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稻谷价格1.15元一斤,你还会积极种地吗?

用户72448886504


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对于农村里面的生活实际情况而言,我们现在提出来几个不同的看法。

毕竟对于农村里面稻谷的价格如果1.15元一斤,这个价格是非常非常便宜的。

那么在我们这边的稻谷其实卖到1.4~1.6之间。但是在农村里面即使有这么高的价格,我们农村里面还是有很多人不会去耕田种地。


种植其他都比他赚钱

目前我们觉得农村里面的价格,为什么粮食的价格是最低的,原因就是它属于第一大消费的产品。

可能有说有的人说是又累,但是确实不是药类,它是大米,因为大米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是每天都需要吃的,有可能是对于北方那边的人,对于这种情况她吃的是小麦,他们吃的是面包,但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他的每天要吃的肯定是大米。

但是对于这个不挣钱的情况来看,对于你,种植稻田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非常不赚钱的,在农村里面,假如你种菜都会比中这个水稻赚钱。


迫不得已,不会种植水稻

在我们这边实际的情况就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绝对不会种植水稻。

比如说在我们农村这边,大多数人都种植了很多这个水果,那么种植水稻的基本上都是自家使用的自家吃的口粮。

所以在我们这边几乎没有人在种植水稻,作为经济来源,种植水稻拿去卖的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哪怕在我们这边,不能够外出务工的,宁愿把土地出租,都不会自己种植水稻。

因为大家都能够很明确的了解到在农村里面种植水稻,假如一亩田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最多也可能挣到1000块钱。

那么在我们这边出租的价格,基本上都能够维持到800块左右。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之下,在我们农村这边,如果说种植水稻卖的还不如自己把这个水田出租了。


要是我个人选择,我不会种植水稻。

虽然我目前在农村里面任教,但是对于种植水稻的情况来说,我家里面也是农村的,耕种的土地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考量,不会拿去卖。

如果依靠种植水稻,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或者经济实力,这个是非常非常吃亏的问题。

所以即使是我个人选择,也不会种植水稻,哪怕种植蔬菜辛苦一点,那么赚钱都会比水稻好上很多很多倍。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即使水稻的价格再次增加,至少在我们农村地方这边不会有人种植水稻。


江南农歌


如果稻谷价格1.15元一斤,你还会积极种地吗?说实话,去年我们老家的稻谷收购价就是1.2元/斤,和你这个1.15/斤差不多。

虽然小编自己现在不种地,但是小编的父亲在种地。面对如此低迷的稻谷行情,要我提高种地的积极性大面积种植,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种点自己吃(比外面买的粮食更放心)还是有可能。

小编老家的农田,从小编记事起,到现在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变化。小时候,水稻是种二季的,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水稻田,那个时候还有我们最怕的“双抢”季节(又热又晒)。到2000年左右,“双抢“没有了,已经看不到种二季水稻的单家独户了,家家户开始种植单季稻了(可见积极性已降低)。而到现在,那些流转不出的梯田大多都已荒废,种植的也是廖廖无几,这个是在我成长过程中最真实的现状,究其原因还是种地不赚钱,农民缺乏积极性造成的。

具小编父亲讲,早几年比较好点的田地,都有好几个种植大户争着来流转。但是,从去年开始,以前流转的种植大户说,今年不租田了,要退租。具说是去年的粮食价格太低,在人工成本、种子、化肥等成本上升后,种植大户去年亏了,所以今年要退租。而他退租后,至今都还没有人过来问水田流转的事。哎!我估计今年老家的水田又会要荒一大片了。

总之,在现行水稻价格下滑的今天,除了老人在家会种点水稻供自家吃以外,年轻人(包括我)基本没有什么积极性的,因为打工的收入可比种田强多了。这个应该是依靠传统水稻种植区的最真实写照。


坏男人说小龙虾


种粮积极性很低,现在到了早稻育秧播种时,但往市场走了一圈,今年早稻面积减了好多,农民大多改种中稻或直接种晚稻,因为去年早稻的价格就一块零几一斤。早稻亩产也就900-1000斤,种一季早稻成本种子要30-50元,农药打两次药,成本差不多要50-60元,化肥要150元,耕地收割及施肥打药人工成本至少要200元,还有田租400-500元,成本都要900-1000元,辛苦种一季,收割后刚好够本钱。

再说去年中晚稻价格,我们当地除了美香占2号、野香优2号、赣晚籼37号、赣晚籼38号、野香优莉丝等十几个品种价格较好外,普遍价格1.15-1.2元/斤收,记得江西省2018年有一份种粮收益调查数据,显示种植农资投入成本、人工成本上升,种粮收益普遍较少一百多,相比2017年种粮收益要减近两百。

如果稻谷价格1.15元一斤,你还会积极种地吗?从去年情况看,积极性自然不高,但为什么仍愿意种中稻或晚稻?因为优质稻的价格比较好,比如野香优2号,去年收购价在1.4-1.5元/斤,美香占2号收购价在1.6-1.75元/斤,当前市场上不少米企、种业公司与农资经销商开始开展订单收购,有保底价,农民种粮收益看得见。因此,只要价格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我们云众地是率先提出通过标准化种植开展订单农业,将种子、农药、化肥配套进行服务,不仅帮农民优价回收稻谷,还教农民如何轻松高产种植。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我们当地目前的稻谷价格是125元100斤,每斤也就是1.25元,和题主给出的价格也就高了1毛钱。

积极种地肯定还是要的,毕竟咱农民就是要靠种地养家糊口啊。但是,积极种实用稻谷是不可能的,一年下来白折腾。

稻谷只种点够自家吃的

我们家几年前就搬到镇上住了,但是老家那3亩地却没有任其荒芜,而是种上了为我们家专供的稻谷,一季下来也能收十几担稻谷,差不多够我们家吃一年,真的变成了我家的“口粮田”了。

首先,老家的环境好,好山好水,种出的稻谷品质自然没得说;其二,自家种的粮食知根知底,吃着放心。化肥农药也尽量控制着用,哪怕产量低些也没事,毕竟不是指望它们卖钱。

种些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作物

我爸就在镇上租了20多亩地,专门用来育种杂交水稻。这种培育出来的种子卖给收购商一斤6元,整整比水稻价格高了5倍多。虽说产量没有食用稻谷高,但相比较而言,也比种食用稻谷划算得多。

不过,今年比较例外,因为天气原因,今年的产量太低,也就没有挣到钱。这不,老爸又盘算着年底种上几亩商品芋。今年种植商品芋头的农户就挣钱了,不但今年芋头长得大,收购价格也很高。就是不知道明年的行情怎么样?

发展稻田养殖业,促进增收

我们老家是稻花鱼之乡,在稻田里养鲤鱼,不仅能够辅助清除杂草,消灭害虫,还能够多一份额外的收入。


一点三农


有兴看见这个问答,本人今年近60岁的人了,本人6O年代初出生;由于当时粮食严重缺泛父母连饭都没得吃,幼年从未吃过奶,父母老龄身体都比较差,父亲临终告诉我,无论今后多么富足千万要记住,粮食是生源,丰年别忘了灾年,我和您母亲抚养你们,一辈子都在和粮食作抗争,家中有存粮心中不慌张,本人也记得米饭不足用红薯充饥的六七十年代,现在不要讲1元1角5分钱1斤,就是跌至5分钱1斤我也要种足口粮,至于钱多少都不重要,撑死比饿死好。


用户368595485463


最近一周,我地的水稻格还不到1.15元每斤,是1.13元每斤。如果稻谷价格1.15元一斤,土地仍然有人来种。

今年新稻谷价格开始就一直高于去年,中间商以每斤1.16元开市,好的出到1.17元每斤。后来价格慢慢下滑,目前最低价格只有1.13元每斤。而2018年中间商最高收购价才1.14元每斤。

回归主题,我们真正干农业的其本上都处于“背水一战”的局面,多年来,农产品价格一直不高,特别是粮食价格一直没有怎么上扬,但干农业的大多都还是从事这个行业。

多年的农业生产,已经让我们聚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技能,除掉干农业,其它行业对我们来讲都比较陌生。我们一时半会难学成,更难创业。况且我们对于农业生产固定资产的投入也很大,一整套的农业生产机械、大片大片的土地被我们流转到手,并且都与农户签定了流转合同。怎么可能说干就干,说不干就不干呢?

再说一些零散的种植户,从目前情况看也不会弁耕,一般的夫妻两在家种地带孩子,农闲时间打短工。或是边种地边发展其它产业,如养植业、农产品深加工、逮鱼摸虾等等。他们也多半农业生产机具配套,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所以仍会坚持种地。

还有一些农户搞种养结合,开展规模化生产,大片大片的农田里稻田养虾、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等。对于粮食生产仍然干的井井有条。这些人仍然也不会因稻谷价格低而弁耕的。

农村六、七十岁的老农们,视田如命,虽说他们年龄大,但种地的积极性更高,现在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动不动都是机械耕种、收割。干不动喊一声,人家就会来帮你作业。付些费用就可以了,生产不用难心。所以也会继续种地。

粮食价格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这是有目共睹,以农业为生的大有人在,但愿粮价涨点,我们就有利可图。


春风夏雨种植人


去年我们村子还有十多户农民在耕种,今年有好几户优产田免费退出恳请人家免费种植。原因是子女不让父母种田,太辛苦了无效益,其二是农村田丘小,四分五裂交通不便,小型机械难过农田作业,必须用牛犁田作业,牛犁田工价高要五百一亩,人家还不恳给你犁,因为人牛太累,牛耕田的人年时已高做不动了。最主要的原因粮价低,人工工资高,种十亩累死人连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还是做二个月临时工赚你生活费多。去年我种了七亩田,今年给人家自己去荒抚,不种了累,忙碌到头给人带来的只是腰酸背痛的病痛。辛苦收割回来谷子卖给人家还不够成本。


伟祥9


如果稻谷价格1.15元一斤,你还会积极种地吗?

就这个问题来说,“如果”也可能会成为现实,毕竟当前稻谷价格1.20-1.30元/斤的托市底价,也是从7毛左右不断上涨过来的。当然,除了中间在2014年大幅上调托市收购底价,把粳稻三等提高到1.55元/斤,中晚籼稻三等提高到1.38元/斤,早籼稻三等提高到1.35元/斤,让很多人讨论调的幅度太大。

在稻谷价格上调的过程中,考虑的参考因素主要还是综合主产区的种植成本,因为农药、化肥、种子、人工等等各项成本大多在持续上涨,种粮收益上受到了较大影响。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特别是口粮品种,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但是,最近几年来,稻谷的托市收购价格改变了往年的逐年上调格局,开始逐渐下降,到2018年更是大幅度下调到粳稻三等1.30元/斤、中晚籼稻1.26元/斤、早籼稻1.20元/斤。在市场还在预期2019年的稻谷托市收购底价会继续下调时,受一号文件将稻谷和小麦作为必保品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家在春节后出台了保持不变的2019年稻谷托市底价,给予了农民种粮的信心。

要知道,在最近几年的稻谷托市收购底价下调过程中,水稻的种植成本并没有随之下降,反而因为供应偏紧等,化肥农药种子等的费用还在不断上涨,一减一增之下,农民的种粮收益自然被压缩,甚至一些种粮大户出现了亏损。根据粮小咖的了解,在最近几年里,南方水稻产区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撂荒情况,双改单的现象更是比较普遍。对于有些产区来说,水稻田撂荒容易,复耕难。

综上,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品种,长期以来受托市主导,价格围绕托市收购底价和拍卖价格而波动。如果后期稻谷托市收购底价继续下调,比如下调到1.15元/斤的低位,在农资等种植成本不同步下降的情况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粮小咖


今年秋季稻谷收购价格,7折1.15元/斤,即100斤稻谷加工出70斤的大米,这样的稻谷收购价格为1.15元/斤。低于这个标准的,每降低一点,去一分钱。

每年农民卖粮比较积极,今年由于收购价格偏低,很多农户把稻谷晒干后储存在家里,等待价格上涨后再出售。

近期国家也出台了最低收购标准,但由于今年夏天小麦质量好,普遍都是一级麦,各个仓容都收满了小麦,没有多余的仓库,下发的文件等于一纸空文。稻谷价格全靠市场来把控,农民不愿卖粮,粮商收购的稻谷又难以出手,光靠米厂来运作,在短期内价格难以上涨。

溢海嘉里,在江苏的公司,从开始的7折稻谷收购价1.24元/斤,降到了1.19元/斤。粮商把稻谷运到收购公司,除了运费根本不赚钱。

去年的杂交稻2640不好卖,今年东北人过来专门收购2640,因为2640米质清,无杂质运回去听说充东北大米卖,最近比较走俏,7折在1.22元/斤左右。

不管市场如何变换,稻谷价格是高是低,农民对赖以生存的土地还是难以割舍的。虽价格低,至少保证了自家的口粮。如果没有了土地,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的。


寒吐


按题主所说的稻谷价格1.15元一斤,那是相比较之前是比较低的,如果谷价只跌不涨,那农民种田肯定是赚不到钱的,为什么这么说

一、一亩田能产多少斤稻谷

像现在一亩田产量高的话也就一千多斤,还是毛产量,晒干也就一千斤左右,如果稻谷只有1.15元一斤,那一亩的毛收入就是1150元,除去开支,一亩田就没剩下多少。这些都要保证在那年种田的天气很好,如果遇到天气不好,那就很难说了。

像去年,稻谷快收割的时候,突然连续下了几天大雨,田里涨水,稻谷在禾苗杆上就发芽了,这样别说卖钱,自己吃都成问题。

二、农药化肥贵

像我们家买一包复合肥都是一百五六,还要买尿素和氯化钾,都是一百多以上,农药从最开始的除草剂,到稻谷成熟最少要刹三次虫,遇到雨水多的那一年,杀四次也是有可能的,每杀一次虫药水钱都要五六十。

化肥和农药算下来,每亩田最少要五六百的开支,这里面还不算人工,如果稻谷价才只有一块多,除去开支一亩田是没的赚的,所以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就不会高。


三、农民种田大多数都是自己吃,然后养些鸡鸭什么的

现在村里年轻人都是往外跑,都是老年人在家的多,老人们都是舍不得田地荒着,也会种几亩田,这样不仅能够自己吃,还能养些鸡鸭什么的。

前几年我们这里米质一般的都能卖到一块二斤,米质好的最高卖一块五。往去年开始价钱都是往下掉了一两毛了,如果稻谷价只有1.15的话,除去开支根本就没钱赚,这样农人种田的积极性只会越来越低。


总结:农民种田本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如果付出的和收获的不能成正比,那积极性肯定就不会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