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齊魯地名探究——古稱黃桑店,元代被張家店取代——張店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古稱黃桑店,元代被張家店取代——張店

張店地圖

【地名由來】

張店城區,古稱黃桑店。因地處交通要衝,過往商旅多在此棲身。宋代,黃桑店中有一張氏店門庭大,客房多,生意興隆,遐邇聞名。後來黃桑店之名漸被張家店取代。至元代,稱之為張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張店區。

齊魯地名探究——古稱黃桑店,元代被張家店取代——張店

黃桑遺存——黃桑橋

張店區,山東省淄博市轄區,位於淄博市中部;地勢由南向北逐漸變緩,屬暖溫帶季風型半乾燥半溼潤大陸性氣候區;轄6個鎮、7個街道,總面積244平方公里;2017年總人口687121人。


齊魯地名探究——古稱黃桑店,元代被張家店取代——張店

張店風光

張店區是魯中地區的交通和通信樞紐,是濟南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之一,距濟南國際機場70公里,距青島港210公里,距煙臺港380公里,濟青高速公路和濱萊高速公路交會於此,膠濟鐵路、309國道橫穿東西,國道205線縱貫南北,16條幹線公路通達全國;濟青高鐵北線建成後將實現20分鐘到達濟南,1小時到達青島,2小時到達北京。

2017年,張店區實現生產總值104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6年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1.3億元,同比增長2.9%;第二產業412.8億元,同比增長5.1%;第三產業630.41億元,同比增長8.88%。2019年10月,成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全國百強區)第43名。入選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尋歡文史】

天下第一店——張店

山東有天下第一莊(棗莊)、天下第一村(周村),還有天下第一店——張店!

張店原名黃桑店,所以我們先從黃桑店說起。

齊魯地名探究——古稱黃桑店,元代被張家店取代——張店

何謂"黃桑"?柘樹也。古代農村植桑養蠶、繅絲織綢尋常可見,而周村張店一帶尤盛。有詩為證:"桑植滿田園,戶戶皆養蠶,步步聞機聲,家家織綢緞"。桑樹易遭蟲災,而柘樹則否。每遇桑災,輒以柘代。柘樹多刺,似灌而實喬,生長緩慢,木質堅硬,老柘根深而虯曲,除之不易,然極難成材,唯一功用即代桑飼蠶。

上溯至金代,在濟南府至益都府的東西官道與淄州至濱州的南北官道交匯之處,生長著一片柘林,柘林之畔有一爿小店,旅店乎?飯店乎?抑或兼而有之。小店的門口高高地飄揚著一面酒旗,店後客房櫛比,庭院潔淨,花木繁盛,綠草滿徑。假設您到此一遊,肯定等聽到"來咯!二兩醬牛肉,一盤花生米,外帶一壺瀧水春"的吆喝聲。瀧水春可是淄州名酒,醬牛肉也是小店的絕藝。東來西往的客商習慣在此歇腳或飲食,黃桑店之名遂不脛而走。

那麼,黃桑店是怎麼變成張店的呢?

小店發了財,別人看著眼紅,於是柘樹林一帶的店鋪越開越多,遠遠望去儼然一片商業區,陸陸續續有人開始於此定居,不知不覺之間形成了一個村落。是村莊總該有個名字吧,或許老張家的店鋪開得最早,也或許老張家的店鋪經營得最好,遠近聞名,從此就小屯以"張店"而名。張家客店的掌櫃叫啥名?沒有人知道,或許這也不重要,重要是是這店姓張了。

張店村當東西之孔道、處南北之通衢,商旅輻輳,百貨雲集,遂迅速發展成一方重鎮。張店鎮之記載最早見於《金史·地理志》,同時見於《金史》的還有顏神店和金嶺鎮。在金代張店鎮、顏神店、金陵鎮並屬山東東路淄州之淄川縣。《金史》乃細心的元代人編纂,而明代人編纂的《元史》和清代人編纂的《明史》中卻再也見不到張店鎮的蹤影。

【歷史沿革】

從發掘的浮山驛和冢子坡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看,早在四五千年之前原始氏族社會,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

張店東南3公里處的昌城村,商代曾是諸侯逄伯的封地,稱商城。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的戰國時期,燕昭王因樂毅伐齊有功,封其駐守昌國城,為"昌國君"。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成一統,廢侯國,立郡縣,在昌國城設,屬。

西漢承秦制,昌國縣屬齊郡。

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戰爭頻仍,郡縣遷改無常。南朝宋武帝劉裕曾僑置昌國縣於臨朐。至隋開皇六年(586年),廢昌國縣名,更為逄山。

隋唐之後,由於連年戰亂,昌國故城廢墟尚存,但城名已不再現於史冊。

宋末金初,張店漸為興旺。張店之地名,始見於元代(1343—1344年)編纂的《金史地理志》。當時,張店隸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般陽路,為般陽路三鎮(張店、金嶺、顏神))一。

齊魯地名探究——古稱黃桑店,元代被張家店取代——張店

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曾隸屬山東布政使司。天啟四年(1624年),張店又成為八鎮(張店、石橋、索鎮、新城、高樓、崔樓、旬召、唐藏)之一。

民國三年(1914年)4月, 新城縣更名為,張店為轄鎮。至1935年,張店鎮為桓臺縣第二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7日,張店第一次解放。6月建立張店區,隸屬魯中行署。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1日,張店第二次解放,重建張店市,隸屬。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11日,張店第三次解放。5月,再次建張店市,隸屬魯中南淄博特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 魯中南淄博特區與華東財政經濟辦事處工礦部合併,成立。張店市歸淄博工礦特區管轄。

1950年5月, 淄博工礦特區與合併為,撤銷張店市,併入桓臺縣。張店為桓臺縣九區。

1950年11月28日,張店與周村合併為張周市,張店為張周市第二區。

1955年3月9日,淄博專區改為淄博市,撤銷張周市。4月25日,成立張店區,為淄博市轄區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