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在德州天天路過,你肯定不知道這裡就是“南四牌樓”

南四牌樓是指昔日德州朝陽門(南門)與它正前方的屏障“玉皇閣”(關注我之後的文章會有介紹)之間的四個功名牌坊,屬於“功名坊”一類。

在封建時代,牌坊是標榜功德、顯示門第和尊嚴榮耀的標誌,不是任人可以隨意建立的。牌坊有官建和私建兩種,私建是指建坊者自已花銀子,購物料、請工匠,但事前必須上奏朝廷,待皇帝恩准,方可建立。否則,無論是文臣武將,名公巨卿,達官顯宦,豪門士族,地位再高,銀子再多,未經朝廷審批恩准,也不能隨意建坊。

朝陽門與玉皇閣相隔約1000公尺,中間有一四街交會的十字路口,東叫稅務街(今前進街),西叫馬神廟街(今光明街), 南叫南關街,北叫棗市街。明朝嘉靖年間,德州籍四位在京官員,為光宗耀祖,顯赫門庭,流芳百世,蔭惠後代,不惜巨資在這個十字路口各建一座三門四柱式、木石結構的騎道功名牌坊, 南四牌樓因而得名,在德城民間流傳四百餘年。

在德州天天路過,你肯定不知道這裡就是“南四牌樓”

四個功名牌坊分別是:東叫“諫議坊”,是嘉靖八年進士, 給事中葉洪建。西叫“翰林坊”,是嘉靖十四年進士,光祿寺卿 戶宗哲建。南叫“都憲坊”,是弘治十八年進士,都御史袁擯建。北叫“亞卿坊”,是貢士入太學,刑部侍郎宋性建。

四個牌坊硃紅的大柱,支撐著結構複雜的斗拱重簷 ,金磚碧瓦的坊頂,精湛逼真的雕刻,鳥獸蟲魚,草木花卉、秀雅的坊額 與它們主人的文名、才名、官職連在一起,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給古城德州錦上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