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鶴唳華亭》寇珠下線了,這個角色剛開始我挺喜歡的,中間因為嫉妒心太強做了太多的錯事,不過最後下線的時候還是想起了她原來的好,一張紙條就令這個蟄伏在太子身邊15年的細作暴露了,她原來是齊王的人,為何一張紙條有這麼大的威力呢?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因為這是齊王的筆跡,字寫的是“白璧微瑕,固是憾事,卿宜伺時除之”,這句話是在宗正司,皇帝讓太子殺顧內人的時候,齊王勸太子的,根據以上可以推論,寇珠是齊王的人,並下達了命令到寇珠處,這句話第一層意思,是齊王命寇珠殺死顧內人,因為顧內人是唯一知道太子妃案內情的,殺顧內人有銷燬認證之嫌,這一張字條表達出來的意思,就是齊王要斷了太子妃案的線索,太子聰慧自然知道寇珠的身份已經徹底暴露了。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即便如此,《鶴唳華亭》中太子還是想要給寇珠一個活著的機會的,王翁告訴太子,殿下,她已經選好了(蔻珠選了白綾)。然後太子嘆氣,把披風扯下,告訴王翁,這個讓她帶走吧。然後鏡頭一轉,桌面上一張紙被風吹落地展開寫著,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暗示,這個故人被丟棄了,這紙是早就給了蔻珠了。蔻珠臨死也拿不走,只帶走了一件舊披風。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只是寇珠是明白太子給了她活路的,也就是“毒酒”,其實就是藥酒,能夠讓人昏睡,太子讓王翁把披風給了蔻珠,活著的時候都沒給過一次,肯定是死了,最後阿昔醒過來也為蔻珠感嘆沒什麼她沒選毒酒,說明她知道蔻珠的結局是白綾賜死。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本來“毒酒”酒是給蔻珠準備的,大概是太子想放她條生路,這酒可以假死,逃過齊王的眼線。蔻珠跟太子15年,她必然可以猜出來太子的心思,如果猜出來還選擇自縊,是她和書中一樣,不願再活了。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鶴唳華亭》中寇珠身份暴露,也是令女主和太子有過短暫發糖的時刻,因為蔻珠的事情,讓太子與瑟瑟能獨處一室,到最後的擁吻,是太子在那一刻終於交出真心,想要大膽勇敢地愛,文昔變成顧瑟瑟之後,太子其實已經不可救藥地愛上了顧瑟瑟,在太子妃面前太子是一個模範丈夫,不能展現脆弱的丈夫,在瑟瑟和文昔面前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所以在看到荷包之後,才會在月光下奔跑,欣喜地發現月亮真美,杜鵑花真鮮豔,這就是一個少年啊。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可是隨即發現了私印和偽造手書的事情,雷霆大怒,冷落了瑟瑟好多天,沒有回宮,因為他不知道要如何面對瑟瑟,他怕看到顧瑟瑟就會相信了她說的話,就會控制不住,但又不能也不忍處死她,於是決定送她走,不見,不念。太子每次在發現顧瑟瑟的事情之後,覺得她就是奸細的時候,一個上位者的姿態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就是開始虐女主的時候。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兩個人之間互相不信任,阿昔不知道她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和分量,不知道太子為了救她父兄也付出了很多,娶非愛之人,用吳氏換來文晉,只有逢恩知道太子對阿昔的情,留著的那瓶梅花香,收藏的那幅畫,阿昔都不知道,阿昔在太子的“無力與無心”之後,徹底不抱希望了,“喪家之犬,有什麼可說的呢?”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而那個時候,太子是完全沉浸在幸福裡,但高興沒三分鐘,就發現這個顧內人把自己耍得團團轉,偽造,私印,齊王,陳內人之死…太子是什麼人,那種情感上的背叛和智商上的自我否定,為他之後的行為打下了基礎。

鶴唳華亭:寇珠本可活,但選擇了死;太子女主的虐戀源自不信任

就這樣,他先是“逃”了,他覺得對付這樣的“狡詐”之人,必須得有證據。估計也為了穩定情緒,好好思考吧。然後他決定了:轟出宮,讓她走。我當時就覺得,這太子的愛好卑微,犯了這麼大錯,竟然不打兩下,就讓走了。那個時候,太子的心肯定死了,認栽了,讓全天下的人笑話吧!但偏偏這個時候,“阿寶”這個梗出來了,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樣,我當時都快尬出天際了!在這之前,太子承認自己是豬,認栽,但你們竟然把這個伎倆都用上了,這是把我研究得有多透徹,我在明處,你們在暗處,連這個我最隱秘最珍視的乳名也能用來當“要挾”我的工具,企圖“打動”我,太混賬了,於是太子怒了,想要用“毒酒”逼迫女主說出一切真相,可是沒想到女主還是沒有說出來,事後,太子又心軟了,他必須承認,自己愛上了一個身份可疑,讓人不敢去真心相愛的顧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