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這兩個石家莊人曾受到光緒皇帝賞識,一個書法精湛,一個廚藝了得

石家莊歷史上的名人很多,除了我們熟知的趙佗、趙子龍、蘇味道、李冶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外,許多隱藏在民間的高人也有許多的佳話。

例如,石家莊欒城區的馮慶和以及靳老哲,就曾經受到過光緒皇帝的賞識。那是1901年發生的事情了,當時,《辛丑條約》簽訂以後,逃到西安的慈禧和光緒皇帝啟程回京,路過當時的欒城縣(今石家莊欒城區),住進了當地的龍崗書院。

這兩個石家莊人曾受到光緒皇帝賞識,一個書法精湛,一個廚藝了得

當時光緒皇帝看到牆壁上掛著一幅書法作品,說到:“欒城小縣,竟有如此高超的書法家,實在難得。”而這幅書法作品的作者就是欒城的馮慶和。

這兩個石家莊人曾受到光緒皇帝賞識,一個書法精湛,一個廚藝了得

馮慶和,字韻生,筆名竹泉,是清朝光緒年間的秀才。自幼便喜愛書法,楷書、行書、隸書均有所長,尤其是在篆籀和鐘鼎文方面十分擅長,丹青的功夫也很深。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也難怪他的字會讓光緒皇帝一見傾心。

除此之外,這次欒城執行,慈禧和光緒皇帝還發現了個人才,那就是廚師靳老哲。靳老哲字德成,是欒城縣南劉村人。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無力供讀, 自幼拴柴、打零工幫助家庭維持生活。13歲的時候經人介紹,拜北十里鋪名廚盧老會為師。

這兩個石家莊人曾受到光緒皇帝賞識,一個書法精湛,一個廚藝了得

當時由於靳老哲所做的飯菜十分合慈禧和光緒的胃口,尤其是靳老哲做的“宮廷鳳香”,深得慈禧太后嘉許。皇帝一高興,賜了一件黃龍圍裙給他,上繡光緒皇帝親書“御廚師”三個大字。光緒皇帝還想讓他進京為廚,不過還是被靳老哲婉言拒絕了。

1937年,欒城淪陷,日本侵略者想讓靳老哲為他們做飯,結果遭到靳老哲的拒絕,隨後他回到自己的老家,在鄉里,他收徒授藝十餘人,將全部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於徒弟,並對他們 嚴格要求,施以廚德、廚風教育,使他們都成為當地名廚。1943年靳老哲卒於家鄉。不得不說,靳老哲也是個十分有骨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