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花白鰱同為濾食魚,花鰱價高,卻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四大家魚中,花鰱素有“胖頭魚”之稱,魚頭火鍋、剁椒魚頭等美味可謂是深得人心,其價格更是遠遠高於白鰱。但是,不管是自然水域放流增殖,還是混養魚池配養,往往都是以白鰱為主,花鰱為輔。同為濾食魚,為何花鰱會受到如此“排擠”?

花白鰱同為濾食魚,花鰱價高,卻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花鰱美食-----剁椒魚頭


我國水產養殖歷史悠久,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混養模式,是如今比較受歡迎的養殖方式,也是對水體魚類多樣性利用最直觀的體現。魚的種類繁多,各自的食性和活動水層也有著一定差異。選擇不同水層、不同食性、適溫範圍相當、水質需求相近、能和諧共處的不同魚類進行混養,有利於水體空間和餌料的充分利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養殖單產效益。其中,濾食魚作為“水中清道夫”,往往是混養模式中的必選魚種,對水體生態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花白鰱同為濾食魚,花鰱價高,卻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混養模式

花白鰱同為濾食魚,皆棲息於水體中上層,喜歡生活在浮游生物豐富的肥水中。主要通過濾食水體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細菌菌團以及有機碎屑為生。從表象來看,花白鰱的食性和生活水層盡皆相同,按照混養魚種的選擇標準,花白鰱存在種間競爭關係,根本不應該出現在同一水體中。然而事實表明,花白鰱能夠存在於同一水體,更是水產人經常採用的養殖方式。白鰱與花鰱的關係,根本也不是我們所認為的種間競爭,在很大程度上,白鰱對花鰱有著一定的壓制。俗語說,“一鰱奪三鱅”,由此可見一斑。

花白鰱同為濾食魚,花鰱價高,卻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四大家魚之一白鰱


其實,花白鰱的食物種類並沒有本質區別,只是由於各自鰓耙密度不同,在食物粒徑大小有著不同要求。在自然水域或不投餌的魚塘,白鰱主要濾食浮游植物(體型較小),而花鰱主要濾食浮游動物(體型較大)。在水體生態體系中,浮游植物處於初級生產者的位置,浮游動物屬於下一級層次,因此,白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鱅的生長。

有些池塘會施肥或者投餵鰱鱅商品飼料,以促進鰱鱅生長。讓人無語的是,白鰱行動敏捷,性格暴躁,有點“愣頭青”的感覺,而花鰱則性格溫順,行動遲緩,顯得“呆頭呆腦”。這就使得白鰱的搶食能力遠遠在花鰱之上,花鰱完全淪為了白鰱的“跟班小弟”。即便是主養花鰱的池塘,也只有通過規格優勢來減弱白鰱的壓制作用。池塘中配養的都是小規格白鰱,而且數量要少,白鰱長到一定規格也需要輪捕輪放。

花白鰱同為濾食魚,花鰱價高,卻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四大家魚之一 花鰱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既然白鰱對花鰱存在壓制作用,在選擇配養魚花白鰱時,我們為何不以花鰱為主,白鰱為輔?其實,我們放養花白鰱的真正目的,首要目標是處理水體中有害過量的浮游植物,淨化水質,保證主養魚良好的生存環境或自然水域的生態環境。而白鰱,在水質淨化上起著主力軍的作用,水體中必然需要相當數量的白鰱,而白鰱對花鰱存在著一定的壓制。只是白鰱並沒有對花鰱形成絕對壓制,花白鰱的食物還是有著相對差異的,花鰱也算是在夾縫中求得了生存,放養量根本不可能太大。其次才是利用水體空間以及餌料資源,創造出一定的收益,畢竟能掙一點算一點。從這點來說,花鰱淪為雞肋在所難免。

學於農,致以農。我是農村仔學農業。很高興能和大家探討水產養殖上的那些事,如果大家對我的觀點感興趣或者有著不同的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留下您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