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明武宗與蒙古小王子十萬大軍打五天,為什麼只有幾十人的傷亡

明武宗親自指揮的戰勝蒙古小王子達延汗的“應州大捷”,是中國歷史上一場非常奇怪的戰爭。為什麼說這場戰爭很奇怪呢?

明武宗與蒙古小王子十萬大軍打五天,為什麼只有幾十人的傷亡

(明武宗畫像)

這場大戰,明軍參戰兵力有五萬餘人,蒙古小王子參戰的兵力也有四五萬人,雙方的兵力加起來,至少有十來萬人。這場戰爭最後以蒙古小王子敗退結束。按照《明史·韃靼列傳》記載:“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也就是說,這場大戰給予了蒙古沉重的打擊,此後蒙古人雖然還是會按照慣例,每年都會到邊關抄掠,但也就是搶一點東西就趕緊逃走,不敢往內地走得太遠。

而且按照《蒙古黃金史》的記載,這個蒙古小王子達延汗,在蒙古歷史上可是個了不起的人,他6歲即位,在位38年,16歲親政以後,就東征西伐,先後征服了亦思馬因、火篩、亦卜剌等部落,統一漠南蒙古,被稱為蒙古歷史上的“中興之主”。而且,按照《蒙古黃金史》的記載,達延汗恰好也就是在與明朝交戰的這一年去世的,去世時44歲。去世後,統一的漠南蒙古再一次分裂。

雖然史書上並沒有說明,達延汗的去世,是否與應州戰敗有關。但是,本來他還能活蹦亂跳,指揮部隊長途奔襲,攻打明朝,突然就去世了,肯定與這場戰爭不無關係。

可以這麼說,明武宗指揮的這場應州大捷,不僅僅讓蒙古人從此不敢輕易進犯明朝邊關,而且還及時阻止了蒙古統一的進程,避免了蒙古草原上第二個成吉思汗的崛起,其意義是相當深遠的。

明武宗與蒙古小王子十萬大軍打五天,為什麼只有幾十人的傷亡

(達延汗畫像)

既然這場“應州大捷”參戰人數這麼多,戰鬥取得了如此大的勝利,戰鬥所產生的影響那麼深遠,為什麼史書上對這次大捷的記載,會如此奇怪呢?

說史書對這次大捷的記載很奇怪,主要體現在三點:

一是《明史·武宗本紀》記載比較簡略。就一句話:“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

二是《明史·韃靼列傳》的記載充滿戲說的味道。“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萬騎自榆林入寇,圍總兵王勳等於應州。帝幸陽和,親部署,督諸將往援,殊死戰,敵稍卻。明日復來攻,自辰至酉,戰百餘合,敵引而西,追至平虜、朔州,值大風黑霧,晝晦,帝乃還,命宣捷於朝。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這段記錄,有過程,有結果,但滿滿都是戲說的意味。

三是《明實錄·武宗實錄》對戰果的記載耐人尋味。其中對戰果有一個詳細的說明:“是役也,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一場十萬人參與的大戰,戰了五日,竟然只有幾十個人的死亡。這彷彿打的不是冷兵器時代的肉搏戰,而是現代的高科技戰爭。

明武宗與蒙古小王子十萬大軍打五天,為什麼只有幾十人的傷亡

(應州大捷)

​那麼,為什麼正史會有這麼奇怪的記錄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史書把明武宗定性為荒唐皇帝。所謂蓋棺論定,古代皇帝去世後,史官一般都會著手寫這個皇帝的“實錄”。在寫“實錄”的時候,一般都會給他定個性。從為尊者諱的角度出發,一般都不會把皇帝寫得很慘。但是明武宗是個例外。一來,他在世的時候,說話行事都與大臣們格格不入。包括應州之戰,大臣們本來就是反對他親自帶兵參戰的,他卻一定要去。所以就算戰勝了,寫史書的大臣們也對他這場大戰不以為然。二來,明武宗去世後,朱厚熜繼位。朱厚熜在“大禮議”中就表現出來了,他不把明武宗放在眼裡。所以肯定就默許史官們那樣輕描淡寫地寫。

其二,應州大捷的時候沒有文官在場。因為文官們都堅決反對明武宗親自率軍指揮作戰,因此明武宗一賭氣,一個文官也不帶在身邊。後來戰爭打贏以後,明武宗回去向文官們講這件事。但是文官們都不相信,覺得他在吹牛。但是又不敢明說他在吹牛,所以才寫了個很荒唐的數據,通過“微言大義”,表明文官們的態度。但文官們沒想到的是,這個記載一下暴露了他們的無知。一場十多萬人參加的大戰,殘殺五天,怎麼可能才死十幾個人!

其三,清人貶低明朝皇帝的一貫做法。《明史》是清人編寫的。清人在編寫《明史》的時候,本來對明朝皇帝就很不公允。現在他們得到的明朝史料《明實錄》就已經對明武宗不公允了,所以樂得在原先史料上,進一步戲說。

因為這樣原因,我們現在讀到的史書,就成了這個樣子。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蒙古黃金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