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其实地方大剧不好拍,因为故事里的风土人情都局限在了那儿,“异地人”容易缺乏代入感。

但是地方大剧很有看点,因为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当地的服饰建筑、美食风情和风俗服饰等。

影视剧作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能带我们走多远,多深入呢?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那年花开月正圆》(下面简称“《那年花开》”)以泾阳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的是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的一生。

在拍摄《那年花开》的时候,剧组对陕西当地的服饰建筑、风土人情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看剧的时候,老王竟然把《那年花开》看成了陕西美食宣传片。

《期待感之舌尖上的晚清之陕西美食》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影视剧有着非常广的观众群体,里面承载了文化,能够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尤其是蕴含着美学的影视剧,能够向观众表达了其中的文化美、生活美、娱乐美。

是呀,在良心的电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那年花开》以泾阳开篇,陕西美食轮番上阵。

不像那些不考究的抠图剧,这部剧短短几分钟镜头把陕西美食介绍的很精致。

就在周莹去买甑糕的路上,这部剧立马就变成了陕西宣传片,陕西名吃一一登场。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浓郁的羊肉汤加上翠绿的香菜和红红的辣椒酱,放在锅里过一遍汤,配上腌好的糖蒜,吃了一天都得劲儿。

当然想吃到正宗的羊肉泡馍,馍还是得您自己掰!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凉皮为陕西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因为是使用大刀切条,所以取名大刀凉皮。

小时候街上卖的凉皮都是这么切的,还切可快,可惜现在很难看的到了。

画面最后沾辣椒的那一下简直不要太吊人胃口。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这道极具陕西特色的面食从下锅的一瞬间,老王就对它充满了食欲。

老陕的扯面在《白鹿原》里已经发扬光大了一次。

放白菜的是扯面,加辣椒油的是凉皮,不要凌乱哦。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周莹最爱的甑糕是陕西人的早餐之一,西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吃。

可惜的就是甑糕了,为了电视剧美观,枣子没有蒸化。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重点是,每道饭和道具都是真材实料。

这样做,不仅是为了镜头展示,还是为了犒赏剧组的辛苦。

难怪娘娘会说,第一次见演员抢着吃道具。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美食更是现场搭架子请厨子现做,剧中的厨子也不是群演,而是真的厨子穿戏服出境。

看剧中的扯面师傅都练成无影手了。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细节做得到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剧集的好看和质感。

只能说,一部好剧从这些细节上就能看出有多讲究和用心,难怪《那年花开》能够受到观众喜爱。

而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些美食也起到了推广作用,真的是两全其美啊!

《真实感之风土人情从来不是摆设或点缀》

能够锦上添花,不是更好?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那年花开》有的不仅弘扬了中国地道的传统美食,还充斥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老王认为拍剧是该有些文化的东西,饮食文化也好,方言文化也罢。

同样时间内观众所能接收到的信息越多,戏的力道就越强。

观众想从一部剧里面想要获得,从来不是一部剧这么简单。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那年花开》除了陕西美食,还有陕西的语言、地名、景点、建筑以及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陕西元素。

比如吴聘结婚时,请了秦腔演员唱大戏的“演员”里,就有一位从陕西戏曲广播走出去的十大民间唱将——曹佳。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网剧《无证之罪》是在“冰城”哈尔滨作为拍摄,选址的理由是大雪纷飞,冰冻的城市与冷冽的人心十分契合。

而这个选址从来不是摆设,因为你能看到剧中有人穿着棉袄吃冰棍的情景。

还有当地人会贴心地解释“嘎拉哈”的意思。

当地风土人情的植入,也进一步增添了剧情的真实感。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影视剧同时兼有具备文化和经济双重性质。

沈星移和吴聘为周莹打架的场面,远景里有一座塔,就是泾阳县城著名的明代砖塔—崇文塔。

说不定《那年花开》播出后,会带火陕西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等。

受到观众喜爱的影视剧可以带动拍摄地旅游、美食、酒店等行业发展。

随着影视业的日趋繁荣,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影视剧产业经济带动效益越来越明显。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时下兴起的文化旅游热潮中的“影视地标情结”,更是吸引了不少观众去打卡体验。

比如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其热映直接带动了杭州和日本北海道的城市旅游业。

只是,诱人的是故事还是风景?

《代入感之有味道的影视剧》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当然如果是纯粹的旅游风光片,那么也吸引不了游客。

只有影视剧的故事编排好,让影视剧的内容跟本地的文化、风土人情都相符合,这样拍出来的影视剧才更有味道。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那年花开》中,不少观众只会觉得周莹蹲在地方的动作很粗俗,粗鲁。

殊不知,其实她的行为动作也是很有讲究的,很有内涵。

陕西八大怪里就有“板凳不坐蹲起来”,周莹也是一言不合就蹲下,吃饭蹲着、伤心蹲着、想问题也蹲着……

一部“有文化”的影视剧,远比我们能看到的更多,更远。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为什么87版的《红楼梦》会被奉为经典呢?

因为里面细微的道具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说,在《红楼梦》中,当我们发觉这些饮食之间的细微差别时,可能还没觉察到什么。

然而终于汇集到一块,会明白《红楼梦》是一步步让贾府走向衰颓的。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第十六集里,刘姥姥在大观园吃饭的时候,一个不留神鸽子蛋滑溜地掉了。

她想去寻来吃掉,众人却都劝她不用。

这个鸽子蛋的细节,就充分表明了贾府上下齐心的无视和漠然,从来都不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在第二十八集贾府阖家大小在大观园凸碧山庄赏月。

这时贾府光景已大不如前了,开支日渐紧张,人们脸上也没了那么多笑容。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如果孤立地去看这里的饮食,会觉得贾府依然很是阔绰。

但《红楼梦》厉害就厉害在,当我们这时再回过头去看之前的那些饮食,就能很清楚地感受到:

这些饮食作为道具,尽管被放在了几乎没人能注意到的位置,也不承担烘托背景、推进剧情的作用。

却只要被观众发现,就能引起观众的无限怅惘。

在良心的影视剧里,连一顿饭都在搞事情!

好作品要有好的故事和人物,要表达美好的情怀,更高一层还需要呈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

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文化绵远悠长。

影视剧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如果能把文化与影视有机的融合起来,不失一种礼貌又不尴尬的传播方式。

毕竟我们谁也无法拒绝糖盒里甜美的诱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