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崔歷:金融開放需發展風險管理工具

金融開放將伴隨市場的進一步擴容和新需求的出現。如果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只是與中資機構爭奪存量市場,而市場容量並沒有擴大的話,大家都會倍感壓力。另外,中資機構與外資機構自身優勢不一樣,未來將會對機構的差異化、專業化發展提出比較高的要求。

未來,資金流入中國債券市場將會提速。首先,因為中國債券納入全球綜合指數,這將會帶來很多被動投資資金和跟隨資金;其次,這與全球的流動性環境有關,當美元見頂開始走弱,美國從加息週期進入降息週期,推動資金進入新興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在債券通啟動後的兩年多時間裡,外資每年新增的人民幣債券投資約700億~800億美元。

金融開放有利於提升經濟增長的潛力,但也需要管理相關的風險。未來將面對更多的資金流

入,有資金流入就可能有資金流出,從而增加市場的波動,債市股市都一樣。

據此判斷,未來幾年,中國市場受全球市場影響將加大,市場的相關性會上升。在這一背景下,更需要有管理風險的金融工具。然而,目前中國債券市場上,利率、匯率的衍生品比較少,受到的管制比較多,這是一大挑戰,也是機會,風險管理工具的發展會有很大的空間。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