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1.善于迎合帝意的丞相卫绾,揣透了武帝尊儒之心,忙上奏章,要求斥退倡导申不害、韩非学说,以及纵横家苏秦、张仪言论的“贤良方正”。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2.武帝看完奏章,觉得卫绾拾人牙慧,无甚新意,但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除了公孙弘和庄助以外,其余的“贤良方正”都要离京归去,不得录用,卫绾自鸣得意,立即执行。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3.过了数月,武帝越发觉得卫绾无能,且想博得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王氏的欢心,便用太皇太后的侄儿窦婴代替卫绾当了丞相,让舅父田蚡当了太尉。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4.窦婴、田蚡略通经术。他们始握朝纲,即投武帝所好,访求名儒,推重英豪。共同推荐经生赵绾做了御史大夫,王臧当了郎中令。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5.赵绾和王臧上任后,按儒家的原则仿西周古制,请求武帝设立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辟雍(西周天子所设立的大学),宣扬儒术,崇尚政教,武帝本有此意,于是命赵绾、王臧制定方案,届时实施。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6.赵绾、王臧并不详知明堂的规模,于是便奏请武帝,征召他们的老师申培公来京,公益名堂古制。鲁人申公是当代大儒,由精《诗经》之学,武帝早闻盛名,因而当即派遣使臣,厚礼迎聘。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7.81岁的申培公到了长安。立即拜见武帝。武帝见他道貌高古,心中越发敬重,忙传谕赐坐,询问治国之道。申公慢慢答道:“治国安民之道,不在多言,只看力行如何?”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8.武帝默然静听,可是申公忽然住口,不再深说。武帝大失所望,只好命他为夫中大夫。与赵绾、王臧制定设立明堂、辟雍,改革立法,更换服色的礼仪制度。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9.赵绾和王臧把老师扶至宾馆,恭敬的询问名堂、辟雍古制,希望早日拿出方案,取宠武帝。申公却微微而笑,默默无语。两人甚感诧异,只好让老师静心休养,改日再议。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10.赵绾等的苦心经营,早被崇尚黄老之言,讨厌儒术的太皇太后所知。她称武帝前来问安之际,批驳儒术,阻挠设立明堂、辟雍的行动。武帝不敢违逆主母之言,只好含混应诺。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11.赵绾听说窦氏干预朝政,不许设立明堂、辟雍,自己垂成之功即将烟消云散,因而冒冒失失的进见武帝,奏道:“古礼,妇人不得预政。陛下已亲理朝政,不必事事请命太皇太后!”武帝默然不答。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12.赵绾的奏言被邀功取宠者密报了太皇太后,窦氏愤怒之余,斥责武帝用人有误,赵绾导主不孝,理应重惩。武帝想袒护赵、王二人,便说赵绾、王臧均系窦婴、田蚡引荐,岂能有错。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13.窦氏闻言,怒不可遏,不但要武帝将赵、王二人下狱论罪,还要将窦婴、田蚡免除官职。武帝拗不过祖母,只好暂依训令,传旨照办。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14.武帝本想祖母息怒后,再救赵绾、王臧。可是几天以后,窦氏硬把赵、王二人比作骗子新垣平,必须立即处死。赵绾、王臧二人得了这个消息,所幸在狱中自杀而死

前汉演义,汉武帝大力推行的儒术,没想到却受到此人的百般阻挠

15.申公料知武帝年轻。做事有始无终,所以应召之时未敢多言。如今他见两个徒弟自杀,大势已去,便谢病辞职,离京回鲁,仍归林下。从此,明堂、辟雍之议,当然搁置,不烦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