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不限量”叫停,手機套餐變“套路”,這屆運營商很行

曾被稱為各種套餐中“忽悠之王”的不限流量套餐終於“消失”了。在被工商認定為虛假廣告、遭消協質疑、工信部也點名批評勒整改後,記者昨天獲悉,上市一年多後,重壓下三大運營商已叫停“不限量套餐”的說法,改頭換面後亮相的則是“暢享套餐”等。

所謂不限量套餐,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超過一定流量就得限速甚至停止上網服務。但運營商在推廣這個套餐時,往往隱瞞這一點,宣傳時大寫的“不限量”,小寫的“限速”,這就給消費者造成很大誤導,花了不該花的冤枉錢。如今,不限量套餐改“暢享套餐”,顯然更名實相符。


“不限量”叫停,手機套餐變“套路”,這屆運營商很行

不過,“不限量套餐”雖然取消了,但運營商各種蒙人的營銷套路依然不少。上個月,國務院第八督查組近日在北京、天津等地明察暗訪,發現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落實情況距離群眾期待尚存差距,消費者集中反映運營商強制消費、殺熟、虛假宣傳、明降實漲等幾大問題。

近日,湖南長沙還出現了“上網6小時欠費1萬8”的個案,雖然事情曝光後,運營商道歉,但這件事暴露出,手機套餐消費的陷阱實在讓人防不勝防,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栽進去。

提速降費已經進行了一輪又一輪,儘管運營商紛紛曬出靚麗的成績單,但大部分用戶的感覺並不明顯,沒覺得自己省下了多少錢。提速降費,消費者為何少有於獲得感?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運營商營銷套路實在太多,讓消費者一次次被忽悠,難以看到真正的實惠。

例如運營商們一再表示不會“殺熟”,但卻在暗地裡設置各種門檻,不給老用戶辦理新套餐。有的運營商會給用戶推一些“優惠套餐”,但“試用期”已結束,套餐的價格就會悄悄調高;有的消費者被營業廳私自開通業務,自己根本不知道……

運營商們各種套餐,讓消費者眼花繚亂,並且套餐還變來變去,讓消費者無所適從。據統計,最多的時候,市場上資費套餐高達上萬種,別說是用戶,就連一些運營商的工作人員,恐怕都無法說明白套餐的內容和消費規則。

運營商為了爭奪用戶,在營銷手段上進行創新,本無可厚非。但這樣的營銷起碼應該是有底線的,遵守法律,尊重消費者權利,讓人明明白白消費。如果把營銷變成了噱頭,玩各種蒙人的套路,這樣的營銷其實就變相的欺詐,不僅為法律所不容,更會遭消費者的唾棄。

手機套餐變“套路”,這屆運營商很行。“不限量套餐”全面更名,這或許是一個改變的訊號,希望運營商們藉此認真反思,今後少些“套路”,以實實在在的優惠,讓利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