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他倚牆痛哭換來了國家安全和一首“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名篇!

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龍文章對著他的那幫手足兄弟們時常喊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最初讓人不太理解,知道電視劇的最後結局時才能真正明白他的含義,而歷史上“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詩詞出自《詩經·秦風·無衣》,意思是誰說沒有衣服呢?我們穿同一件衣服!這是一首流傳在士兵中間的戰歌,用來鼓舞士氣的,然而,這首詩詞背後卻又著一段引人深思的歷史背景。

他倚牆痛哭換來了國家安全和一首“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名篇!

春秋後期,即是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率領的3萬吳國軍隊深入楚國,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擊敗楚軍20萬主力、繼而佔領楚國的都城郢城。楚昭王逃亡隨國(今湖北隨州)。而做讓人驚訝的是吳國的大獎伍子胥竟然將楚平王從墳墓中掘出,鞭屍三百,史稱柏舉之戰。

他倚牆痛哭換來了國家安全和一首“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名篇!

為何伍子胥如此仇恨楚平王,即便是他死了也不願意放過,硬生生的將其從墳墓中掘出呢?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曾經在楚平王時期被楚平王封為太子太傅,費無忌做太子少傅。楚平王派費無忌替太子建到秦國去迎接秦女孟贏來和太子結婚,孟贏甚美,無忌便勸平王自己娶她,寵信有加;由於伍子胥家族為官時多剛直不阿自然認為此事不妥,於是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和費無忌產生了嫌棄,後來費無忌在楚平王面前獻讒言,導致楚平王殺了伍子胥全家,伍子胥僥倖逃到吳國,自然對楚國不滿,先後數次攻打楚國,並在公元前506年的吳軍圍郢的戰役中勝利。

他倚牆痛哭換來了國家安全和一首“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名篇!

楚國收到這樣的打擊自然難以招架,為了救亡圖存,同年楚國重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救,但是秦國的國君秦哀公左右與自身的疑慮遲遲不敢決定出兵救援楚國,申包胥看到這一幕,心裡不由得難過起來,據史書《左傳》記載:“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意思是說申包胥看見秦哀公這樣的態度,站在牆邊痛苦流涕日夜不停息,滴水也不沾。秦哀公看見申包胥如此忠心也不由得心生憐憫,遂決定出兵救援楚國並在整理軍隊的時候吟唱出這首《詩經》中記載的詩詞:

他倚牆痛哭換來了國家安全和一首“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名篇!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他倚牆痛哭換來了國家安全和一首“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名篇!

這是首情深意切的詩詞,運用樸素的語言比喻兄弟之間的情誼,也表達了面對共同的敵人不顧一切救援精神,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從頭至尾都在用實際行動表達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內涵,也表現了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在面對外敵的時候捨己為人的崇高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