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重机枪两边的防护盾,是安慰士兵还是真的能防弹?真的有用吗?

羊鳳霞


车载M2重机枪加装了护盾


一般来说重机枪的重量都比较大,需要多人进行协同作业才能进行移动。因此重机枪的在使用中,会比较长时间待在一个位置。而实战中机枪火力都是被重点照顾的对象,如果想有效保存机枪火力基本就两种方式,要不然你就是快打快撤,要不然你不是防护好。对于重机枪来说,快速移动的能力与轻机枪是比不了的,哪怕晚几秒钟都有可能被对方击中。因此重机枪会加装一个防盾,用来防止被偷袭或攻击。当然这个防盾只对中小口径子弹的攻击有一定的防护力,对于火箭筒、迫击炮等重火力来说即使机枪有防质也跟没有一样。

德什卡重机枪装有护盾


而对于轻机枪或是通用机枪,这两种支援武器重量完全可以单兵操作,可以满足打完就跑的作战要求。打几枪换一个阵地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就没有必要装防盾了。

实际上,现代军队中有防盾的重机枪多数用在装甲战车上或是机动底盘上,由于车载机枪手不可能到处移动,主要是在固定的位置上进行机枪攻击,因此加装防盾会有效避免敌方火力的伤害。而对于,步兵来说,配防盾的重机枪因为重量过大,基本上都已经被通用机枪或是不加防盾的重机枪代替了。

加装防盾的车载M2重机枪,由于只能在车顶固定使用,因此车载重机枪很有必要加装护盾。


机枪防盾能防子弹这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对于RPG火箭筒还有迫击炮等这种单兵重火力来说,就很勉强了。如果对方只有中小口械的枪械武器的话,防盾的用途还是很大的。

带护盾的重机枪重量超过上百斤,移动起来比较麻烦。


陶德中士


有用,相当的有用。

二战以来地面的战场,80%的伤亡是由炮火造成的。而我们在对越作战的后期,炮火造成对方的伤亡比例达到了90%。

男生、军迷大多喜欢武器,而注意力也往往被吸引在枪械上面,但实际上在战争中,死于枪械直接射击的人很少。就是那里有个敌人,在我步枪的射程之内,我瞄准,把他直接击毙,这种情况,在战场上只占了很小的比例,不足5%。

炮弹爆炸造成的杀伤占了80%多,其他爆炸物如手榴弹、地雷又占去很大一块比例。

而炮弹、手榴弹造成伤害的主要方式是:破片。战场上90%的伤亡是由爆炸的冲击波和破片造成的。

战场上另一个杀手是:流弹。

双方的步兵互相拿着子弹橡皮管子浇,子弹漫天飞,这个密度也不照炮弹爆炸的破片低。这些子弹通常是在很远的地方飞过来的,也压根就不是瞄着你的,就叫流弹。流弹已经飞出了步枪的有效射程,力道降了很多,但杀伤力还有。你要是没有防护,没带钢盔,没穿防弹衣,没有护盾,不幸被撞上,那也是完蛋了。如果刚好你有防护,那就能把流弹挡下来,保住小命。

这个问题提到的机枪防护盾,其实跟防弹衣、钢盔有什么作用是一个道理。防弹衣和钢盔是抵抗不住步枪的直接射击的,但战场上步枪在有效射程之内,直接射击造成伤亡占的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一下。机枪护盾、防弹衣、钢盔真正要防的是破片、冲击波和流弹。

爆炸破片、冲击波以及流弹造成的战场伤亡会达到95%,而机枪护盾、防弹衣、钢盔抵抗这些伤害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可以极大的提高士兵的生存概率。

概率!

战场上一切都是概率,尤其是生命。死活只是概率问题。炮弹落到半米之内的可能也是经常有,啥防护都不管用了。

尤其作为机枪手,打起来肯定是最先被针对的。如果敌人步兵冲过来,甩过来一颗手榴弹砸到你面前,而你的机枪刚好有护盾,是不是就挡住了?当然,手榴弹也有扔到护盾后面的概率......


锐度何老师


当然有用,就算扯条内裤挂上去也能够有效干扰敌方射手的视线,起到掩护机枪手的作用,更别说是那实打实的钢板。在真实的情况下,机枪的挡板远比想象的结实得多,有人做过测试,用重机枪的在100米的距离上都无法打穿这种防护钢板。

在当时的情况下,机枪手由于占着射程的优势,以日军92式重机枪为例,92式的有效射程在1200米,最大射程更是高达4500米以上。这使得即便是狙击手也很难进入到500米以内对机枪手构成威胁,因此,机枪挡板的防护并不是防弹这么简单,更多是为了防炮用的。由于机枪手的射程优势,对待机枪手最常用的武器是用大炮轰,当然被炮弹轰到的话肯定没法活了,但是炮弹往往没法打得那么准,更多是打在周围,然后掀起石头沙子,甚至炮弹的碎片,这是机枪挡板最主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挡板的时候往往比想象的结实得多。

其次,防弹作用。防止弹药中断失去火力压制能力的时候能够对士兵进行有效防护。一个是在战壕战时期,所有人都可以躲到战壕里更换弹夹,唯独机枪手不行,他们必须在光天化日之下更换弹药链。二是,当被敌方突击到阵地的时候能够挡住对方突击步枪与冲锋枪的子弹。


优己


当然是真的能防弹,重机枪两边的防护盾只有5~7毫米厚,但是采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别说普通步枪子弹对他没用,就是7.62毫米的所有子弹,包括各种轻重机枪子弹都不能击穿,而且是在100米距离左右。如果遇到12.7毫米以上的子弹,在500米都有防护能力,除非遇到反器材穿甲弹。


重机枪由于太重,都是几百斤重量,移动起来比较麻烦,还要几个人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在战斗时就不像轻机枪这么灵活,需要长期待在一个地方进行火力压制。这当然也是敌方火力的一个重点照顾对象,为了保护机枪手的安全,防止对方的集火或者精确射击给干掉,留给重机枪射击一个防御盾,这个盾防御力是经过严格的试验出来的,在100米范围内可以防御各种子弹、炸弹碎片等,能有效保障机枪手的安全。当然如果敌人的迫击炮、RPG过来显然是没有办法的,毕竟这玩意不是万能的。


由于重机枪移动不变,现代战争对机动力要求越来越大,后来就大量的把重机枪搬装甲车或者移动底盘上,提升重机枪的火力优势和机动性,搬上车辆后机枪手就更没有掩体掩护了,机枪手也被固定在这辆车上,也就更需要防护盾的保护,否则很容易被偷袭干掉。

而由于重机枪实在太重,随着轻机枪和通用机枪的发展,目前基本已经取代了没有底盘的重机枪了。


狼烟火燎


重机枪两边的防护盾有没有用,我认为,重机枪上的防护盾是非常有用的,主要功能其实是防止战场上的流弹。

如果让一名机枪手去命中对方阵地上的机枪手,基本上非常困难。我们平时在电影里看到的八路军用三八大盖反复消失鬼子的歪把子机枪手,有艺术渲染的成份。 防护盾主要是能防止流弹,但是较真地说还是能防住敌人的步枪弹的。


这些护盾有的是钢板材质,目测大约10毫米左右。7.62毫米步枪弹能击穿钢板,但是八一杠的子弹得是在100米距离上击穿6mm的钢板。如果护盾是10毫米,那么它就击穿不了啦。而且机枪手的前方100米处,很难出现八一杠的,这一点大家还是自行脑补吧。

现在,在反游击战的大背景下,很多国家不仅为重型机枪安装金属护盾,还在高机动越野车、反地雷伏击车、舰艇的舷外机枪、直升机门机枪等部位,也安装了护盾。毕竟,多一份防护,战士们的生命就多一份安全。 但是,机枪手也不要怕被流弹击伤。

如果是在美国陆军,你在战斗区域哪怕是被流弹划破了点皮,那也是要授予紫心勋章的,也是英勇的表现。


吾评武愿


重机枪两边的护盾,其实也就是个给士兵的心理安慰了。

看见了没有几毫米厚的钢板。你觉得这东西能挡下来啥?撑死了也就是能挡一挡步枪子弹。并且这个在更大的意义上是用来保护机枪的。毕竟就这么大能挡住啥?

(35毫米狙击自动榴弹发射器参上,兄弟对狙吗?)

当然了,这个几毫米厚的钢板也是高强度的合金钢,或者是其他的防弹材料,轻武器没什么问题。


但是从一战时期就有一个经验,那就是发现机枪手和狙击手就是往死里炸,机枪手永远都是敌方火力优先针对的目标。也是步兵里死亡率最高的一个兵种。这就叫做你觉得你要防的是子弹,实际上别人打的是20毫米往上走的炮弹。

并且现代战争火力严重过剩。就是坦克兵都怂的不行不行的,生怕对面有反坦克导弹。你拿个机枪你敢浪啊?


啸鹰评


当然真能防弹,不过确实做不到万弹俱防的地步,只能说一定程度的抵御轻武器射击,为重机枪操作者带来更大的支持力,减小受伤和丧命的几率。没有这个东西,重机枪会被对方火力压制,失去很大的战术能力,并不是单单拿来安慰士兵的东西。

早期的战争中其实人们就发现了护盾对重机枪的作用,给你一块护盾,与让你裸接子弹,心理压力是不一样的。况且重机枪本就比较容易遭受对方火力重点关照,机枪手的射击姿势又比卧姿的普通士兵高上许多,没有防盾很容易被打死。

第一次世界大战胶着的阵地战时期,是重机枪防盾最普遍的时候。重机枪在当时除非被拿来机动作战,否则多数是要配上防盾的,否则那个时期精准的远距离射击怕是要让机枪手死个好几遍。

在战线前推的阶段,作为火力压制的中坚,带有防盾的重机枪宛如一个小型的地堡,可以顶住更多火力的打击,充分发扬自己的压制能力。某些机枪甚至专门装备了轮子,可以边打边往前推,甚至用几个士兵拖着跑,不用分解便跟上冲锋步兵的脚步。

正是由于那个时期大量的堑壕阵地战,锻造了无数的以机枪为核心展开的战术,在坦克出现之前,重机枪的杀人数量一路飙升,伴随着克制重机枪的手段也不断出炉。通常都是拿狙击手和密集射击杀伤机枪,也有拿战防炮、迫击炮轰杀,最高一级干脆就是调重炮抹去那片马克沁蒸发的白雾。

总而言之,当时的重机枪面对的挑战超级多,弹雨密集的时候,再按照一贯的重机枪射击姿势蹲着无异找死。无论是横飞的弹片还是对方轻武器、重机枪的压制,都必须有个东西挡着才保险。

其实马克沁机关枪上还有个小护盾,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枪口那个圆片片。这个东西是马克沁的水套护板,用以防御对方的子弹击穿薄薄的马克沁水套,瘫痪整个机枪。

后来的气冷式重机枪当然不再在乎这个问题,二战的发展也令一战那种残酷的阵地战成为过去式,所以机枪防盾又经历了一个下降期,更高密度又精准的火力令重机枪不得不藏头露尾的打起了运动战。士兵们为了一个笨重的防盾,而放弃几条弹链或者跑的更快的能力,显然是不值得的。

不过也有例外,苏联就意志坚决的不肯拆掉防盾,对牛高马大的毛熊士兵们来说,别说多块钢板,就是再加两个钢轱辘也不是事儿。苏联广袤的平原上只有森林、丘陵和广袤的草原,与其遮遮掩掩,不如靠防盾战个痛快。

德国人二战没有重机枪,被广泛使用的MG42是个通用机枪,其多数情况下通过两脚架放置,枪身低矮的多。对人员掩护比寻常重机枪更好,但车载时或进行某些阵地防御时做重机枪用,也会有专门的护盾位置。

二战德军的步兵战术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在机关枪运动上的,MG42耗弹量又大,谁也不会吃撑了在班排运动中去找个护盾玩。更敏捷迅速的转换阵地,在士兵们看来比沉得要死的护盾重机枪更踏实。因为二战的特色就是——坦克带来了更多的直瞄火力,不跑等死吗?用0.5cm的碳钢板抵挡76mm反坦克炮的轰炸?

二战后,机枪防盾仍然处于很重要的位置上,毕竟重机枪在部队中也属于高级装备。不过曾经一度有些人浪过了头,认为战场上重机枪的射击距离远,轻武器的重要性不断降低,作战位置远没有一二战那么枪林弹雨,再加上被弹面积小的缘故,对防盾渐渐不再那么上心。

结果被打成狗以后,他们不光拿护盾把自己给围了,就连车顶也给安上了装甲。这都是战场打过之后总结的经验,并不仅仅用来安慰士兵:“呵!你坐的是个坦克…”

防盾毕竟有些遮挡视线,某些还改成了聚碳酸酯防弹面板,不过上图这位小哥在澡盆一样的防盾中仍然不得安心,它连重型护具都穿上了。顶着沙漠的太阳,汗水积在裤裆里哗哗的,你说现代战场开几下机枪容易嘛?

不过坦克部队又不一样了,它们的作战距离确实比较远,顶部机枪主要用来临时压制、火力补充或者对付高处的敌人,比如高处的敌军或者武装直升机、突然出现的敌军反坦克阵地等等。

真的遇到枪林弹雨?没事儿谁伸头出来玩抢滩登陆战?当下面那门炮是好看的吗?如此炮盾也就无所谓了。

海军的思想通常是不一样的,那么大的炮和导弹都安了,还在乎重机枪这点小管子吗?上图是美军在操纵双联的M2HB机枪,除了机枪护盾外,我们还能看到,整个机枪阵地前方被布置了非常厚的装甲板防御,显然他们认为来自于海上的威胁比陆地危险的多,仅凭薄薄的护盾还不足以坚固那颗脆脆的心肝儿。

海上作战,因为船体在风浪中的颠簸和移动,即便是重机枪,射击距离也会近一些,轻武器的效率相对低下。轮到轻武器作战的时候多半是对方人员接近时,为了避免自身遭受流弹攻击“中奖”,保护的牢一些无可厚非。即便是常规海战,处于舷侧战斗岗位的士兵也可以通过护盾抵挡一下导弹、炮弹轰击的余烬。

对于人员的防护其实一直是战场上永恒的话题,只不过人们总得权衡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现代新的轻质复合材料防盾的出现,无疑又让士兵们的小心肝儿更踏实了,或许未来某些坚固的超轻质材料,能让普通的突击步枪士兵,也像重机枪手那样,躲在坚固的防盾后方。


王司徒军武百科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里武武要先说一下,没有那个国家的军队会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拿两块钢板来安慰士兵们,重机枪两边的防护盾当然能够提高战士们在战场上的生存率。

不知题主所说的弹是何种弹?武武就来分析子弹、炮弹吧!

子弹:

如果是普通的手枪、步枪子弹,前面的防护盾是绝对能够抵挡住的, 普通子弹并没有多大杀伤力。步枪子弹杀伤半径也就50米左右,纯属自卫型武器,要是能够打穿防护盾,估计是开挂了;步枪的杀伤半径大多为为800-1000米,即使近距离人躲在树后面被步枪射击也不会伤着,更何况钢板。

可能会有人想说反器材武器,反器材武器确实是有一定杀伤力,不过要知道重武器射击时并不是一直趴着不动,朝着一个方向射击,在运动的过程中,加上钢板的遮掩,狙击手恐怕也很难找一击毙命的地方;重机枪对射也是可能的,国外枪迷就做过这样一个使用,用一架重机枪扫射另一架重机枪的防护盾,但是结果出乎意料,防护盾并没有被射穿。这也就是说防护盾在子弹面前是有防护作用的,并不是给士兵安慰。

炮弹:

大家都知道,炮弹的杀伤半径大。如果敌方拿着反坦克导弹、RPG等大杀伤性武器瞄准,恐怕坦克都不在话下,更别说小小的防护盾了。武器发展到今天,各型炮弹的威力已经是不用怀疑了,一枚小小的RPG足以将一辆装甲车炸飞。随着各种精确制导炸弹,水泥炸弹的快速发展,炸重机枪已经不是用手榴弹、炸药包去干了,一个坐标随之而来的是地毯式轰炸,耐你防护盾还是防空洞。

还有就是不知从何处飞来的流弹了,流弹这东西说不准,即使你找到了个好地方能防子弹防炮弹,它也能找到你。

防护盾能不能防弹这还要看情况,并不是说能防子弹就一定能防炮弹,否则陆地之王坦克以及各种装甲车就不会被炸得个底朝天 了。


如果喜欢,记得关注头条号[崇尚军武]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回答!


崇尚军武


敢问题主:如果真没用,谁会闲着没事装防护盾?还安慰士兵,题主这是当重机枪手是小孩子吧,弄块“钢板”来壮壮胆?防护盾的厚度只有5—6毫米的样子,与普通的钢板不同,它的防弹能力要高很多,但即便是防御能力再强,也无法防得住12.7—20mm反器材狙击步枪、榴弹、炮弹、火箭弹等武器的攻击。那么,防护盾就没有作用了吗?



防护盾当然有用,而且作用很大——至少能够防得住大多数多枪的子弹,其次就是可以防御弹片,再者就是防流弹以及爆炸掀起的碎石。武器装备的发展,可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靠脑子想出来的,那是根据战争的需要、战场的环境、面临的威胁而一步步发展出来的。只要战场上有这个需要,或者说是需要应对某些威胁,相应的武器装备迟早会被研制出来,并被投入战场。如果需要增加某些特殊功能,就必定会对武器装备进行改进,增加这些功能——防护盾就是这么诞生的。



武器装备是用来打仗的,给敌方付出更大的代价,使己方少受伤害——无论是什么时候,这一点永远不会变。增加防护盾,或者是取消防护盾,这些需要视战场需要而定。即便都是同一种武器装备,在不同的战场环境下,也未必就一模一样——需要某些功能,就会增加相应的配件,这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相反,如果是不需要防护盾了,或者是它影响到了战斗力的发挥,自然就会将其撤掉。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或者说武器装备应该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



各国家国情不同,面临的威胁不同,战场需要也就不相同,武器装备是打仗用的——不是摆设。随着时代的不同,决定武器装备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已经不是那些设计师们了,而是战场需求。根据统计,弹片、碎石、流弹造成的伤亡要远远高于直接被子弹击中的数字。更何况,重机枪的防护盾还能够防得住一部分子弹。有人称“这只是给士兵的一个心理安慰”,对于这种说法,无语了!那些在垂直方向上刚能射穿防护盾的子弹,在其它方向上就绝对射不穿——在战场上,来袭的子弹不可能都是在垂直方向上。



防护盾既然能够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无论是在二战之前,还是在现代,那些防护盾都不是白装的。几毫米厚的钢板确实很容易就被击穿,但这可不是说防护盾没用的理由——重机枪手面临的流弹、弹片等的威胁要远远大于这些能击穿护盾的子弹。驻伊拉克的美军就装备有这种防护盾,不但要安装在机枪基座上, 不仅是射手等的前方,就连侧、后方也都被围了起来,整个就是一个“可移动的碉堡”,尽管是防不住火箭弹,但是对于那些“冷枪”、流弹的防御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儒道之主


真心可以防弹。


机枪尤其是重机枪不同于步枪,通常的情况下,一个机枪组需要多个人来操作(射手、副射手、观察手)。这个时候在战场上的投影面积要远大于使用步枪的情况。

如果有条件的话会在重机枪前面安装护盾对整个机枪班组进行防护。

当然,这个护盾是可以迅速拆装的,可以由机枪班组自行决定是否使用这个 护盾。


并且要知道的是重机枪是战场上的高价值目标,因此往往会受到敌方各种火力的“照顾”。所以这层护盾在抵挡子弹、流弹、手榴弹/炮弹破片的时候还是相当有作用的。


因此目前很多车载重机枪也保留了传统安装了护盾


前面太多回答贴正规军的,W君就上个反政府武装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