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二戰日軍拼刺刀強悍,但為什麼不敢用來對付美蘇!

“子彈是懦夫, 刺刀是好漢,”這句話形容二戰日本軍隊可謂十分貼切,二戰中日軍的拼刺能力之強在一些老兵回憶錄中都有體現。一般來說,在抗日戰爭初期,一個日本兵可以抵抗3-5箇中國士兵。當然如果中國士兵都拼命那日本人是肯定擋不住的。即使到了抗日戰爭後期,日本兵員有所下降,但拼刺能力也比中國軍隊強上一籌。

二戰日軍拼刺刀強悍,但為什麼不敢用來對付美蘇!

在河中洗澡的日軍士兵,雖然身體不算特別強壯,但是已經比當時的中國軍隊強太多

日軍雖然普遍矮小,但是營養充足,體重,力量都要強於當時我們的軍隊。再加上日本資源貧乏,所以重視刺殺訓練。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三八式步槍加裝刺刀之後長度接近1.7M,好多日軍身高都沒槍長。

但是為何日軍只和中國軍隊產生頻繁的白刃戰呢?日軍為什麼不向美軍和蘇軍展示自己強大的拼刺能力呢?日軍也不是沒試過對美蘇軍隊使用白刃戰,但是結果都不是很理想,往往都是曇花一現。

日軍當時流行的白刃戰法是,當部隊推進到對方陣地附近的時候,便下令使用刺刀進行白刃衝鋒,近距離衝鋒打垮對手。剛一開始,美軍的確被日軍這股“狠勁”嚇到了,出現了一定的傷亡,美軍也對此比較頭疼。尤其是晚上日軍進行白刃衝鋒,夜色大大削弱了美軍的火力優勢。

後來,美軍發現手槍是白刃戰中最理想的武器,手槍長度短,指向性能好,在激烈的白刃戰中可以及時的調轉方向射擊。裝藥少,穿透性較弱,不易造成誤傷。美軍裝備的主力手槍M1911的0.45英寸手槍彈口徑大,停止性能強,威力極大。早在一戰時期就有美軍士兵手持M1911一槍一個的收割了七名德國軍人的性命。

二戰日軍拼刺刀強悍,但為什麼不敢用來對付美蘇!

美軍後來還研究出了三人射擊法,一人射擊,一人裝彈,一人持槍警戒,三人不間斷射擊。此戰法一出日軍再也不敢向美軍拼刺刀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日軍之所以能對美軍造成巨大的傷亡原因就是日軍放棄了拼刺刀戰術,而是地道壕溝火力點對美軍進行遊擊戰。

1939年與蘇軍作戰的諾門坎戰役中,蘇軍更是沒給日本人一點展示日本“劍道”的機會,蘇軍不僅使用步坦協同作戰,而且軍隊中大量裝備衝鋒槍,直接給白刃衝鋒的日軍當頭一棒,成片的日軍倒在了戰場上。這一仗徹底打疼了日本軍隊,從此日軍在東北大修碉堡,關東軍也成為了日軍的陸軍精銳,裝備大量的“重火力”。

二戰日軍拼刺刀強悍,但為什麼不敢用來對付美蘇!

二戰蘇軍裝備了大量的PPSh41衝鋒槍,圖為手持PPSh41衝鋒槍戰鬥民族妹子

可惜蘇聯武器裝備水平始終比日軍高好幾個檔次,六年後,蘇聯進攻關東軍的四路大軍中裝備了5500輛坦克,2.6萬門火炮,5000架飛機,超強的火力讓日軍直接粉碎瓦解,更別提拼刺刀了。整個二戰來看,日軍只有在武器水平較低的中國戰場或者東南亞戰場才有可能大規模的使用白刃戰戰法,而面對美蘇的自動武器+重火力組合則是純屬找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