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陈景林:冀中17团侦察英雄

陈景林:冀中17团侦察英雄

陈景林,1897年9月生,又名秋虎,河北省安国县(今安国市)郑章乡郑章村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投身抗日洪流,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在冀中军区17团当侦察员。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冀中军区17团侦察员、侦察连副连长。

1939年冬,日寇增兵郑章村据点,派山田一郎小队驻守。陈景林接受除掉山田的任务,秘密回到郑章村,在村支部的配合下,摸清了山田的活动规律,制定了行动方案。一天山田全副武装,到村十字街庙台上剃头,剃头匠黑子用肥皂涂满其脸,陈景林趁机上前将山田抱住,另两名同志一人夺枪,一人用铁棍击山田脑袋未中,陈急喊“割脖子”,黑子操刀割断山田咽喉,山田当即毙命。

1940年5月,为保夏粮,侦察连奉命到郑章乡一带执行护麦任务。经过侦察分析敌情,陈景林提出要保住夏粮,必须拔掉郑章据点,建议采取“引蛇出洞”速战速决的作战方案,经团部研究同意,并派陈景林率侦察连埋伏在预定地点,日伪军被引入伏击圈后,三面伏兵齐开火,将50多名日伪军全部歼灭。随后冲入据点,一举拿下岗楼。此战缴获机枪3挺,步枪50多支,子弹5000多发,取得了护麦斗争的胜利。

1941年8月2日,17团团部驻安国西南约十五公里的胡阜才,侦知敌人有5辆汽车满载日军约200人从定县到达安国,遂通知部队做好准备。得知战况,侦察连迅速增援,陈景林率领侦察连一上午打退敌人八次冲锋,抗击5倍于我的敌军。激战中,陈景林被大批鬼子包围,危急关头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44岁。现安葬在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供稿本报记者孙会芳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