和現實因素,且一直受到國際規則的制裁或輿論譴責。比如1990年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吞併;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對阿拉伯部分土地的“佔而不還”(比如戈蘭高地);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變相佔有”(克里米亞及頓巴斯地區)等。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顯然不同於以上三種情況。

印度和巴基斯坦爭執的主要原因是克什米爾問題。這也是英國人當年留下的隱患。二戰後,世界上的民族獨立運動進入了高潮,在大勢所趨之下,英國也不得不允許它最大的殖民地印度獨立。但是,英國的“蒙巴頓分治”方案卻給南亞地區留下了巨大的隱患。本著“分而治之”的原則,英國人將“大印度”分成了三塊。即印度,巴基斯坦和土邦。並規定土邦可以自行決定是加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於是,矛盾出現了!原因是土邦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的“模稜兩可”原則。


英國控制下的印度有兩大宗教信仰,即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英國人以這個原則界限將印巴分治了。但是,卻沒有將印度土邦的歸屬確定。而是讓土邦“自行選擇”。可是,英國又為土邦的自行選擇定下了“兩原則”。一是體現民眾的意志,即民眾的“選擇”。二是土邦中王公們的“決定權”。因此,出現了“選擇”的矛盾。分治時,“大印度”有550個土邦。而克什米爾是其中最大的土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人文構成”中,有80%的民眾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他們願意選擇歸屬巴基斯坦。而包括土邦王公在內的20%克什米爾人信奉的卻是印度教,他們理所當然的選擇了加入印度。於是,矛盾出現和升級了,並最終導致了印巴的三次戰爭和長達70多年的小規模衝突。


克什米爾地區擁有1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且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因此,印度和巴基斯坦誰都不願放棄,也不可能放棄。所以,在談判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戰爭也就成為了選項。於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在1947年,1965年和1971年爆發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在印巴的三次戰爭中,並沒有明顯的分出勝負。雙方也都創造了不少比較“經典”的戰役。僅就戰術而論的話,巴基斯坦似乎更加可圈可點。然而,由於巴基斯坦在整體實力上和印度有差距,導致的戰爭後果要比印度嚴重。比如從克什米爾的實際控制線來說,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的三分之二土地和四分之三人口,而巴基斯坦僅控制三分之一土地和四分之一人口。另外,在印巴第三次戰爭中,其結果導致了東巴基斯坦的分裂和獨立,即現在的孟加拉國。所以,印巴戰爭在明面上雙方“不相上下”,但在後果上,印度似乎是佔了些“便宜”。


印巴第三次戰爭後,雙方就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衝突了。但是,圍繞著克什米爾地區的實際控制線,印巴之間的小規模衝突卻時常發生。在衝突中,雙方還形成了“心照不宣”的慣例。那就是你來我往式的“你打我一拳,我必然踢你一腳”。雙方也就這樣“僵持不下”了幾十年。本來,這種“常態化”的小衝突不會影響雙方各自國內的基本發展狀況。然而,今年8月初卻突然生出了“重大變故”。而且這一變故可能會對印巴雙方乃至地緣政治造成深遠影響。

在今年的印度大選中,依靠莫迪的政治改革和經濟成就,印度人民黨在大選中以較大的優勢戰勝了國大黨,控制了國會。得以連任的莫迪做了一個“驚人之舉”,那就是利用人民黨在議會中的控制權,直接越過了“辯論環節”,通過了廢除給予克什米爾特殊地位的憲法370條款。導致了巴基斯坦方面的極大憤怒,使雙方關係驟然緊張。頗有再次爆發印巴戰爭的趨勢。目前,印度已經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陳兵近20萬,而巴基斯坦也毫不示弱的調兵遣將防止印度的突然進攻。


今年8月5日,莫迪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廢除了憲法370條款是有著很深的用意的。也不是“心血來潮”可以解讀的。顯然,這是莫迪和印度政府經過精心謀劃的。從事件發生後,莫迪的“國際公關”來看,它們對此次行動似乎準備了很久。廢除憲法370條款的事件發生後,印度整個政府的公關行動“緊鑼密鼓”的進行了!不僅派出了多名高官到相關國家“說明情況”,就連莫迪也是“頻繁出擊”,利用印度這個新興全球市場的巨大誘惑力以及印度這些年來攢下的外交資源,試圖使這次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而達成“生米煮成熟飯”的目的。莫迪應邀參加了G7峰會,出席了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經濟論壇,並和普京簽定了145億美元的軍購大單;在出席本年度聯合國大會時還順便訪問了美國,並和特朗普手拉手的“炫耀”了和美國的關係。這些公關行動使美國,俄羅斯和法國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是“顧左右而言他”,其偏向印度的態度也是“司馬昭之心世人皆知”。然而,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巴基斯坦自然也不會退縮。所以,印巴再次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印度廢除370條款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以在克什米爾地區增加印度教民眾人數的方式,從而徹底解決克什米爾地區的最終地位問題。巴基斯坦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鑑於此,在最近一段時間裡,印巴雙方的軍隊高層都紛紛放話,言外之意就是“戰場上見”。甚至,雙方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核武器”問題。可見彼此的“決心”。就在前幾天,印度總參謀長拉瓦特在提到印軍的彈藥儲備問題時說“印度的彈藥儲備只有印巴戰爭的10天量”,他接著又說“如果印巴戰爭10天還不能結束的話,那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顯然,印度是在釋放“自信”。可是,巴基斯坦當然也不是“吃素”的。所以說,在這種互相刺激下,如果雙方再次爆發衝突的話,當也不屬於“意外”。

假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次爆發衝突的話,誰會佔得優勢呢?結局又會如何呢?從整體實力上來說,印度顯然要強於巴基斯坦,這是毋庸置疑的。印度有13.75億人口和29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而巴基斯坦人口是2.1億,國土面積是88萬平方公里。印度的GDP達到了2.7萬億美元,而巴基斯坦的GDP僅有3125.7億美元。顯然,在整體實力上,巴基斯坦處於劣勢地位。在軍力上,雙方的武器水平相差不大,但在軍隊規模和武器裝備數量上,印度無疑佔據著絕對優勢。在戰略縱深上,印度自然也是更有“迴旋餘地”。不過,在戰術水平和單兵作戰能力上,巴基斯坦反而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綜合印巴的交戰史,整體實力,現實的軍力對比,雙方的技戰術水平和當下的國際環境來看,如果雙方開戰,印度會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如果將核武器,國際秩序規則,地緣政治博弈等因素考慮進去的話,印巴之間的衝突規模不可能太大,其衝突範圍也仍然會圍繞在雙方的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一帶。其衝突烈度也會是在雙方的可控範圍之內。因為,誰也承擔不起全面戰爭帶來的可怕經濟,政治和地緣政治後果。


卞競婉


印度的綜合國力遠超巴基斯坦,如果雙方爆發大規模的常規戰爭,都沒有外部力量干預的情況下,並且雙方都不動用核武器,不是我吹印度,他能把巴基斯坦完全佔領。

當然了,佔領是一回事,能不能長期控制這個地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算是沒有外界的支持,憑藉著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几十年的國仇家恨,當地人是不可能屈服於印度統治的。



(兩國的敵視從邊境換防就能看出來)

所以,當印度佔領巴基斯坦之後,印度將會陷入無止境的治安戰。 哪怕印度用殘酷的手段去對付巴基斯坦人民,我也相信他們也絕對不會屈服。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印度在巴基斯坦的戰爭,讓印度的財政出現天文數字般的財政赤字,經濟也會遭到巨大的破壞,並且同樣會付出幾十上百萬人的損失。

所以,最終印度也不得不灰溜溜的從這裡撤走。

這僅僅是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後果,但是南亞次大陸和這個世界並不是割裂的,他是世界地緣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戰爭,將會帶來連鎖反應,世界各主要強國都不會缺席對這場戰爭的參與。

這種戰爭最終的結果就是,支持印度的一方大力的支援印度武器裝備,支持巴基斯坦的一方也會大力的去支援巴基斯坦武器裝備,就像當年的印巴戰爭一樣。

那麼,這場戰爭印度想要取勝就變得非常困難了。

印度軍隊雖然數量眾多,但是巴基斯坦也擁有1億多人口,打急眼了,動員個幾百萬人是沒問題的。



(正在執行任務的巴基斯坦軍隊)

至於武器裝備完全可以向友好國家那裡採購,錢不夠先欠著慢慢還,等打完這場仗再說。。

對印度來說也是如此啊,印度好歹有2萬多億美元的經濟規模,打起仗來完全可以拿出30%的資金用到戰爭中來。

也就是說,戰爭開始之後,印度的軍費可以達到美國的級別。

當然,這筆錢除了進行全國總動員動員幾百萬軍隊,就是向海外購買武器了。

雙方大規模的戰爭將會導致每個月都會有幾百上千輛坦克、飛機被摧毀,想一想吧,每個月印度購買武器裝備等物資的錢可能就得幾百億美元,一年就是幾千億美元。

估計美國、俄羅斯、法國、以色列等國的軍火商做夢都能笑醒。



(印度軍隊有大量國外裝備,圖為美製C-17運輸機)

所以,戰爭最多打個一兩年,印度的財政就得被拖垮,經濟嚴重下滑,再加上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損失,基本上可以讓印度這個國家完全失去與其他大國競爭的能力了。

當然了,巴基斯坦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同樣會因為大規模的戰爭導致國家衰落。

所以,就算是雙方打常規戰,印度也受不了。

他就算是再強大,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他也負擔不起,誰叫他自己國內的軍火工業落後呢!

可見,印巴戰爭最終的結果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參與國元氣大傷,而其他各國可以通過賣給兩國武器賺的盆滿缽滿。

莫迪只要不糊塗我,他就能認識到這一點。 經過我的觀察,發現莫迪是不糊塗的。



(莫迪)

所以,莫迪對巴基斯坦威脅要使用核武器,去嚇唬巴基斯坦。

但他從來沒提集中主力部隊陳兵巴基斯坦邊境,更沒有發出全國動員令大規模徵兵。

往兩國邊境調動大批兵馬可比玩核訛詐危險多了,核訛詐只是打打嘴炮,真要是往前線調動大批軍隊,這可就不是打嘴炮了,一不小心就會讓兩國邊境成為火藥桶,從而引發誰都無法控制的大規模戰爭!

最後,巴基斯坦有100多件核武器瞄著印度的,真要等常規戰打不過的時候,印度又想滅掉巴基斯坦,誰敢保證巴基斯坦不會先發制人,給印度首都和重要城市打過去幾十枚呢。

到那時候,印度就算不從地球上消失,也變成廢土了,還談什麼佔領巴基斯坦。

所以,現階段兩國連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都是非常非常的小!


遊者走天下


印度與巴基斯坦新一輪戰爭的導火索很可能是克什米爾問題。印度修改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地位的單邊行為激化了雙方矛盾。不過,即便印度的做法是步步為營的戰略,但矛盾還沒有到戰爭閃點的地步。巴基斯坦對美歐大國袒護印度的態度表示不滿,但是這些國家並不希望看到印巴之間再次發戰爭。所以不管大環境還是小環境都不支持印巴矛盾激化。

當然美國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綜合國力和常規軍力差距越來越大。如果再次發生戰爭,那麼巴基斯坦在面對難以忍受的失敗和創傷時,很可能會使用核武器作為報復手段。而一旦戰爭進入到核戰爭階段,印度對巴基斯坦就不再有任何優勢可言了。

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10月8日接受卡塔爾媒體採訪時表示,巴方沒有對外公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如果巴方認為需要自衛,將毫不猶豫的使用這些力量。庫雷希稱,巴基斯坦此舉完全是因為目前印度廢除憲法370條控制印控克什米爾後,國際社會的不作為導致的。既然印度能宣稱放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麼巴基斯坦也可以。

庫雷希強調稱:希望美國和聯合國在事情發展到災難性程度之前保持清醒,並且做出相應的工作。如果視而不見,國際社會應該為此承擔相應的代價。從巴基斯坦官方的表態看,核武器是最壞的打算,也是巴基斯坦維護主權和國家利益的底線。至於什麼時間使用?什麼樣的形勢下使用?就都由巴基斯坦自己決定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即使印度和巴基斯坦開戰,印度也沒有能力佔領巴基斯坦全境。因為巴基斯坦不會等到眼看亡國的時候才使用核武器。有一點需要指出,如果印巴在克什米爾爆發大規模戰爭,那麼吃虧的肯定是巴基斯坦方面,並有可能最終徹底失去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理論上,巴基斯坦不會為了丟掉克什米爾而動用核武器,但印度最好不要冒這個風險。


高峰軍事觀察


如果不考慮國際因素,只考慮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印度有能力佔領巴基斯坦,但是也只能是慘勝。

先來看兩國的經濟實力對比2018年印度經濟總量為2.716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7,印度經濟總量遠高於巴基斯坦,大約為巴基斯坦的8倍。同時2018年,印度人口13.39億,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但巴基斯坦僅有1.97億,印度人口約為巴基斯坦的6倍,二者差距懸殊非常大。

再來看兩國的軍事實力對比,2018年,印度投入的軍費為580億美元,和俄羅斯不相上下,位居世界第五位。而巴基斯坦的軍費就明顯要少得很多,只有110億美元。印度的作戰兵力為120萬常備部隊,另外還可以動員3億人的預備役力量。而巴基斯坦的軍力只有56萬人,戰時僅能動員5千萬人。從陸上武器裝備上看,印軍擁有大量先進的T-90坦克,數量大約3500輛。而巴基斯坦的坦克僅為2500輛,而且大部分是由中國提供的MBT-2000坦克。印度擁有各型戰機800餘架,雖然有很多是蘇聯時期老戰機,比如米格-21、米格-27,但是主力部隊還裝備大約200架的蘇-30MKI重型戰機,這些是巴基斯坦所不具備的。巴國空軍共有425架戰鬥機,其中有幾十架美製的F-16C/D戰機和100架“梟龍”戰機。從海軍裝備上來看,印度有一艘從俄羅斯購買的航母,還有租借的核潛艇,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在海軍方面要差很多。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印度在各方面是可以碾壓巴基斯坦的,但我問什麼說印度只能是慘勝呢?因為兩國都是有核武器的,一旦開啟全面戰爭,巴基斯坦在實力不如印度甚至到亡國邊緣,相信巴基斯坦是絕對會放出核武器這個大招,這個時候印度如果不死心繼續進攻巴基斯坦,那麼最終結果印度即便勝利也只能是慘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