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不限量”叫停,手机套餐变“套路”,这届运营商很行

曾被称为各种套餐中“忽悠之王”的不限流量套餐终于“消失”了。在被工商认定为虚假广告、遭消协质疑、工信部也点名批评勒整改后,记者昨天获悉,上市一年多后,重压下三大运营商已叫停“不限量套餐”的说法,改头换面后亮相的则是“畅享套餐”等。

所谓不限量套餐,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超过一定流量就得限速甚至停止上网服务。但运营商在推广这个套餐时,往往隐瞒这一点,宣传时大写的“不限量”,小写的“限速”,这就给消费者造成很大误导,花了不该花的冤枉钱。如今,不限量套餐改“畅享套餐”,显然更名实相符。


“不限量”叫停,手机套餐变“套路”,这届运营商很行

不过,“不限量套餐”虽然取消了,但运营商各种蒙人的营销套路依然不少。上个月,国务院第八督查组近日在北京、天津等地明察暗访,发现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落实情况距离群众期待尚存差距,消费者集中反映运营商强制消费、杀熟、虚假宣传、明降实涨等几大问题。

近日,湖南长沙还出现了“上网6小时欠费1万8”的个案,虽然事情曝光后,运营商道歉,但这件事暴露出,手机套餐消费的陷阱实在让人防不胜防,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栽进去。

提速降费已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尽管运营商纷纷晒出靓丽的成绩单,但大部分用户的感觉并不明显,没觉得自己省下了多少钱。提速降费,消费者为何少有于获得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营商营销套路实在太多,让消费者一次次被忽悠,难以看到真正的实惠。

例如运营商们一再表示不会“杀熟”,但却在暗地里设置各种门槛,不给老用户办理新套餐。有的运营商会给用户推一些“优惠套餐”,但“试用期”已结束,套餐的价格就会悄悄调高;有的消费者被营业厅私自开通业务,自己根本不知道……

运营商们各种套餐,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并且套餐还变来变去,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据统计,最多的时候,市场上资费套餐高达上万种,别说是用户,就连一些运营商的工作人员,恐怕都无法说明白套餐的内容和消费规则。

运营商为了争夺用户,在营销手段上进行创新,本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营销起码应该是有底线的,遵守法律,尊重消费者权利,让人明明白白消费。如果把营销变成了噱头,玩各种蒙人的套路,这样的营销其实就变相的欺诈,不仅为法律所不容,更会遭消费者的唾弃。

手机套餐变“套路”,这届运营商很行。“不限量套餐”全面更名,这或许是一个改变的讯号,希望运营商们藉此认真反思,今后少些“套路”,以实实在在的优惠,让利消费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