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民俗文化 ▏靈臺秦腔藝術

民俗文化 ▏靈臺秦腔藝術

民俗文化 ▏靈臺秦腔藝術

靈臺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文化發祥地之一。靈臺地處隴東南部,南及西部與陝西毗鄰,歷史上曾屬秦昭王滅義渠戎國後置的北地郡,秦始皇統一前,在今邵寨鎮曾置鶉觚縣。秦人秦風的引導薰陶,加上“地連畔、屋連脊”的地域關係,使靈臺成為秦腔起源、形成和發展的地區。

在舊社會,有的鄉鎮過會,叫兩個戲班,在戲臺對面再搭一個戲臺,謂之“對臺戲”,兩路人馬,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觀眾掌聲雷鳴,熱鬧非凡。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文化產品的需求逐漸提高,傳統的廟會也恢復起來,每逢廟會,一定要請來戲班,祭神祈福,把自己對來年的美好希望全部寄託在這熱鬧的廟會上。

靈臺人除了愛看戲,也愛唱戲,一些稍上年紀的人,高興時都能唱幾句花音唱腔,情緒馬上高亢激昂;壓抑時唱幾句苦音唱腔,心中的鬱悶便得到排解。多數人說起戲劇情節,頭頭是道,繪聲繪形。靈臺人喜愛秦腔,秦腔藝術陶冶著靈臺人的心靈,增長著靈臺人的見識,也提高了靈臺人對秦腔藝術的欣賞水平。靈臺古來就有“臺口硬、戲難唱”的說法,外地的班社、藝人一般不敢貿然登臨靈臺的戲臺,只要在靈臺演出獲得成功,那麼在平涼各縣演出便有了一定獲取博彩的籌碼。

靈臺有專門班社演唱秦腔的歷史始於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靈臺獨店人王天虎自籌資金創建了“王家班”,因箱具簡陋,人稱“一臺籠戲班”。主要藝人有吳金民、熊娃、於水娃、馮老五等。演出劇目有《十萬金》、《破寧國》、《上煤山》、《鐵獸圖》等十餘本,1929年散班。 “王家班”解散於前,崇信人孫富魁創建“孫家班”,在靈臺各鄉鎮巡迴演出,兩年後回崇信,更名“三勝班”。1949年7月20日,靈臺解放,靈臺原有一些私營劇社多數解散,群眾喜聞樂見的秦腔藝術陷於停頓狀態。1951年,縣政府文教科決定成立靈臺縣文藝實驗社,派小學教員姚忠義、張效賢兩同志進行籌備工作,從社會流散藝人中挑選出30名人員,接收舊班社馬玉堂的箱具,暫作演出之用。1952年1月,靈臺縣文藝實驗社正式成立,由張效賢同志負責,當時主要是配合農村政治運動在本縣進行義務演出。1953年縣文藝實驗社與本縣龍門區組織的文藝社合併,改組後仍定名實驗社,吸收了原文藝社李新林、胡玉蘭、柳玉蘭、董仲民等演員,使演職人員增加到51人,隊伍壯大,行當齊全,除在本縣各地巡迴演出外,還在鄰縣的涇川、長武、崇信等地演出。經濟收入不斷增加,演職人員待遇相應得到改善,並用積累的資金購置箱具,在縣城原財神廟臨時住地修建宿舍、伙房、露天舞臺。經過初創和發展,靈臺秦腔藝術終於迎來了興盛時期,1954年前季,隨著實驗社的發展和壯大,演出節目增多,活動範圍擴大,收入不斷增加,於是從積累中拿出2000多元,從蘇州購回一批新箱具,開始在縣城修建的露天舞臺售票演出,生意紅火,譽滿縣城。8月,實驗社更名靈臺縣秦劇團,隨著劇團工作逐漸走向正規,演出業務日益增多,在改善演職人員生活條件的同時,不斷擴大公共積累,利用這些積累充實家底,改善演出的配套設備。1955年,劇團又增加了近5000元的箱具、佈景等,從而成為平涼地區力量雄厚、設備齊全的一流劇團。至1958年,靈臺秦劇團上演的大型歷史劇達100多本,摺子戲80多折,並排演了《窮人恨》、《血淚仇》、《白毛女》、《梁秋燕》、《半夜雞叫》等現代戲。由於秦劇團的發展壯大,原建的露天劇場已不能適應演出需要。1958年,當時的縣委書記陶義清倡導,縣財政撥款二萬元,劇團抽出公積金5000元,在縣城西門外寺嘴底動工修建文化會堂,1959年3月竣工,這是靈臺縣有史以來第一個嶄新的劇場,在當時人們的印象中,頗為壯觀,劇團隨之遷址。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文藝戰線全面開展對歷史劇的批判,倡導工、農、兵形象佔領舞臺,過去所演舊劇目一律禁演,平涼地區劇團整編,組織了一個烏蘭牧騎式小型演出隊,靈臺縣演職人員僅20名,演出《紅燈記》、《血淚仇》等現代劇和一些小型現代戲、快板之類節目。1970年,整個文藝界十分蕭條冷落,縣烏蘭牧騎小型演出隊解體,人員分散,老藝人按退休處理,其他人多數被安排在本縣一些工廠、公司當工人。1974年10月,縣上決定成立靈臺縣業餘文藝宣傳隊,不搞營業性演出,以下鄉慰問、政策宣傳為主。演出節目有現代劇、舞蹈、快板、小演唱、音樂獨奏。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被禁絕了十年之久的歷史劇陸續上演,靈臺縣秦劇團逐漸恢復,先後排練上演歷史劇《逼上梁山》、《十五貫》等大型劇目。進入八十年代,先後排練上演大型歷史劇四本,摺子戲42折,現代劇6本,曾多次赴蘭州、陝西一些市、縣演出,頗受觀眾好評。

靈臺秦腔的發展,離不開功底深厚的演員隊伍。在文藝隊伍的建設上,靈臺經過長期的秦腔演唱實踐,培養出了一批群眾比較喜歡的本地明星。清代王天虎的“王家班”,主要藝人有吳金民、熊娃、於水娃、馮老五等。民國時期孫富魁創建“孫家班”及培養的一些演職人員於1946年被國民黨一二0軍十一團接管,1949年秋在岷縣隨軍起義,藝人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後開赴西寧,併入西寧市秦劇團。解放後成立的靈臺縣文藝實驗社的演員,主要是從社會流散藝人中挑選出的30名人員,主要有徐彥洲、朱桂蘭、強新彥、劉來民、趙文忠、孫寶華、吳醒民、何生華、張義民、袁發民、孟新民等。後來的實驗社吸收了原文藝社李新林、胡玉蘭、柳玉蘭、董仲民等演員。1952年,秦劇團陸續招收曹天興、何克誠、姚重娃等幾名學生跟班學藝,這是靈臺縣秦劇團第一批從頭學藝的學生;1952年2月,又從陝西招收張石頭、蔡建華、李惠霞等18名學生,並從本地招收鄒剛、王秀芳等四名學生,這是靈臺縣秦劇團第二批從頭學藝的學生。在加大培養人才的同時,還從秦腔發源地陝西直接引進人才,靈臺秦劇團在改革開放後歷史劇重新上演的振興時期,團裡的主力演員劉斌、張治國、孟樂民、李秀英、黨春紅等人都是當年從陝西引進的人才。這些莘莘學子,經老藝人嚴格教練,手把手一式一招的教,再加上本人刻苦用功,大都成才,有些後來成為秦劇團的名角,一些演員後來還進入了省一級秦劇團,成為全省的演出骨幹。在多年的演出實踐中,靈臺一批比較有藝術風格的秦腔演員,徐彥州、王栓梅、柳玉蘭、朱桂蘭、強新彥、趙文忠、孟新民、曹天興、劉斌、鄒剛等都是全縣群眾公認的秦腔藝術表演“明星”。

靈臺縣不僅出名演員,也出優秀的戲劇創作人員。1958年至1961年,縣劇團改為燈盞頭劇團,這一時期,燈盞頭劇創作演出曾一度繁榮。1959年8月,劇團集體創作的燈盞頭現代劇《爭先恐後》在《甘肅戲曲》上發表,並獲得創作獎。1960年8月,在甘肅省戲劇會演中,劇團排演的燈盞頭劇《槐蔭配》獲得金質獎,該劇主演、縣秦劇團青年演員鄒剛被選拔調入甘肅省秦劇團。改革開放時期,是靈臺編劇的又一發展時期。1979年10月,平涼地區慶祝建國三十週年文藝匯演,靈臺縣秦劇團編劇王忠學創作的燈盞頭劇《分家》獲得創作二等獎。1987年,平涼市全市戲劇調演,文化局副局長呂倉興創作的歷史劇《假縣官斷案》獲市劇本創作獎,劇團獲集體表演獎。1995年,博物館館長王忠學創作的燈盞頭現代劇《金牛灣》獲得劇本創作獎,縣劇團獲得演出特別獎,該劇被推薦參加甘肅省地方劇演出大賽,榮獲二等獎。群眾對戲劇藝術的熱愛使靈臺成為秦腔藝術發展、繁榮的肥沃土壤,這裡出過名藝人,儘管沒有專業的戲劇創編人員,但在新中國各個文化繁榮時期,都產生過受專業人士和觀眾好評的戲劇精品。(鄭平)

民俗文化 ▏灵台秦腔艺术

出品:靈臺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