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實施農村廁改 建設美麗家園

中心村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11項公共服務包括小學、幼兒園、衛生所、文化站、圖書室、鄉村金融服務網點、郵政所、農資店、便民超市、農貿市場、公共服務中心(村“兩委”及科技、就業、警務等便民服務場所)。4項基礎設施即公交站、垃圾收集點、汙水處理設施、公廁。

實施農村廁改 建設美麗家園

自然村配置“2+1”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2項公共服務包括健身活動場地、便民超市,1項基礎設施即垃圾收集點。

村內服務設施應儘量佈置在村莊幾何中心附近,方便居民使用。兼有對外服務功能的設施,宜佈置在交通便利的路旁或村口。

道路交通工程。道路選線應順應地形,儘量利用原有鄉村道路,避讓地質災害隱患點等不良工程地質條件,按交通需求合理確定道路寬度。主要道路路面採用水泥或其他硬質材料,次要道路路面採用石板、碎石、鵝卵石等鄉土材料,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街巷路面應採用傳統建築材料。結合鄰里交往和休閒健身需求,合理佈置村莊步行道。機耕道、巷、梯、坎、徑、埂與主次道路連接處,應設置簡易警示柱。

實施農村廁改 建設美麗家園

給水工程。在城鎮供水服務半徑內的村莊,應優先採用管網延伸供水。不在城鎮供全面實施立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推動城鄉環境整治“點線面”攻警,以收有農村人居環境為重成,在農村社區規劃集治建設“七好要求基礎上,拓展美國鄉村建設內涵,加快推進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建設,形成串點連線成片的規模效應,全面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努力建設機制話、產業優、百姓高、生態美的新福建。

實施農村廁改 建設美麗家園

“廁所革命”應該有別於以往的“農村改廁”,它不僅僅是給農民建造廁所設施,其內涵應該是農村廁所本質的、根本性的和現實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和措施,涉及的內容更豐富並針對農村廁所衛生的問題根源。

每個人深刻理解和認識“廁所革命”的內涵是實施好這一重大民生工程的前提。我們必須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科學把握“廁所革命”的內涵,力爭實現農民廁所觀念意識和行為的轉變、廁所設施建設技術的創新、糞汙管理模式的建立和糞肥還田再利用氛圍的形成。這是“廁所革命”的完整內涵,缺一不可。這也是“廁所革命”成功與否和效果是否可持續的關鍵。

實施農村廁改 建設美麗家園

實施農村廁改 建設美麗家園

實施農村廁改 建設美麗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