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國畫大師黃君璧筆下的松樹畫法,瞭解一下?

松是所有樹木中最見氣勢的一種,它透露著一種勁拔風骨,不像柳的柔弱,也區別於闊葉木的搖曳。

由於松的這些特色,畫家常以它在近景加強力量,在遠處製造變化。

一個平緩無奇的山頭,往往能因為松樹的聳立而見精神;岑峰怪石上,更場以松樹來表現其峭拔。

白雲堂課堂|國畫大師黃君璧筆下的松樹畫法,瞭解一下?

黃君璧作品《松陰幽居》(細部)

作品《松陰幽居》中的松樹,便充分說明了這點。作品採取半邊的構圖法,重要的景物都在圖左,而將右側安排得淡遠,使左側強大的力量,向圖右獲得疏散,最後將欣賞者的目光,帶到水流盡頭的雲深不知處。

今天,就從三個階段分析出黃氏松樹法。

第一階段:用筆

①首先用山馬筆蘸淡墨,極乾地勾岀最前一棵松樹的枝幹,而後以濃墨,約略沿著淡墨勾過之處,再實筆勾一遍,使鬆脫的淡墨筆觸與濃墨的實筆,結合為蘊藉而有力的線條,這要比單獨的濃墨線,來得較緩和。

△在樹枝的安排上,特別使一枝向前,產生「掩」的效果。

△以小號的狼毫筆蘸焦墨,中鋒畫松葉;筆不能太乾,使每一筆觸落實。而跟著以小山馬蘸濃墨幹筆,在左右添加一些。墨色雖深,但因筆觸松茸,所以看來較遠。

②以山馬筆畫後面一棵松樹,作斜屈狀,以求變化。樹枝幹畫法與前一棵相同;但以淡墨畫松葉,待未乾時,再以小山馬蘸重墨,於梢頭做一番勾葉的工夫,使與淡墨筆相融而有墨韻變化。

所以乍看這兩棵松樹的畫法相似,實際松葉畫法有相當大的差異。既有變化,又能產生讓就和前後的空間感。

③以山馬筆蘸濃墨,加勾鱗皮、點苔,並在松葉間加許多幹的點子,這是畫松的秘訣,必要如此,松葉才覺得厚。

④以山馬筆蘸次濃墨,短披麻皴前景土坡及石塊。松樹後面的石塊特別皴得重實些,並加濃墨點小樹,以補前面土坡重量之不足。

⑤以禿筆重墨畫茅屋及欄,由於是茅草搭頂,所以屋脊角及簷角不宜太尖,而當畫得圓緩些。簷下較不受光的位置,再以極濃墨加提一下。

⑥以幹筆重墨畫屋後杉樹及小山頭。

⑦以濃墨皴屋下的坡石。以重墨皴右邊遠灘,再以濃墨畫中景的山頭樹。

⑧以較淡墨勾出遠山的輪廓及較大的分塊,而後以重墨加皴,短披麻與長披麻合用。更以次濃墨再提一遍,尤其是山頭,特別加皴幾個墨色較深的小石塊,以加強山的力量。

⑨以重墨畫遠山頭杉樹及松樹枝幹。松枝都向橫伸展,再以濃墨勾提樹幹,並加松葉。

此處松葉由於為遠景,所以用筆較前景為簡,並不作完整如扇形的松葉符號,而只以禿筆,由外向內勾點。

白雲堂課堂|國畫大師黃君璧筆下的松樹畫法,瞭解一下?

黃君璧作品《松陰幽居》第一階段完成↑↑

第二階段:染墨

①長流筆蘸淡墨染前景的兩棵大松樹,由於樹幹後都是實景,所以能有兩種考慮:一為將松樹幹染得深些,而將背景染淡,使松樹幹因對比而突現。二為將松樹幹留得亮些,而把背景加重,推出較亮的前景。

△在此,決定採取第二種方法,所以樹幹上只略作皴染,至於葉間,尤其是前一棵松向右伸出的枝子四周,則染得重些,使較亮的枝子因對比襯托而明顯。

②以長流筆蘸淡墨染全幅畫的山石,前後景所用的墨色差不多,但前面深重處,用筆可以重複幾次。在這畫中也使用了許多對比的手法。譬如前景松樹左後方胡椒點樹所立的山石部份,特別在石塊上方留得亮些,而將再後面的地方和胡椒點樹染得深些。

相反地,茅屋的牆則留得亮些,而將前景與之相鄰處特別加重,使前景的山石,與背景呈亮與暗,或暗與亮的對比,以造成空間感。

△同樣的道理,茅屋的頂上留得亮些,則將背景染重。這在茅屋的右上角看得最明白,為了對比,那裡全然不染,但是背景的遠灘,則特別加強處理,甚至把遠灘向前擴大,使得前亮後暗。

③在染遠景山頭時,極重要的是留中間一道雲,一方面使白雲與前面的黑松對比,一方面能活化整張作品。

△遠景的雲,上下都有云頭(不像有些雲是上有云頭,而下方淡去,呈霧狀),要使其彎轉變化;尤其是右方,特別畫得寬些,使其彎折向山後,造成極佳的空間感。

④最後染極遠的山峰,由於要表現得朦朧而悠遠,所以在皴擦的階段並不畫,全部留待染墨時來處理。

畫法是以長流筆,先濡滿清墨,再以筆尖蘸次重墨,筆尖朝上,側鋒用筆,自然造成山頭上深下淺的效果。至於極遠處,則以筆尖蘸淡墨畫,使得墨色更淡一階。

⑤不等最遠處的山峰用筆幹,就以次重墨再在山頭位置提幾次,使墨色能與前面的溼墨融合。

△圖左上方表現的是山頭隱入雲中,畫法是以長流筆,先濡滿淡墨,再以筆尖蘸清墨或清水,筆尖朝上,大側鋒畫,由於筆尖上是清水,而筆腹是淡墨,自然造成上淡而下面墨色較重的效果。

白雲堂課堂|國畫大師黃君璧筆下的松樹畫法,瞭解一下?

黃君璧作品《松陰幽居》第二階段完成↑↑

第三階段:設色

①以長流筆調櫧石及淡墨,成為稍暗的赭色,染前景兩裸大松樹的枝幹。

②以較濃的櫧色,勾染中景及遠景樹的枝幹。

③以赭黃(赭石調藤黃)染茅屋頂,並以赭色染屋側、勾房柱及窗框。

④以青墨染左邊的松葉間,用筆依著松葉符號,邊緣呈扇形。

⑤以花青、極少量藤黃及清墨的混合色(也就是稍暗的綠青色),染前景右側的松葉,使色彩與左邊一棵略有不同

⑥以與上步驟同樣的色彩,略多加一點藤黃,成為稍暗的淡綠色,染中景的小樹及屋後的杉樹。

⑦以青墨染遠景山頭松樹的葉間,及其左側的叢樹。

⑧以青墨染前景後方的胡椒點樹,並在苔點上略加點一下。這些青墨的點子,雖然在下一步山石設色之後,可能被掩蓋,而難以明顯地呈現,卻有使色彩豐實厚重的功效。

⑨以長流筆調花青、藤黃、少許的清墨和石綠,成為一種明亮,卻不姿媚的綠色,由遠處的山頭染起。

△染到半山,不等上面的色彩幹,立刻以淡赭色接染。

△其次染中景,最後染前景,方法都與染遠景相同,表現山頭為綠色,漸向下轉呈赭色的效果。但前景的色彩含較多的花青。

⑩以前一步驟用過的淡赭色筆,蘸尖端青墨,大側鋒染右邊最遠處的山鋒,造成青中略帶赭的筆觸。

最後:題款、鈐印。

白雲堂課堂|國畫大師黃君璧筆下的松樹畫法,瞭解一下?

黃君璧作品《松陰幽居》第三階段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